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天津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2021-11-02崔占良王光远
◎文/崔占良 王光远
一、引言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年和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达到98.06亿吨和98.94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28.8%和30.9%,作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位的国家,我国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较大。而我国在2009—2019年的近十年间,通过一系列脱碳减排的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截至2019年底,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提前超额完成了我国对外承诺2020年前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
在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双碳”目标陆续被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重点任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等多项中央重要报告文件中,“双碳”目标作为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逐步进入公众视野,驱动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生根本性、实质性的转型发展。
城市尤其是重点城市CO2排放控制是中国实现CO2排放达峰的根本保障。全球城市能源消耗量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67%~76%,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71%~76%。自下而上看,作为中国行政管理和政策执行单元的各地级城市的达峰时间表、峰值与“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共同构成了中国整体的达峰时间表、峰值与“双碳”目标实现路径。自上而下看,各地级城市的达峰时间表、峰值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又要受到中国整体的“双碳”目标和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约束,并要与之相兼容。因此,城市在达峰时间、峰值和实现路径的制定上,要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审慎,行动方案做到现实具体、行之有效。
二、京津冀区域碳排放及能源消费现状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从2016年约6.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约8.6万亿元(表1、图1),年均增速5.22%,占全国GDP的8.5%以上,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吸纳人口最多的城市群之一。
图1 “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趋势图
伴随着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京津冀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的30个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数据,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56亿吨,其中北京0.90亿吨、天津1.54亿吨、河北9.12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1%左右。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长期在88%以上,其中煤炭消费占比超过70%,尤其是河北,2017年煤炭消费占比为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京津冀以钢铁、化工、建材、汽车等为主,是全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使得京津冀成为我国能源消耗强度最大、大气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同时,能源利用方式粗放,清洁高效利用水平较低,农村量大面广且低空排放、无任何环保措施的散煤燃烧污染严重等问题,都是“双碳”目标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天津碳排放及能源消费现状
(一)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偏高
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数据,天津2015—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前四位的重点行业分别为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以及城市生活排放,上述四项总和占天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80%。此外,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乡村生活排放和其他排放占总排放量约15%(表2,图2)。
图2 2015—2018年天津CO2四个主要排放源排放量趋势图
表2 2015—2018年天津CO2主要排放源排放量
(二)工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
根据 《天津统计年鉴2020》,2019年天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13家,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307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88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4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2家,这些均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六大高耗能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由2017年的33.5%上升至2019年的35.4%。这表明天津仍处于高速发展的后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第二产业依然在整体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全面低碳生态仍然任务艰巨。
随着“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密集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落地,天津能源消费结构日趋向好,煤炭消费占比逐年下降,到2017年底,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5%,较2010年下降15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天津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天津的工业朝着绿色、低能耗、低碳的方向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
(三)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偏低
近几年,天津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稳步提升,其中天津天然气使用比例由2005年的2.15%,上升至2018年的17%。2018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52%。2018年清洁能源比重为22.52%。然而在“双碳”目标约束下,与其他地区比较来看,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仍然整体偏低。
四、天津绿色低碳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手抓
1.精准施策,一揽子“政策包”促全市能源脱碳
推动产业结构和工业能源体系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5G、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促进传统行业依托新型数字经济进行转型升级,实施传统工业低碳改造。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精准程度,制定协调适配的一揽子政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快速平稳转型,防范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阵痛,逐步摆脱高碳依赖,实现产业和工业低碳化。
