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危机背景下新能源经济发展动向及启示

2021-11-22王青山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经营分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能源经济能源技术政府部门

王青山 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经营分公司

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虽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其储量相对有限且具有不可再生性特点的情况下,会面临逐渐枯竭的问题,并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能源危机,而要想顺利度过这一能源危机,尽可能消除传统能源枯竭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则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新能源的发展,使其能够逐渐成为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品,满足社会各行业领域的能源需求。

一、能源危机背景下新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能源结构优化

从全球范围内各行业领域的能源供应现状来看,很多传统能源虽然正面临着即将枯竭的问题,能源危机的影响也同样变得越来越大,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目前仍十分有限,无法满足社会各方面的能源需求。因此,在社会能源供应中,传统能源的占比却仍然处于非常高的状态。一旦传统能源供应不足,那么在各行业对传统能源依赖性过高的情况下,其遭受的打击也必将会极为严重。而新能源经济的有效发展,则能够使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供应量有序增加,提高可再生新能源在社会能源供应的占比,并将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建立起来,通过多种能源综合运用的方式来满足各行业领域的能源需求[1]。这样一来,随着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传统能源紧缺的问题能够得到不断缓解,各行业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也会随之降低。即便传统能源供应量在未来逐渐减少,其对于各行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从环境问题的角度来看,新能源经济发展的意义还能够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得到明确体现。一般来说,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不仅储量相对有限,在开发、应用过程中,还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果长期、大量使用传统能源,那么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就必然难以大幅度得到实现。而通过对新能源经济发展的推动,则能将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洁净能源应用到各行业领域中,降低其对于传统能源的使用。这样一来,随着传统能源市场需求的降低,对于各类化石能源的开发速度会得到有效控制。而在传统能源开发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也会随之大大减少,这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能源危机背景下我国新能源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虽然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产业链结构并不十分健全。但由于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逐步替代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是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还是新能源企业,都对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与长期规划十分重视。因此,随着各种新能源技术标准、行业准入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结构也同样会更加完善,并为新能源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基础条件[2]。例如,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逐渐进入能源市场后,政府部门近年来逐渐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风力发电装备制造、燃料电池生产等配套产业提升了重视,并通过对相关企业的政策、技术、资金扶持,使其逐渐进入到理想的产业化模式中。而为了满足新能源发展的技术需求,不少地区的政府部门则面向新能源企业建立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来鼓励企业参与光伏与风力发电站技术集成、智能变输电技术、新能源技术检测检验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研发工作,这同样会使新能源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技术创新更受重视

新能源作为能源危机背景下满足社会能源需求的关键点,目前虽然已经进入到了能源市场之中,并使各行业领域能源供应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相关新能源技术并未完全成熟,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尚存在着很大的拓展区安空间。因此在未来的新能源经济发展中,有关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必将会得到政府部门、新能源企业及相关科研结构的高度重视。例如从政府支持的角度来看,早在2010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中就明确规定,对于已经被纳入到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名录的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如符合相关信贷条件,金融机构可为其提供“有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同时由政府部门给予其一定的税收优惠。而从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来看,近年来国内企业有关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创新则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一行业领域,像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800伏碳化硅逆变器技术、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等新能源应用技术,更是为新能源在汽车领域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三)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面对新能源的良好发展前景与优渥的发展环境,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整体规模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大。可以想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来投资等,都会积极进入到新能源产业中来,并将发展新能源列入到企业重要发展战略中来。例如在前些年,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中粮集团等国有企业都纷纷开始涉足新能源领域,成立了专门的新能源公司,专门负责对水电、风电、太阳能利用等新能源项目,为相关投资、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等工作提供支持[3]。而民营企业虽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并不占优势,但却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正确认识到了新能源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并在各类新能源项目投资上做出了果断决策,目前已经在生物燃料生产、生物能源开发、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另外,由于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开发空间、利润空间均非常大,因此很多外来投资者也同样为各类新能源项目所吸引,逐渐参与到了新能源项目的开发、运营中来,并使新能源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能源危机背景下未来新能源经济的有效发展策略

(一)拓展新能源发展途径

从我国的新能源发展现状来看,当前新能源产业结构虽然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如能源结构多元化、新能源产业链建设等也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在对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却仍然是以大规模开发为主,相关新能源开发项目通常集中在西藏、东南沿海等新能源比较富集的区域,这虽然能够使新能源开发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新能源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但从能源危机的角度来看,随着未来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供应量的逐渐减少,要单纯依靠大规模新能源开发来满足社会能源需求,显然是并不现实的[4]。因此,在未来的新能源发展中,政府部门还需坚持因地制宜、多途径发展的基本战略,在大力推动大规模新能源开发的同时,为中小规模的新能源开发项目提供更多支持,使全国各地都能够参与到对新能源的开发中来,为降低能源危机影响提供支持。例如在发电领域,就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小规模风力发电厂、水电站,同时面向城乡居民推广家庭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将其接入电网,以实现新能源供应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引导

在新能源技术创新受到高度关注的背景下,当前政府部门不仅需要通过各项创新激励措施来鼓励新能源参与到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中来,提高新能源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全起来,使相关科技成果能够真正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中发挥出作用。例如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应在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参与新能源技术创新研发的同时,对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使各项新能源技术研发项目的受保护地位得到明确。同时,还要面向新能源企业展开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专利申请指导等服务,使其能够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按国家规定完成科研成果专利申请等工作,保证自身科技成果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5]。另外,为实现科技成果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各地方政府还可以主导建立专门的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对相关新能源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展开深入探索,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新能源发展趋势与行业技术进步的需求。

(三)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大量企业纷纷涌入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规模的扩大虽然能够为能源危机的解决提供巨大帮助,但由于当前很多新能源在开发利用成本、生产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不足,与传统能源相比竞争力严重不足。只能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补贴来维持供应,因此要想使新能源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真正在市场环境下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还需将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重心放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例如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政府扶持重点应放在各行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项目上,为风电机组总成设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提供大力支持,使国内企业能够自主掌握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技术,进而降低新能源开发成本与市场价格,彻底摆脱新能源开发受制于成本过高的尴尬局面。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能源危机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高,而要有效推动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降低传统能源短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则需要对未来新能源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把握,同时在核心竞争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新能源发展途径拓展等方面合适的发展策略。■

猜你喜欢

能源经济能源技术政府部门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5月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4月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高速公路ETC门架供电系统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的应用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微藻能源技术研发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