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四精神”为指引 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2021-11-22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黎龙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五四精神广大青年五四运动

文/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 黎龙

一、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

(一)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背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发生的直接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失败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在1919年上半年在巴黎举行的会议上,提出了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等七项希望和取消“二十一条”等内容,但都遭到拒绝。在这次会议上,竟然规定了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令国内各阶层人民更加愤怒的是,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居然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现实,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形成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继续忙于扩大殖民地,无暇东顾,中国无产阶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二)五四运动发生的国内背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场上的厮杀,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短时间内,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伴之而来的是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前夕,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万人左右,成为一支日益重要的队伍,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以民主和科学为基本口号的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解放了广大人民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成为五四运动发生的思想基础。北洋军阀代表准备在巴黎和会合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五四运动这一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了。

(三)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意义。在中国革命史上,五四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以五四运动为伟大开端。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上。其广泛地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使得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从学生到工人,从小范围到全国范围,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为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五四运动中的一部分学生领袖,成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值得注意的是,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作出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这一历史性选择。

二、“五四精神”的内涵

(一)爱国。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这一精神不仅是对每一位国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应该履行的责任与义务。纵观鸦片战争以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虽然他们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有一点共通的是,从历史的角度讲,都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到了五四运动,其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彻底反对的,能够取得成功最基本的原因也是千千万万群众最朴素的爱国主义,“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一句句口号就是最真实的写照。此外,在多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体现在青年身上,就是要让青年牢记爱国主义精神,使广大青年拥护中国共产党,扎根于人民,奉献社会。可以说,这一精神是能够使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

(二)进步。进步精神也是五四运动展现出来的精神之一,这主要表现在其敢于冲破封建旧体制的束缚,猛烈冲击了旧思想、旧文化,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在追求进步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革命。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可以说,五四运动中体现出来的“进步”精神为我国社会进步发展指明了道路,也加快了我国向进步的社会制度迈进的步伐。这一点,从侧面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因为只有打破了旧“牢笼”,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扫除障碍。

(三)民主。五四运动时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旨在宣传中国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要求坚决摒弃封建落后思想。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没有抛弃五四运动的这两种精神。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续赋予其新的更加深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仅没有取消反封建的思想斗争,相反给了反封建以更加锐利的思想武器。可以说,民主精神对于解放当时的国民思想具有重大作用。也正是由于具备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的积极努力,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快速发展并得以迅速传播。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主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广大青年不仅要继承和发扬民主思想,还要积极实践,不断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四)科学。科学精神要求坚决摒弃封建迷信思想,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科学精神贯穿于整个五四运动中,这一精神不仅要求学习先进的技术等,还包括反对封建迷信思想,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等,使科学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国人民逐步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伴随着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科学思想的传承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青年应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

三、以“五四精神”为指引,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一)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新时代的追梦青年。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要深刻学习领会“五四精神”,要深知今天的生活是无数仁人志士一次次斗争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坚定理想信念,既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时提出了八个不忘初心,其中第二个不忘初心就是强调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崇高目标,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坚信共产主义经过奋斗是可以实现的。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应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于这一远大理想,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先进的人物值得广大青年学习,在和平建设时期也有很多榜样值得学习。相对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阶段性的理想更为具体,因而它是一定时期内比较切近的理想目标。党的十九大清晰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在达到这一目标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将进一步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会增添新的内容。这里我们应该看到,实现共产主义不是唾手可得、一蹴而就的,但也不要因为不易实现,就把其看成是虚无缥缈的,在对待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上,要坚决反对“一蹴而就论”和“虚无缥缈论”。广大青年能否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系到中国梦目标的实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勇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弄潮儿。

(二)厚植爱国情怀,争做热爱祖国的好青年。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可以说,五四运动焕发的爱国主义精神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爱国精神,这种精神是独具特色的,古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今有克服重重困难,奋不顾身回国的钱学森,爱国实例数不胜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是伟大的祖国让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是强大的祖国让我们幸运地成长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新时代有新的任务和使命,但不变的是我们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新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接触的新鲜事物更加丰富,更应全面明确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爱国主义不应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篇长篇大论,这一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当代中国青年要深知,五四运动体现出的精神不是脱离实际、脱离实践的。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国情、民情,才能真正将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才能真正在与历史同行、与时代同步的青春奋斗中汇聚起澎湃力量。广大青年要勇于实践,树立“祖国需要至上”的理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自己满腔的爱国情怀体现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中去,为早日完成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担当时代大任,勇做敢于担当的有为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通过学习党史,我们深刻认识到,五四运动中的青年们是勇于担当的,他们的担当精神在这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中表现出来,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新时代青年更应该做时代需要的敢于担当的青年。当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动摇自己的信念,始终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作为社会中最活跃的人群,新时代青年掌握着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作为时代的主力军,更要勇敢起来。要深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在曲折复杂的过程中前进的,这同其他事物一样,要经过无数险滩和暗礁。因此,青年的勇于担当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特别重要。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广大青年挺身而出,体现出了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各行各业组建青年突击队,在村(社区)、复工企业等方面组成青年志愿服务队。可以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少不了青年的担当,少不了共青团的组织动员。

新时代赋予青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新时代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过程中,新时代青年面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时应自觉承担、勇于承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争做勇于砥砺奋斗的热血青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经历了一次次斗争,又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之后,他们并没有被打垮,而是一次次奋起,推动我们民族力量一次次升华。处于和平建设年代的今天,我们不曾像革命先辈那样经历战争,但是这种奋斗精神不能丢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然会有险滩和艰难险阻,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牢记艰苦奋斗的精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不能成为口号,而是要在完成一件件小事、一件件任务中逐步体现出来。在我们通往成功的路上,奋斗不会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荆棘,我们要真正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从而用汗水和青春创造出更多举世瞩目的 成就。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做勇于砥砺奋斗的热血青年,这有益于青年健康成长。具体来讲,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涵养青年的奋斗精神。一是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来教育涵养青年的奋斗精神;二是以先进典型示范来教育引导青年的奋斗精神;三是在实践中磨炼青年的奋斗精神。通过这些方式,推动新时代青年接力奋斗、永久奋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先锋,从而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五)练就过硬本领,争做所从事工作的行家里手。新时代青年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自己对党、对人民的承诺。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弘扬“五四精神”要做到既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又要学习所从事岗位的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并自觉做到将理论学习与深入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行家里手。青年处于增长才干、学习本领的黄金期,新时代不仅给青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知识的快速更新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也对这一群体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广大青年要增强紧迫感,做到勤于学习和勇于实践,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六)锤炼高尚品德,争做志存高远的有为青年。“人无德不立”,就是强调要锤炼品德修为,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做到强大,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有道德认识,还要有道德实践,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人云亦云。在各种诱惑面前,要保持定力,坚持原则。要自觉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志存高远,做有品德的新时代有为青年,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奉献自己的 力量。

猜你喜欢

五四精神广大青年五四运动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
本刊从明年起交邮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