APP下载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管理创新策略

2021-11-22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物流业运输电子商务

陈 聪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太原 030000)

0 引言

我国电子商务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同时也对我国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与物流管理相辅相成,双方互相促进,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产物,也是农产品在进行网络销售时的关键流程,而农产品物流管理在这种环境下需要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建构更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系统,进一步拓宽物流产业的上升空间。

1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管理现状

当前,提供给人们日常温饱所需的农业产品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由于农产品销售逐渐开始向电子商业化方向发展,农产品的物流管理工作愈加重要。科学的农产品物流管理有助于降低运输时所产生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进而让相关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销售等环节。深入研究其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物流管理的创新发展,并且农产品物流管理工作能够支持农产品电子商业化正常运转,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建设。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业得到进一步优化,其物流体系建设也越发完善,两者之间存在促进关系,一方进步有助于推动另一方的发展。现阶段,有了电子商务的加入,农产品物流管理实现了信息共享,其内的各个主体增加了互动关系,减轻了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不过就我国现状而言,农产品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改善和创新。

1.1 物流水平方面

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仍然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流,这种方式制约了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进程,不利于农产品集中式物流运输。而农产品物流在运行管理方面还普遍使用传统模式开展工作,其供应链结构较为松散,从长远来看,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农产品订单来源更加多元化,如果物流运输没有转型升级,将难以适应行内发展,也难以把握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

电子商务的出现让农产品物流行业增加了信息化管理流程,在实际运行中增加了多方面的参与,如电商平台、物流、农户等。但是在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工作水平难以满足需求,导致供应链上的各管理环节对实际物流缺乏掌控,工作流程不够规范,管理松散,运行效率无法达到理想程度[1]。由于物流模式较为陈旧,农产品物流业无法通过自身服务来满足相关需求,管理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物流管理需要加强。

1.2 信息化建设方面

目前,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较成功的进展,有助于驱动各行业的发展,因此电子商务开始崛起。现今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来购买物品,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得更高效、方便的服务,这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建设,而物流行业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工作上的支持,两者关系密切。就农业物流管理来说,电子商务有助于农产品扩大销售渠道,进而带动农业的生产发展。不过我国农业物流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还缺乏相对经验,如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在农产品领域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农业信息化的普及与应用还需要加大。比如,山区、农村等偏远地区缺乏相应的信息化设施,并且相关人员及信息技术等还需要优化、改良。就我国的农产品而言,它的生产地域分散,消费者遍布全国各地,进而在物流方面,农产品的供应信息难以和需求信息相对称,并且我国农村在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上还比较落后,从而导致许多农产品没有地方销售而变质,有一些地区却出现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

在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持下,物流管理工作对信息化所到达的程度要求更严格,但是其工作人员在信息化方面应用水平不高,也不具备信息化意识,导致农业物流管理在探索上遇到了多重阻碍。在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建设中,其电商平台信息化水平不高、功能不全面、物流管理的效率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进而使得在交易平台中无法稳固维持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农产品物流管理在工作中也容易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1.3 物流技术方面

在农产品物流中,我国现已推出冷链物流技术,主要是农产品在对畜肉、水产、禽肉与蔬菜等生鲜农产品进行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储藏、运送、分配及销售等环节始终将其处于科学的低温环境下,最大程度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损耗,防止污染,进而将其保持为一个特殊供应链系统[2]。

我国冷链物流的主要技术包含了产后商品处理技术、屠宰加工环节实现低温控制技术、包装规模化技术、一体化冷链技术、温度监测技术、食品追溯技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技术、遥感(Remote Sensing,RS)技术、GPS、GIS、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技术、上下游企业冷链对接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及食品追溯技术等。

2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管理创新策略

2.1 创新物流新模式

为了让农产品物流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对其工作进行创新,弥补其在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可结合电子商务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加强物流管理的规范性流程,注重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的结合应用,考虑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运输过程中的商务订单与物流运输模式之间的融合发展,进而改善农产品物流模式。首先是在农村地区,通常情况下它的物流服务属于邮政物流,并且覆盖面较为广泛,为农产品物流提供了基础支持,而且邮政物流的社会信誉度极高,被生活在农村地区的群众广泛认可并使用,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随着长期发展,邮政物流建立了完善的网络体系,但它更加偏重于包裹运输或快件运输,就农产品物流而言,它的构成体系涉及多个方面,像是运输、储存物资等流程都有规范的工作要求,运输所用车辆也要保证其质量[3]。为此,可以在物流管理中介入第三方物流单位,有助于在专业领域为邮政物流提供工作支持,进而创新物流模式。

二者合作有助于农产品物流建设新品牌,并且分工合作有助于提升物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农产品在运输上有特殊要求,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来运输,而正常的农产品则使用邮政物流,通过明确分配利益,有助于双方团结协作,进而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对多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保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确定车辆运输等流程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有助于物流模式的创新,有效降低物流行业的运行成本。

2.2 对物流的基础设施进行强化

物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物流技术加持,将物资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在这一环节需要应用设施、机械等硬件,进而保证运输能够按规定时间完成,而相关软件技术则可以为物流业提供技术支撑[4]。想要更加高效地开展物流工作,就需要使用相对应的物流技术。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这种新兴行业适时出现,让农产品物流技术开始有了转变。为此,农产品物流管理工作应该灵活运用现今所有的高科技产品,并且注重物流场地及运输能力,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为了让电子商务行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政府可以加强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对资金与技术研究领域的投入,并积极引进先进物流技术,让电子商务水平更趋近智能化建设。在我国农村的部分地区,其所具备的基础交通设施相比城市而言比较落后,并且我国农村很多地方没有建设铁路,一些地区甚至连公路都不通,进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只能靠农民背或挑出去卖,这限制了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对此,政府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地区的物流建设,只有保证农产品物流的质量,才能让地方得到发展,将产品推广出去,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

2.3 注重电子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只有拥有高质量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够推动农产品物流水平提高,也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可以保证农产品物流业稳定发展。在此环节,物流企业可以和高校建立合作,进而直接接触物流相关人才,并且在选拔范围上应该将其拓展到网络、物流及电商等领域,注重其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5]。在培训环节,企业应该注重培养物流意识,注重专业技术的培育,并且物流培训的导师可以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建立人才库,进而增加吸纳的管理人才数量。对于农村地区的相关人员,则应该为其组织讲座,全面推动农产品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

3 结语

现阶段,农产品规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扩大,农产品交易方式也逐渐走向多元化,更加具有现代化发展特点。电子商务的出现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物流管理工作的质量,可以进一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的物流管理工作也应该跟紧时代的脚步,抓住机遇,对物流模式进行创新。农产品运输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有助于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限,进而减少运输中出现产品腐烂变质等风险。

猜你喜欢

物流业运输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物 流 业
电子商务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