推动能源结构避“重”就“清”。严格实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控煤炭消费的增长。继续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深入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生产端加大对清洁能源利用的同时,要同步考虑生产流程、工艺和管理手段的优化,不能单一以减碳作为转型要求,而要将提高能效和减少碳排放作为企业转型的双重要求。
2.激活市场,“碳定价”与“碳金融”促技术与体制创新
碳定价政策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市场化政策工具。作为国家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天津逐步建立了规范有序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0年,天津碳市场成交量达2909万吨,试点碳市场成交量排名全国第二。天津碳市场经过多年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创新样本。“双碳”目标下,天津应继续深入优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建立完善绿色的金融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财税、价格以及碳资产质押式、回购式融资等手段,给予企业在减碳、节能和污染防治方面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金融支持,切实发挥各类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弥补企业融资能力不足等短板。在重点行业的原辅料、燃料、生产工艺、产品等环节,实施价格调控激励政策,对低碳产品在税收方面给予激励。
(二)坚持“全国一盘棋”和“区域一盘棋”
1.多层次系统化政策协同
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指导意见。天津应将国家“双碳”方案、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天津“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的近期、中长期规划,进行综合考虑、研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量身定制天津自身的“双碳”解决方案。考虑行业减碳水平和压力的差别,以及经济是互相影响的生态系统,做好各项政策协同。探索构建京津冀气候投融资机制。积极做好与京津冀低碳发展的统一融合,从区域发展的整体角度,做好产品碳排放和转移量测算,推进区域统一碳排放行业标准的制定。
2.“减碳”与“减污”协同治理
对于“双碳”目标,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2030年碳达峰是二氧化碳的达峰,2060年前要实现碳中和,包括全经济领域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只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氢氟化碳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包括从二氧化碳到全部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的环境影响是全球性的,不受区域条件的影响,但污染物对环境健康影响更多受区域局部条件诸如气象条件、暴露人口等影响,不同地方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所产生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健康效应空间差异性非常显著。研究显示,在城市层面开展CO2和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能够取得二氧化碳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的协同减排效应,因此,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部门的污染治理升级,同样是实现“双碳”目标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强化“双碳”领域的科研攻关与产学研合作
1.找准支点,“双碳”破题需要更多“巧”功夫
“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于能源行业甚至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变革将是颠覆性的,不可否认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在过去和现今阶段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驱动力,而在未来,化石能源的使用不应该被“妖魔化”,也不能因噎废食,盲目上项目,进行运动式“减碳”,为了降碳而牺牲整体的协调发展。“双碳”领域的科研攻关应该注重通过对各类一次能源及二次能源利用细节和全生命周期的细致分析和梳理,寻找出传统化石能源与“双碳”目标实现的支点,探索以局部微创新来撬动体量大、比重高的传统能源体系的低碳化、脱碳化。
2.不忘初心,能源降碳需要走出认知误区
“双碳”目标实现在各类能源方案的制定上应不忘初心,举例来说,像氢能与电能一样属于二次能源,自然界中没有纯净的氢气可以开采利用,要由一次能源转化而来。2018年全球氢气产量约7000万t,约96%的氢气是由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制取的,其中76%来源于天然气,约23%来自煤炭,仅有不到2%来自电解水。因此,不忘初心是指,不能走入为了发展氢能而发展氢能的误区,而是应该从氢能产业发展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来衡量发展氢能源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是否达到了规模化、对能源转型是否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加大使用清洁能源绿色途径制取氢能,在全生命周期内做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碳,实现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如风能、太阳能等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深的清洁能源,如何解决非稳定供电以及配套的储能问题,也是“双碳”领域在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既要考虑方案本身的经济性,又要判断降碳方案从本质上是否真的能有效降碳,而不是在隐性增碳。在很多科研攻关无法一蹴而就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降碳,“双碳”领域的科研攻关应能够拨云见日,注重解决本质上的问题。
3.融合创新,促进“双碳”领域重大课题的跨学科科研合作
2021年5月28日,中央领导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一直以来,在各个单一垂直领域的研究是持续进行的,而“双碳”目标的实现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能源动力、电力电气甚至农业、林业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需要深化“双碳”领域重大课题的跨学科科研合作。跨学科科研合作强调以研究问题为导向,致力于解决各种重大的、复杂的、甚至是全球性问题,其所倡导的以科学创新推进社会进步的理念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适应。
因此,搭建多种多样的跨学科科研合作平台、并提供与之配套的服务保障体系,是未来“双碳”领域科技攻关的重要抓手。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托多样化的跨学科科研合作平台,以“双碳”重大科研项目为支撑,将科研条件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实践教学、逐步将相关科研成果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充分利用教师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面向“双碳”领域面临的重大需求,提供融合创新人才储备。在成果转化方面,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有效融合。最终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跨学科科研合作体系,打通学科壁垒,碰撞出创新火花,找到经济可行的创新减碳方案。
(四)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绿色复苏和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已成为无法避开的事实,疫情也深刻影响着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能源和碳排放的格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时的改革阵痛,坚持绿色复苏和绿色发展,积极落实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和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复苏理念,转危为机,加快低碳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促进疫情常态防控状态下经济增长与CO2减排目标的协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