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及对策

2021-11-22徐慧鑫于善波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信息沟通创始人风险管理

徐慧鑫 于善波(通讯作者) 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下,为了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率、获得各种有效资源等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各种调节和组织的方法。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良好的经营效果,抵御各种经营风险,从而更好的发展。近年来许多企业员工为了追求利益做出一些危害企业的行为,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就很容易发生财务危机从而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可或缺。本文探索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带给企业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改进措施,为同行业提供经验,让企业更好的实现长久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是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许多企业风险管理人员认为一个企业管理好资金并且在花销上有效控制资金流入流出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这是风险管理人员不具备基本常识的表现。大多数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就是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并且决策层和管理层对风险管理方面知识掌握欠缺,没有把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一处。第二是缺少风险管理部门。虽然现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要求企业设立风险管理部门,但企业应有这样的自觉自行设立。因为当企业面临风险时,需要一个专业部门去管控。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等多个风险,究其原因就是企业的风险评估不合理、风险管理不到位,没有识别出未来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致使企业走向下坡路。第三是缺少风险应急方案。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许多企业对风险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估。所以在企业突发重大事项时,企业没有准备相应应急预警方案,只能用常规办法勉强维持企业状况,长此以往企业经营情况就会急速恶化,经济陷入低迷。

(二)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不健全

具体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企业治理环境混乱。一些企业在机构设置方面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这三个机构。股东大会是由数名大中小股东组成。董事会里包括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这种治理环境看起来清晰,但这几个相关机构没有发挥各自的职责,没有起到真正的制衡作用。

第二是集权的组织结构。一些中小企业在起步时由于资金缺乏,在许多重要岗位设置上往往任用的都是自己的亲属。并且创始人处于绝对掌权状态,这种家族式的机构设置虽可以在初期节省资金投入,但在后期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后,这些重要岗位上就需要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去帮助企业决策,所以一些创始人亲属可能不足以胜任职位。并且创始人一家独大,在这种情况下当创始人意图开展某项业务时,即使大部分股东都持反对意见,这项业务最终也会顺利展开,这种情形下若创始人决策失误很容易造成整个企业的危机。同时这种管理模式也会让企业有实力的外聘员工认为得不到信任和发展,才华难以施展,继而离开企业,影响企业发展。

第三是企业岗位职责不明确。一些小企业本身聘用的员工数量不多,所以没有给每个员工明确他们的职责。这导致了许多员工身兼数职的情况。这种岗位职责不明确的情况也会使一些员工在工作时投机取巧,同事之间对工作相互推诿。而且一旦该项工作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找到相关人员,影响企业经营效率。

(三)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差

企业内控环境差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管理者缺乏内控意识。许多企业创始人在企业初创时期忙于发展企业经济,从而忽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走入正轨后又忙于对企业扩张,他们认为生产销售才是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的根本,于是更加忽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而管理层的不重视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越来越差,影响企业发展。

二是许多企业老板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公司设立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只要遵守这些规章就是完成了对内部控制的管控。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的建设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这种不重视内控只看眼前利益的发展模式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内部控制环境差。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主要从三方面体现:一是缺少内部信息沟通平台。大多数企业虽然设置了相应的职能部门去负责信息的沟通传递,但具体的职责没有明确划分,传递的效率很低,有时一个信息可能需要一整天才能从上级传递到下级,这种传递方式时效慢而且并不能让每个员工都保证获取到的信息真实有效。没有一个有效的内部信息沟通平台,使公司各层协调性差,信息沟通不能落到实处。

二是没有有效的外部信息获取渠道。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内外部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内外部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方式,导致对于外部政策的变化接收的很慢,这样不能及时依据外部政策去调整内部经营状况

三是缺少高水平信息化管理。许多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都可能会发生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内部信息泄露的事件。甚至有的企业由于内部权力过于集中,许多内部重要数据被篡改或丢失。而由于信息水平的不完善没有及时上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管理混乱的局面。

(五)内部控制监督不力

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具体表现为:一是内审部门的审计上。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检查。但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还有部分企业虽设置了内审部门,但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现有的审计人员并没有学过专业内控知识,这样的人员对企业审计不能确保审计的真实性。甚至有些企业内出现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合署办公的情形,这样如果一个部门出现问题,另一个亦会受到牵连。使审计部门缺乏了自身独立性,企业的监督不能有效进行。二是除了内部监督存在问题外,企业还缺乏外部监督。特别是一些没有上市的企业,他们只受常规的税务部门检查,并没有设立其他专门的外部监督机构,也会使企业内部控制受到影响。三是企业缺乏全民监督意识,近年许多企业出现财务造假事件,可能是由于企业监督人员受到了管理层胁迫或者到了高管人员的贿赂,使得监督人员忘了本心,没有有效监督。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对策

(一)加强风险评估

首先,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管理层应重视风险管理,定期为员工培训,学习风险管理相关知识,改变只注重销售的思想。其次,企业应有识别风险的能力,可以设置一个风险识别机制,利用这种机制确定风险水平并将风险控制到较低水平。同时设置好planB,在企业面临危机时,有应急方案。最后,上市企业应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这样可以准确对风险进行把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二)健全内部治理体系

有效的内控组织架构对企业来说必不可少,它能让企业各层级最大化发挥他们的作用,更好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一些企业应改变董事会的组织架构,改善企业创始人一家独大的状况和管理层都是创始人亲朋好友这种家族式经营方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应完善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使命感。还应该尝试建立决策反对制度,就是当一项决策除创始人以外三分之二以上股东都持反对意见时,即使他们持股份额不足,也不应再展开该项业务,让创始人不会因自身利益而为所欲为。

(三)完善控制环境

企业要做到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企业内部控制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就包括企业文化、内控意识等。只有每位员工都增强对内控认知,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企业所有部门及员工都应改变内控意识,培养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和内控意识。

(四)加强信息沟通

沟通系统存在于企业各个部门中,扮演着传递信息的角色,每个企业都应重视信息沟通并完善信息沟通系统。企业内部来说应建立内部信息沟通平台,董事会可以将命令发布到平台上。这样可以快速准确的将命令传递到每位员工手中,领导有问题也可以通过平台与下级沟通协商,合理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外部也应加强信息获取方式,使内外部政策能有效衔接,争取建立高水平信息体系。

(五)加强内部监督

企业应重视内部监督,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确保企业良性发展。首先没有设立审计部门的企业应设立审计部门。有审计部门的企业应重视内部审计,招聘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审计人员有足够的专业性才能保证审计的合理性。让审计部门独立办公,增强其独立性。其次,在进行监督人员选拔时,适当提高选拔标准,保证监督人员在监督时不会被外力诱惑。最后可以制定举报机制,如监督人员或者普通员工发现企业存在造假等行为时及时告知,并给予优厚的奖励,促使每位员工积极工作,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完善内控治理体系,加强信息沟通以及内部监督,才能使企业形成专门的内控体系,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沟通创始人风险管理
127.48万元起售,全新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上市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空中管制中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为创始人王石加油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