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1-11-22◎文/宋猛
◎文/宋 猛
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医疗机构的主体是公立医院,所以承担公共卫生任务,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公共卫生体系,是各级公立医院的主要构成,当外界发生慢性病、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公立医院是抗击疾病的前沿,院内医护人员也是冲锋陷阵的第一批士兵。与社会上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同,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体系有着双重任务,不仅要确保医院自身可以稳定、长期地发展,还要以此为基础,在政府所划分的界限内将医疗服务的效果做到最大化,即通过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来履行医院的社会责任,进而保障群众身体的康健,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公立医院的收支结余率才会普遍较低。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立医院收入的影响
医疗收入是公立医院的生存来源。从前几年我国的卫生健康统计数据来看,公立医院近9成的收入都是通过医疗获得的。而每一次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公立医院的收入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以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为例,此次事件与前些年的“非典”不同,“非典”期间,作为我国首都的北京市,仅将16家医院划为“非典定点医院”,但“新冠肺炎”由于传播速度过快,且感染性强,短短几周之内,确诊人数就高达上万。所以,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的武汉市,有48家医疗机构被划分为发热定点医院,共计20000多张床位依次开放。除此以外,为了进一步阻止病毒继续传播,不再征用名单以内的一些公立医院,也关闭了大部分的就医部门,仅仅留下了急诊门诊,来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这直接使得公立医院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不完全调查研究表明,这段期间,公立医院的门诊就诊人数相比从前下降了近4成,超过60%的医院,在此期间的手术量、住院量缩减到从前的一半。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立医院现金流量的影响
公立医院想要顺利运行、周转,充足的现金流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讲,公立医院的货币资金来源分为两类,一是病人付费,二是财政及其他出资人,现金流量汇集后,公立医院需要进行对外投资、房屋建设、改造维修、购置设备、购置药品材料、发放人员工资等,一切准备就绪后,由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这是整个医院的现金流向,也间接证明了借款和财政拨款是公立医院现金的筹资来源,日常业务即为患者提供服务,是公立医院主要的现金流来源。因此,当公立医院赖以生存的业务活动关闭后,现金流动就会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再加上受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影响,要在维持自身医院运行的同时保障基本的疫情防治方面的医疗服务,购买药品、购置设备、改造病房、发放工作人员补贴等,对公立医院的现金顺利流动也是一场挑战。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
(一)资金保障及时性
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与寻常的医疗服务有所不同,所以公立医院在面对此类事件时,财务管理方面要做到保障资金及时、限定使用对象、多个部门协同合作以及监督资金等四大方面。首先,资金保障及时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都受不可抗力影响,在发生前任何人都无法精准预测,所以事件发生后,需要庞大且调动快的资金流来支撑。也正是为确保医疗服务的快速、正常展开,我国卫健委及财政部都发布了相应的通知,须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以保障防控经费与紧急救治设备的完善,决不能因费用不足而造成救治不及时与疫情防控不到位等情况发生。
(二)使用对象限定性
通常情况下,专门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拨的款项与捐赠资金,都有特定的使用渠道,是坚决不可以随意挪到别处使用的。且在运用期间的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文件和捐赠者的要求执行。以防治病毒疫情为例,在财政拨款的文件中已然明文指出,所发资金的主要用途为救治患者时的费用补助以及在防治疫情期间为防疫工作者、医护人员的临时性补助、实施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的设备、药物的采购、调配经费、隔离病房的建设等。
(三)多部门协同性
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院内的部门都是较多的,所以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公立医院各个部门间共同协作、一起对抗疾病的严峻考验。公立医院按照职能,可分为医务、财务、科研以及后勤四大部门。其中,医务部门的主要职责为制定救治策略,调配医护人员;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为筹措资金、保障资金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科研部门的主要职责为在疾病发生后精准搜寻病原,研究有针对性的防治药物、疫苗等;后勤部门的主要职责为搜索防护物资货源,保障前方资源充足,购置设备,建设病区。各个部门需要负责的事情不同,所需资金也有所差异,所以财务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做好规划,将调动汇集的资金用在需要的地方上,从根源规避无序使用、重复投入的状况。
(四)资金使用监督责任重
就突发公共事件而言,无论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还是公共卫生事件,都会受到较强的社会瞩目,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在面对此类事件时,相关的资金流向、使用等也会受到广泛关注,这也是事件结束后绩效评价、审计检查的关键之处。当年“非典”期间,审计署就依次对我国包括直辖市、自治区在内的30个省市筹集分配和管理使用防治非典专项资金、社会捐赠款物的情况展开了专项审计,结果表明,存在部分专项资金分配散乱、结算延误的情况。除此以外,疫情期间公立医院所接收的捐赠、资金等也需按照相关法规、条例,将受赠资源的使用、管理透明化,实施全民监督。
三、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对措施
