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的探讨

2021-11-22辽宁众达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管理制度

张 颖 辽宁众达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费用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对企业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与管理,能够达到规范经济业务活动与会计核算,在内部树立节约成本观念的目的。

一、企业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它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所提高。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通过预算费用控制来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及资金支付加以监控。此外,企业通过费用预算控制管理,还可以了解各部门在资金支出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将预算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可以为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使企业管理层、财务人员增强了风险预判性。企业管理层在强化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后,可以减少其在投资、生产方面出现失败的概率,特别是可以事前通过调研、评估,降低企业经营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通过实施费用预算管理,可以更加明确公司的经营目标、落实责任和规范企业的控制管理,明确各个层级的责任范围,明确企业的考核依据。也就是说,实现了费用预算的管理,就能实现战略目标的分解、实施和控制。

(三)使企业职工树立起了节约成本的观念。企业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可以与企业生产车间及各个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反馈,这样一来可以增进财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二来可以使各个部门充分认识到费用预算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优势,促使企业内部树立起节约成本的观念。

二、企业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现状

(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未彻底执行。财务数据是真实反映企业运营情况的基础与成果,财务部门除了应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外,还应该通过预算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事前的监控。如果各部门未能按照费用预算开展工作,将使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出现较大差异,也使企业制定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例如,个别的企业管理层由于对费用预算与控制工作的漠视,使企业各个部门对预算与控制工作重视不够,未能按照制定好的预算指标控制资金支出。

(二)企业职工工作效率低下。在企业传统的报销模式下,经济业务经办人员需要凭原始凭证到各个部门及领导办公室审批,但由于领导因公出不在单位,将使报销程序停滞。甚至个别的领导也会超出费用预算标准给经办人审批通过,都将影响到企业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同时,当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积累大量报销单据后,经办人员在办理资金支付时完全忽略了费用预算管理制度规定,只关注资金能否被财务部门报销。加之,财务人员由于对各个部门费用指标不关心及工作量因素,使财务人员无法记起应报销标准,一旦遇到不确定的金额,就需要依靠寻找相应的报销制度来核对。而在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将原始单据作为凭证,将其录入到财务系统中,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复性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三)企业费用预算与控制内容不全面。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科学、可行的费用预算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与实际相差太多,常常使财务部门在考核中失去公平。特别是一些企业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单独对生产产品成本费用制定预算指标,未对其他经济业务进行控制,指标体系不够完整,无法使企业从整体上对资金支付进行控制,使企业存在大量资金随意支出现象,严重地降低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四)预算指标调整前未进行科学地评估。个别企业财务人员在发现某部门资金支出超出预算后,只是简单地追加预算与调整预算,未能对现在的预算进行合理地评估。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应对影响预算指标的因素加以考虑,对近期国家出台的相关行业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等因素给予关注,以保证企业预算指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家政策精神,避免因预算指标制定不科学,使全体职工失去参与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的积极性。此外,企业财务人员不应该当费用的绝对数值超标了就不予批准其预算,而是应该运用相对的指标来对费用预算进行调整。企业只有根据不同的市场经营情况,对费用预算进行不断的调整,才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以达到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完善企业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企业应建立科学、完善的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制度。没有科学、完善的费用预算管理制度将阻碍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企业应将战略发展目标与费用预算管理制度相结合。在费用预算管理制度中,应明确一旦费用预算指标被制定出来后,各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擅自修改预算指标金额,不得超出预算办理资金支付。在制度中,财务部门应坚持“超支不报销”的处理原则,只要是没有预算的资金支付项目就一律不给予办理报销。财务部门应严把资金支付审核关,无论对待哪个部门都应坚持费用预算报销标准,控制企业费用支出的规模,保证一切资金支付都在预算指标控制范围内。财务部门还应对各个部门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沟通与公告,并将预算执行结果与晋升、绩效等方面相挂钩,真正使费用预算管理与控制制度得以在企业内部顺利实施。

(二)在企业内部树立起预算控制观念。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工作不可能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职责,它需要企业所有部门及全体职工的参与,方可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费用预算管理工作如果不经其他业务部门、生产车间的参与,将企业财务部门制定的预算指标与预算执行结果分析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应调动各部门、全体职工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数据。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对与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还有强化作用。使员工充分的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增强员工对预算的认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规范预算指标调整工作流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着的,所以,当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生转变的时候,企业就应该相应的对费用预算作出调整。而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企业各部门在拟对费用预算作出调整或追加预算时,应向指定的部门申请,相关部门在经过调查、取证后方可对费用预算进行调整。此外,企业管理层不应在没有客观调整原因的情况下,指使财务人员报销超出费用预算的项目,提高企业费用预算指标的权威性。

(四)对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进行考核。企业应将费用预算管理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及业绩工资发放的重要参考标准,通过考核可以督促各个业务部门、全体职工认真地遵守制定的费用预算管理制度与指标,不断地提高企业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例如,企业可将预算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员工绩效工资的一部分。通过重视费用预算的考核工作,争取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各项费用,并对不同的预算完成情况,作出不同的奖惩措施,以最终达成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提高对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工作重视程度,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树立预算管理观念及业绩考核等措施,强化企业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处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管理制度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