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理念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2021-11-22胡娜
胡 娜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1.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1 创设任务驱动情景,针对性提出有效任务。高职教师可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教学内容,将教学工作分解为多个不同的人物,以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与挑战性为任务基础原则,强调任务情景的影响效果。任务自身需有效包含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也要考虑对知识体系的拓展。任务真实性与可操作性将会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任务的关注度,其在面对不同任务时,也更容易将自身的注意力放在问题分析与解决之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兴趣将得到良好培养。
1.2 明确教学方向,有效分解任务。在任务的分解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可自主将任务分成多个可理解模块,进而逐步解决,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只有当学生真正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并在任务进程中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才能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1.3 探索研究,完成任务。当任务完成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去查阅各类资料,主动尝试完成任务的各类办法。教师需鼓励学生自主形成不同的任务小组,每一个小组可独立完成一个子任务的分析与处理,小组内部也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协同与配合,利用分工模式,促使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习惯,并能主动发现问题。
1.4 归纳总结,任务评价。当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内容后,教师与学生可共同完成对其任务完成度的评价,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自己任务完成过程与完成情况进行点评与展示,鼓励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之间的想法形成相互交融与影响。教师也要及时记录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以及具体的学习情况,对于那些任务过程所表现出的问题,需着重进行梳理,组织学生归纳各自的成功经验与建议,进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提升其学习热情。
2.任务驱动理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重点
2.1 强化任务设计过程。任务驱动理念教学工作中,任务质量是确保教学效率与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根本,是影响最终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需注重任务自身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以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为任务设计基础,并充分考量学生当前的知识体系储备、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能力等,突出任务的趣味性与作用效果,突出重点与难点,注重任务的流程设计,确保学生可逐步完成任务,有效解决任务内所包含的各类问题。
2.2 注重协作精神的发扬。任务驱动教学法通常与小学教学法同步实施,很多任务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与难度,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组成多个独立的学习团体,由团队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这样不仅能充分带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并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在任务划分阶段,教师就要将分解后的独立小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教师则需要对小组内实际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监督与引导,关注其任务完成进度与任务解决过程所表现出的思想状态,确保每一位学生均可在任务学习中得到有效培养。
2.3 强化角色转换。任务驱动教学思想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单向,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行为均需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做法,舍弃知识灌输过程,当每一个学习小组都明确其任务后,教师可简单介绍其中的关键点,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自主探索学习,而不是传统被动接受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心态的转变与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
2.4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注重不同任务的关联性。任务驱动教学需尊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整体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每一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还要在任务完成后做好归纳与总结,并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处理与加工,让原本因任务教学法而变得零散的知识可系统的联系起来,进而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
2.5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与个性的发挥。学习小组组建过程中,教师需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划分,减少学生在沟通学习中所可能存在的阻碍。任务设计也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任务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教学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关注任务解决过程学生自我能力的发挥,在培养团队协作的过程中,也要强调对个性的尊重。
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教师需针对性设计更为合理的任务体系与内容,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与探索性,并为学生提供合理的空间,使其可有效解决各类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有效刺激学生在学习层面的主动性,不断培养其综合素质与能力,并为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