(一)做好资金规划,避免资金链断裂
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即使院方此时现金流入匮乏、资金紧张,一定不要慌乱,将目前仅有的资源合理运用起来,第一时间规划好应急防控资金的统筹。疫情持续的这段时间内,公立医院需将社会各界的捐赠资金、财政拨款资金以及自有资金集合到资金池中,而后依据院内各个部门的实际需要来划分资金流向,其中设备购置、添加药品、维修改造、人员补助等几项较重要的活动分配资金时,可适当增加比例,以保障救治所需。院内财务部门也要紧跟病情进程,密切关注院方的筹资流、经营流、投资流等,以便可以更准确地算出资金支出与来源,进而制定出可以应对的策略与方案。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划清专项资金、非限定性资金二者间的使用界限,专项资金属于要确保其符合文件规定的同时,还要明确捐赠者的意愿使用方向,两种条件都满足时方能依照院方统一部署,进行有效利用,相比之下,非限定性资金就没有这么多的限制条件。
(二)用好各项财政拨款及捐赠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从疫情阶段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看,医疗收入明显降低,为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财政拨款、捐赠的资金逐渐成为了院方的主要收入。就捐赠资金而言,它有着来源多、渠道广的特点,来源包括社会各层人士、专业的基金会、民间的非营利性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且不同捐款人的使用要求与使用目的也不尽相同。在面对指定用途的捐助款项时,需单独实施专项管理,以确保各界人士捐出来的每一笔钱、每一项物资都运用到了正确的地方。为保障后续资金的流动有据可查,公立医院的财务部门可建立EXCEL表格将相应账目逐一登记,为日后的审计工作、各项检查提供便利。另外,如果公立医院具备较好的设备条件,便能够利用OA办公、预算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协同管理各个部门,将现有信息共用、共享。
(三)提高信息技术,实现云办公,无接触式报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因素过多,因此导致其传播的途径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此次的“新冠肺炎”属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呼吸道感染、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染及气溶胶传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传染,一般是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所以戴好口罩,注意咳嗽礼仪,是有效阻断飞沫传播,保护易感人群的最好方式;消化道的传播,也就是粪口传播;对于气溶胶的传播,只有在密闭的环境当中,气溶胶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级别时,才有可能会导致传播发生,所以不必太过恐慌,只要勤洗手,注意戴口罩,大部分是可以阻断病毒传染的,所以降低与外界的接触频率是阻挡病毒传播的最好方式。换言之,通过无接触方式来监管资金、实现财务报销是考验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程度的一种方式。为防止疫情期间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公立医院的业务部门在面对大量的紧急购置计划时,没有办法按照寻常的流程实施审批,需要开设绿色通道方可。但如果信息化程度较高时,公立医院便可通过业务人员拍照,将原始凭证上传到OA平台,由平台内相关人员审批,审批通过后,提交财务付款,完成线上办理。此举较好的实现了无接触报销,间接降低了病毒传播率。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立医院加强财务管理建议
(一)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防控意识
公立医院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增强自身的防控意识,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应对风险的策略。财务部门要在事件发生之初,测算出院方可以承受的风险能力,例如在不对外提供医疗服务的状况,可以维持正常运转的时间及最优的现金流量储备。公立医院可设置相对应的应急机动预算、基金等,防止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预算不足的状况。
(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预先制定出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才能够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拿出科学、及时的防治决策,达到及时控制、有效预防的效果。除此以外,还需设置财务管理系统的应急方案,例如为突发紧急事件设置绿色通道,设置前提为在相关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做好相应信息化流程的梳理、建设等。如此一来,即便出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可以有条不紊地启动相关紧急流程,避免因系统流程繁杂,造成无法获取数据的情况。
(三)关注各项财政政策,积极争取各项财政投入
相关文件指出,公立医院在承担公共卫生任务时,需要给予其一定的专项补助,当突发公卫生事件发生后,我国出台了密集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公立医院的财务部门,不仅要密切关注各项政策的发布,做好政策的解读,还要协助相关业务部门积极申请财政专项资金拨款,确保每一笔资金来源与投入去向,尽量避免不良舆论的出现,推进医院的未来发展。
五、结论
从卫生经济发展方向来看,近些年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占GDP比重虽然还是低于西方的一些欧美国家,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的医疗卫生效率高、覆盖广,体系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就此次的“新冠肺炎”为例,在救治的过程中,卫生体系发挥了极大的优势,“以人为本”的应急管理理念也由此显现出来,人性化的管理将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放在了首位,我国政府在疫情期间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既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还鼓励了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公立医院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财务管理水平也由此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