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1-11-22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核算管理系统财务

武 锋

(山东省鲁南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也在不断改革。企业的经济活动相对以往更加复杂,因此财务管理中出现了大量与财务有关的数据,这对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与挑战。近年来,我国各大企业均积极建设企业内部信息化,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个部门,形成了完备的信息化系统[1]。但信息化在普及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息技术水平低、信息系统功能单一以及信息系统兼容性等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对此,各企业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多种方案来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业务流程,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在财务部门的重要作用。

1 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

1.1 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部分企业不注重财务管理信息化,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对发展的重要性。领导自身没有大局观念和统筹意识,认为信息化建设管理可有可无,因此财务部门也对信息化建设缺乏了解和认识,没有真正将信息化运用于预算管理、项目管理及财务监管中,导致企业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低。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不先进,软件仅仅用于核算与做账,缺乏企业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相应系统。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软件的认识与了解,没有相应的软件开发技术,导致软件引进后应用效率低、应用规模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

1.2 管理系统相对单一

部分企业在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时投入资金较少,导致系统功能开发单一。部分企业表面上引进了信息系统应用于财务管理,实际上只是将信息系统当做会计系统,用于计算和统计[2]。只是在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数据汇总中简单应用了信息化功能,而忽视了信息管理。各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共享度低,不能与其他部门对接,使工作人员要获得财务信息时操作流程烦琐,未达到信息共享的程度。信息化数据无法实现共享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标准不统一,企业总部和分公司之间存在差异,内部会计信息无法得到有效传递。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以及政府部门的标准不一致,使得资料无法共享,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后。

1.3 信息化系统不完善

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善,未搭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只是根据各部门工作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各系统之间没有有效对接,导致系统独立运行,“孤岛现象”严重,浪费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资源,降低了信息化系统的利用效率。

2 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2.1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加强财务管理能有效提高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手工做账与核算,使信息录入更加准确。信息系统可进行多次修改,通过信息化管理财务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能够更加快捷地制作各类表格。此外,计算机计算差错率低,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共享也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企业不断完善自身会计审核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2 有效控制成本

加强财务管理能有效控制企业成本,通过核算、预算、结算能够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加强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3]。因此,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中,融入采购和审批的全过程,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与能力。

2.3 加速企业全球化发展

通过信息化系统能有效推进企业进行全球化经营。利用网络系统能实现世界各地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统一,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此外,通过财务管理共享可以了解企业支出和收入,便于企业面向全球发展。

3 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在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时,首先要做好规划,强化系统设计,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符合我国发展需求。对此,财务管理人员要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领导也要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首先要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然后立足全局制订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解决建设中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化要与经济业务相融合,真正做到将预算管理作为源头,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此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关键控制点,消除信息系统中的运行风险。

3.2 改变信息化功能单一的现状

各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系统,要对系统进行不断升级,提高管理能力,使单一的信息化功能逐渐向多功能资源共享等方面发展。要通过完善信息化功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1)实现数据共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真正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使上下级资源和各部门资源得以共享,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单位财务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和监督财务部门工作;单位内部可借助内网进行财务信息传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对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仅要与内部系统对接,还要与外部系统相连接,要了解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以及网络银行和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确保财务信息有效传递。实现内网与外网相连接,能够有效开展支付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开展财务监管数据统计、预算控制,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3)将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公开。只有将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公开才能更好地达到监督效果。各单位要将财务信息管理相关工作流程公开,完善信息系统功能,确保企业信息系统满足单位财务发展和需求,真正实现网上财务审批、电子签章认证、快速查询等功能,使财务工作流程得到可视化监管。

3.3 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各单位的发展,也应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九大子系统,如下文所述。

(1)预算系统是帮助公司完成全面预算的平台,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完成预算编制控制以及考核等,还可记录单位经费支出以及日常开销,生成预算报告,同时为后期单位的发展做好调整,保证单位资金流动正常。

(2)核算系统。核算系统是进行财务核算的重要平台,通过信息化核算功能能够有效统计公司收入与支出,并进行对账票据的管理,通过网络有效实现网上报销。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收入与支出是相对独立的核算单元,通过联动达到信息全面录入与整合。

(3)采购系统。利用这套系统可有效地对采购进行预算,并对需求进行调整。借助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企业对资金的监管水平,真正做到信息化管理,并对采买制度和采买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保证采购水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能力[4]。

(4)资产管理系统。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够解决财务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审核以及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能够真正做到资源配置合理化,完善信息化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5)合同管理系统。通过对公司大大小小的合同进行管理和备案,能有效提高上级人员对企业的监管水平。信息化合同管理能够有效提示付款和超限,对企业规划起到引导作用。

(6)报表管理系统。利用报表管理系统将数据录入报表中制成相应的报表,通过表格的形式更好地获取财务相关信息,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并汇总,进而对指标进行分析,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各个部门出现的错误,做出纠正,真正做到了预算、核算与决算三者合一。

(7)项目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承接的项目,通过信息备案进行有效管理。项目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具有突出作用,尤其是在需要立项申请、预算审批的项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动态监控系统。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财物中存在的漏洞,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预警的方式提醒管理人员数据问题,真正做到财务动态监管[5]。

(9)财务服务管理系统。财务服务是保证单位员工对财务有知情权,通过财务管理流程明细,让员工了解财务流向。员工可利用财务服务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查询,通过登录相应的网站了解个人事项,如月工资、社保等。

3.4 重视人才发展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除了要完善信息化系统外,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与考核,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可通过横向轮岗制度对人员进行培训与实践锻炼,使之具备相关能力。通过提高员工自身能力,让员工拥有正确的决策和执行力,在驱动个人成长发展的同时保证企业不断发展。

4 结语

信息化建设能够使企业资金得到统一管理,增强企业管理能力,符合企业改革发展,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系统,不断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增强财务部门财务监管能力,明确资金流向,帮助企业制定发展制度,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竞争力,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6]。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通过信息化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干预,能够强化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分配,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有能力应对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猜你喜欢

核算管理系统财务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水利财务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