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改制上市的财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1-22兰普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5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民营企业上市

兰普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上市是很多民营企业的发展目标。上市可以更好地进行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但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不合规、会计核算不规范等财务问题,导致许多民营企业无法通过上市审核,企业发展受到了影响,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机遇。因此对民营企业改制上市的财务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更多的有些企业实现上市。

一、民营企业改制上市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上市是企业很好的一个发展方向。民营企业想要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手续非常复杂,流程烦琐,对企业资质的要求很高,导致民营企业经常出现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等情况,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如果民营企业完成上市,可以丰富融资渠道,从资本市场上筹集更多的资金,效率更高,也更加灵活,更容易适应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上市也可以优化民营企业内部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负债率,可以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财务压力,降低金融风险,避免资金链断裂的情况[1]。此外,上市的要求和审核非常严格,可以反过来完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转变企业原来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让民营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也能完善民营企业的内部监管制度,让企业的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和高效。最后,上市相当于一种面向资本市场的变相广告,通过上市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和话语权,从而吸引更多客户和投资,也能向银行、政府争取更多支持,从而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有力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其中民营企业的财务问题会影响企业的上市结果,因此对民营企业改制上市的财务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营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财务问题

(一)财务信息失真,财务核算制度不规范

我国绝大部分需要上市的民营企业都是从小企业一步步发展过来的,许多企业还延用小企业时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控制较为松散。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工作也缺乏重视,许多财务管理岗位缺失,没有具体、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部分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薄弱,缺乏法律意识,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不够规范,财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比如,民营企业部分财务人员在核算时缺乏责任意识,对于细节不够重视的,经常会为了降低工作量,简化工作流程而改变科目明细,可能会导致统计前后的口径不一致,造成数据失真。除此之外,也经常出现库存物资账实不符、现金管理混乱、资金管理公私不分、债权债务信息核算不准确、未按规定交纳税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关联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二)职责划分不清,责任无法落实到位

大部分的民营企业都是由企业所有者绝对控股,企业的战略决策和重大人事任命都以企业所有者为主,企业内部虽然有规章制度,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无法有效落实。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所有者还能勉强掌控,但随着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难度将会逐渐增加,企业拥有者将无法管理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必然会出现管理上的漏洞,经常会出现职责划分不清、责任无法落实到位、经营权和所有权混乱等现象,自然会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财务问题,影响民营企业的上市。另外,企业拥有者若是掌握绝对的决策权,而无人对其进行限制,很可能会因为自身能力和精力有限,导致判断失误、决策失误,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三)存在虚构交易和利润的现象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上市有着巨大的收益,甚至可以改变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同时我国对于民营企业上市的审查非常严格,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部分企业为了能够上市,会通过利益手段打通各路环节,降低审查力度,同时也会通过虚构成交量、虚构利润、虚构产品质量和功能等方法,来粉饰自身的盈利能力,并编造财务报表,以期达到上市的目的[2]。通过这种方法不但会面临着强制退市,巨额罚款等风险,还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可能会导致关键信息泄露、股价迅速下跌、被恶意收购以及虚构交易和利润的现象,会严重破坏市场环境和秩序,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四)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现象,在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时,对企业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增加,人员越来越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可能会导致民营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业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清晰掌握资金流向,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资金浪费,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也会造成部分人员的权力过大,甚至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矛盾,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企业内的员工也会对工作缺乏重视,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三、民营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财务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财务核算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针对民营企业上市过程中,财务信息失真,财务核算制度不规范的问题,民营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财务核算制度,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民营企业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办法,对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管理流程、经济权限进行明确的界定,并且要求公司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收集并整理民营企业供应链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比如每项业务的采购款项、采购数量、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并且与相关的业务一一对应,实现全面控制,进行统一管理,保证可以随时查询相关信息,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从业务流程、数据信息、财务数据等进行数据逻辑性的审核。同时,民营企业要做好库存物资和剩余资金的盘点工作,定期对剩余物资进行盘点和统计,做好库存物资的归纳和整理工作,对一些贵重物资要进行重点管理,可以设立专门的负责人,确保账面数据与实际数据的相符。财务人员要将盈利、投资、采购、偿还债务过程中的资金进行单独的管理和记录,并且明确各个经济活动的负责人,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要经过财务部门审批,从而掌握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向。另外,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养,让财务管理人员熟悉企业内部制度,掌握完整的审批流程,加强责任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针对改制上市过程中,职责划分不清,责任无法落实到位的现象,民营企业要不断吸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转变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将企业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明确划分开来,要限制企业所有者的权力,避免一人决定企业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的情况。民营企业要建立以董事会、股东代表大会、监事会、经理层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要赋予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相应的权力,形成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3]。重大的战略决策要经过各层级审批才能执行,最大程度保证企业稳定发展,规避经营风险。

(三)降低上市门槛,加强后续监管

我国民营企业众多,有着大量的上市需求,而我国目前的上市发行还是以严进宽出的模式为主,上市时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要求高,而上市后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则较轻,存在大量的虚构交易虚构利润现象,许多民营企业上市后经营业绩立马变脸。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从源头上做出改变,降低上市门槛,提高上市后的监管和处罚力度,这样可以使一些发展潜力良好,但是处于初始发展期的企业更加容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能减少虚构交易的情况。同时可以借助媒体、群众和信息软件,进行多元化的监督,并加大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对审核机构、中介机构、担保机构、责任公司进行连带责任惩罚,提高造假成本,从而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

(四)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想要减少转制上市过程的财务问题,民营企业等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企业内部要有独立监管部门,监管人员和财务人员不能有关联或为亲属关系,并且要赋予监管人员查阅权、调用权、问询权,使他们有权利对民营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还要使用不同的核验方式,对财务信息进行核验,提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还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权限,并让各级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实现精细化管理。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外部的中介机构,来梳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找出企业内部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上市能使民营企业更加容易的筹集资金,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是许多民营企业发展的目标。在转制上市的过程中,民营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来解决上市过程中的财务问题。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民营企业上市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好老板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and News Reporting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5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