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影响因素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分析

2021-11-22马锦然

现代英语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科量表学习者

马锦然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1)

一、引言

目前,对英语语用能力的多方面研究仍然还是集中在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培训,而对全国工科院校的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文章甚少。所以,文章从工科院校学生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教学因索多方面,探索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英语语用能力的影响发展因素,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述,尽最大可能为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提供新的发展方向、目标,为提高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自身的语用能力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方面的有效作用

(一)英语语用能力教学成果的显性提升

在中国,英语是作为外语而非第二语言被高校学生普遍掌握的,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不断进步往往缺少真实的交流环境以及更深远的文化历史资料。但是,像翻转课堂此类的创新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尽管效果有所提升,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英语课程中没有重视语言输出的问题。中国英语课堂多是以教授语法技能和应对应试教育为基本目标,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较少,对于英语文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了解也不多,这种浅显的英语学习成果不能用以应对真实的交际环境。所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语用量表的有效引入,不仅有助于高校英语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进行分析、参考,对课程内容进行更多层次的学习内容传授,还有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英语语用交际环境。

(二)有利于学生进行英语语用能力测试与自主性评价

在工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中,量表对他们的英语语用能力提升提供了相对标准的参考价值,对于工科院校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水平的进步评估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长期以来,工科院校的学生英语课程学习,在不同阶段中的听力以及语用能力都有相关的评判标准,以方便进行长期考核。尽管与英语的语用能力相关的社会语言交际环境相对较为广泛,但是英语语用能力的判别标准仍然处于口头以及初步理论研究阶段,并没有确切的可以进行具体量化判别的系统指标。量表的出现有利于工科院校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语用能力的评测,有助于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进行评价考核时的对比参考,有助于推动工科院校学生的英语语用教学改革,以及提升英语语用能力测试水平。英语能力量表所涉及的分级语用水平,通过研究语用能力各水平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在语用能力实践方面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以及学生可以通过对比量表中的各级水平标准进行自主性评价,此类客观的阶段性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相对准确地掌握自身英语学习水准,使学生形成自我思考的进步状态。

(三)有助于完成英语语用能力形成性评价

普遍语言测试中,常见评价方法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大多教育专家都认为语言能力测试主要有三种主要作用,可以观察学习效果、以评价促进学习进步以及形成自我评价。相关语用能力评价量表的有效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师培育工科院校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有利于以评价的方式促进学习能力的进步,学习者可以把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与量表中分层设定的标准进行参考以及评价。量表的分级标准,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设置学习计划表以及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进行自主性评价、促进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语用学习能力的大幅度进步。

三、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影响发展因素分析

(一)学习者个人因素

尽管大数据显示,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往往与他们的英语语用能力并不协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习者们自身的语言因素缺失会制约英语语用能力的长远进步。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英语文化历史以及单词、语境、语感等英语知识和英语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大幅度促进自身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克服工科院校学生的语言困难,提升语言交际能力。此外,不同学生的本能性格也会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比如,一些性格开朗活泼的英语学习者,他们的学习状态明显较强,对于英语语用能力的把握相较于性格内敛的学生普遍较高。此外,现代高校英语课堂英语教学仍然处在一对多教授的现状,教师一人说,学生们普遍不愿开口。

(二)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素

1.我国母语所造成的负面迁移影响

除了自身的性格影响外,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们英语语用能力的长期进步。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就是指,学习者由于自身潜移默化掌握的汉语文化太过深刻,对于学习英语产生了负作用。举例来说,大学生一般都是20岁左右,他们从出生就受到了汉语耳濡目染的影响,母语作为伴随他们成长的文化,早已经根深蒂固地埋藏在学习者的心中,所以,一般英语学习者会无意识地在英语学习以及英语语言能力表达中,融入母语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英语语用能力不能得到长足进步,甚至闹出一些语法笑话,尽管如此,不能否定汉语母语的自身作用,人们仍然可以利用母语促进英语语用能力的进步。因此,在语用能力提升过程中,要努力应用母语的正面作用,积极学习,在一定条件下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此促进语用能力。

2.真实的英语环境的贫乏

除去母语应用不当而造成的负面影响,英语学习者交流的真实语用环境甚少也是重要的负面因素。目前,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学虽然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不少,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也更加积极,但是,他们的实践应用水平仍然不够全面,缺少真实交流语境的联系。基本上,大多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们创造的英语交谈环境甚少。此外,虽然不少学校创立了英语社团、英语口语协会等学习中心,想要促进学生快速实现英语语用能力的飞速进步,但是这些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学生在未来真实交流活动中所遇到的口语问题。况且,很多兴趣小组以及交流社团还是处于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状况中,并没有真正发挥改变学生语用能力的作用。语用知识是需要学习的,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在语言实践中的应用。

四、基于《量表》的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教学改善策略

(一)创造真实交流语境

如何提升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英语语用能力?创造真实的交流语境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日常对话、场景以及历史人文。但是在工科院校学生的英语课程中,真实的英语训练环境贫乏,导致学生的英语听说应用死板、僵硬。所以,工科院校教师在提升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中,应该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针对不同等级学生,将真实语境和语用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为英语学习者创造英语语用实践机会,促进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不断发展。此外,教学中还应该结合真实的交际语境,比如,与留学生交流、参加中外语言互助活动等,加强英语学习者对实训环境的整体适应程度。

(二)加强英语语用的背景文化教育

对于很多想要学好英语的人来说,不同地域、国家以及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很难克服的障碍。对于工科院校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要面临更加多样化的语言交流环境,各国的地域环境差异以及历史文化的不同,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语用能力实践挑战。因此,如果英语学习者不了解地域文化间的差异,很容易在应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中产生语法错误,甚至会造成令人咂舌的笑话。所以,高校教师更应该在培养学生提高英语语用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性,在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学习基础上,培养工科院校的学生像汉语使用者一样,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思维想法。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英语语用能力教学课堂实践

在工科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学生的重要人物,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演绎者的身份,应该反复学习并贯彻英语语言实践。教师应该尽量全面、仔细地为学生提供语言材料知识,不仅是基础的英语应用知识,还包括科普英语国家的风俗、社会习俗以及传统文化。这些不同的历史、环境因素能够帮助学习者全面、真实地感受英语语言交际的热烈氛围,体会语言交际中语境的重要意义。因此,英语学习者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学习并认识、理解英语语用知识,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语用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及开展任务型课堂教学工作,进而全面高效地提升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

(四)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更全面教学

工科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除了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更全面地挖掘更深层次的英语语用教学资料。与传统的书本教学教材相比,网络教学资源更加具有实效性、真实性以及广泛性,因为这些资料大多来自真实环境、真实人为拍摄以及真实的互动,网络资源有效性的大幅度扩增对于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在语用能力教学实践中应该参照语用量表中的对应级别能力挑选实时性、权威性的教学材料,结合网络技术与网络移动教学平台以及软件,将挑选出来的文件以及视频材料等融入工科院校语用教学实践之中,促进语用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五、结语

对照语用能力量表的分层级别标准,高校以及教育专家应该携手教师,进行针对大学英语语用能力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的顶层教学设计,制定出更优质的教学策略建议。此外,工科院校教师在为英语学习者进行语用能力提高的教学时,可以应用多样的教学资源以及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使得英语学习者在未来的工作中以及多种交际活动中,专业、得体、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准确运用英语语用能力向周围、世界传递中国故事以及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工科量表学习者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