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中国口译性质变化研究
2021-11-22王铭浩庞宝坤
王铭浩 庞宝坤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8100)
一、引言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听到的信息正确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最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口译活动起源于1919年的巴黎和会,至今口译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然而,随着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科技的高速发展,口译的目的与诞生之初相比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不同,文章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对当今口译活动的性质进行剖析,探寻口译目的的变化,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口译活动水平提出建议。
二、目的论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学派最重要的理论,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思想贯穿功能学派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凯瑟琳娜·莱斯为代表人物。莱斯提出的文本功能理论促进了翻译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为目的论的诞生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代表人物为目的论的正式创立者弗米尔。弗米尔正式提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而译者也要根据翻译目的进行选择性的翻译,自此,目的论正式诞生。第三阶段代表人物为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利斯蒂安·诺德。曼塔利建立了行为翻译理论,着重分析了翻译参与者的作用与翻译行为发生的语境条件。诺德是功能学派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进一步拓展了目的论,提出了“文外因素”和“功能加忠诚”原则。
由以上介绍可知,在目的论的发展过程中,文本的核心地位被逐渐解构,文外因素的重视程度被不断加强。口译也具有受文本外因素影响极强的特点,因此,以目的论对口译活动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口译活动的复杂性。
三、传统观点下的口译性质
传统观点下,口译是“对口头表达信息及文本进行的口头翻译”。以目的论的视角进行分析,口译的目的可以理解为由口译活动发起者、源语发出者、目的语接受者与口译员共同决定的,口译活动发起者是指口译的委托方,也是口译的出资方,其通常会决定口译现场的大环境,如口译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合、媒介、译语的预期功能等信息。源语发出者即通常所说的“讲话人”,其语言具有目的性,口译员需要进行精准的解读。目的语接受者即通常所说的“听众”,译者需要根据听众的目的与需求对翻译进行调整,从而使译语能够更好地符合听众的社会文化习惯和知识背景。口译的目的决定了口译的性质,传统观点下口译活动目的的决定因素都在口译现场,所以学界普遍认为口译的服务对象为现场的人,同时口译是转瞬即逝的,译者不可能像笔译译员那样有足够的时间揣摩玩味原文,口译员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并将其以听众可以理解的最好形式表达出来,这就决定了口译活动具有现场性、及时性和时限性这三大特征,其核心思想即为口译的不可追溯性。由于口译存在不可追溯性,口译的服务对象为口译现场的人,口译活动的三原则——准、顺、快即准确、通顺、及时的重要性顺序得以被确定,即及时性大于通顺性大于准确性。在口译过程中,哪怕口译员没有听明白说话人在说什么,在说话人讲话结束后也要及时张口,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口译员需要优先达到维持现场翻译气氛的目的。为了保证语句通顺连贯,目的语接受者可以正常理解,口译员在翻译时也可以适当牺牲译语的准确性,这与目的论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重视原则的重要性顺序相一致,即目的原则大于连贯原则大于通顺原则。
四、口译目的变化的原因
传统观点理解的口译目的对口译活动的指导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当前科技水平、生活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与社会认知水平的改变已经导致口译的目的出现了需要重视的变化,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口译的不可追溯性消失
如上文所说,传统观点认为口译活动具有现场性、及时性和时限性,其核心即口译活动的不可追溯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口译的目的,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录像、录音技术日臻成熟,口译活动的不可追溯性已经消失,口译员在现场的口译可以很容易地被记录下来并被反复观看、细听、评价。在音画记录技术有一定发展的早期,口译员的翻译虽然可以被记录下来,但碍于传播技术有限,音画存储不便,被记录下来的口译音画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接触,对口译的不可追溯性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电脑、手机等存储设备大范围普及使得口译音画可以很容易地被直接或间接记录下来,而且被记录下来的口译音画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传播,口译员的翻译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被再次审视,口译的不可追溯性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故由不可追溯性决定的口译目的与性质也会随之改变或消失。
(二)口译的关注度加强
口译作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工具,一直承载着沟通交流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正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外交事业蒸蒸日上,口译的重要性也随之得以加强。
五、目的论视角下当前我国口译目的
由于上述外部条件的变化,当前我国口译活动的目的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口译员需要明确这些变化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活动。传统视角下目的论对口译目的的理解——即由口译活动发起者、源语发出者、目的语接受者与口译员共同决定对口译活动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口译员翻译时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但外部条件的变化对口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更高水平的需求,口译员需要将更多的因素考虑其中。上述口译目的决定条件所涵盖的因素均来自口译现场与口译过程中,然而,随着口译不可追溯性的消失与口译活动关注度的增加,民众可以在口译过程后通过音画资料对口译活动进行评价,因此,民众对于口译活动的期待也要考虑到口译活动的目的之中,而民众的关注主要会带来口译目的各决定因素重要性程度的改变,口译的准确性要求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口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发挥译者主体性,在发挥译者主体性时译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立场,在翻译时要时刻努力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目的论的观点认为,翻译目的需要在翻译之前就要加以明确,根据目的对翻译加以调整。明确当前中国口译目的的变化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准备,协调所有目的,从而得到最适合的翻译。
口译目的决定口译的性质,随着口译目的的变化,传统观点对于口译性质的理解仍具有一定意义,但以其作为指导已经无法使口译达到最佳水平,当前口译的目的决定了口译活动具有以下性质:
(一)现场性
在传统观点中现场性就是口译活动的三大性质之一,但本处的现场性与传统观点中的现场性有所不同,传统观点的现场性指口译活动只服务于现场,而本处现场性是指口译活动需要优先服务于现场。尽管当今口译活动的服务对象有所扩大,但受众的扩大带来的是优秀口译标准的提高,口译活动的首要目的还是服务口译现场,只有满足口译现场的工作需要,才会有口译活动后民众对于翻译的评价。
(二)传播性
口译活动的传播性体现在口译现场与译后追溯两方面。在口译现场,口译员的表达会通过口译传播到口译现场,而由于记录存储技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口译不再是“一次性”的活动,口译活动的音画可以被轻松记录下来并进行大范围传播,同时,音频与视频具有传播性强的特点,与文字等传统手段相比,音频视频资料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口译活动也因此具有了更强的传播性。
(三)影响性
口译活动的传播性与民众关注度的增加决定了口译活动具有了比以往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口译活动通常发生在正式场合,口译员通常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故口译员的翻译经常会成为民众认知中正式的翻译,事实上,一些名词如“米袋子”“菜篮子”的正式翻译就是通过口译而被民众所熟知的,而由于口译员的临场发挥而被民众所接受进而广泛传播最终成为正式翻译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口译活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六、结语
文章首先介绍了目的论的相关理论与目的论观点对于口译性质的理解,之后分析了口译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口译带来的影响,接着以目的论为视角,研究了口译不可追溯性消失与关注度增加所带来的口译目的变化,最后由口译目的的变化推出当前中国口译呈现出的新性质——即现场性、传播性与影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