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俄语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与实践*——以课文《俄罗斯的一年四季》为例
2021-11-22尹洪雪
尹洪雪
(内蒙古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00)
1.引言
大学俄语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中俄关系的稳步发展,两国之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俄两国在各个领域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对俄语人才的需求量也渐渐扩大,俄语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俄语》的教学任务也因此加重,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改革的一种创新理念,思政改革是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教学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2.大学俄语课程介绍
2.1 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大学俄语》课程是高考外语语种为俄语的学生本科阶段必修的通识教育类课程,本阶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打好俄语基础和最终掌握俄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大学俄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高中俄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俄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俄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提高人文素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和掌握俄语这一交流工具,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科学技术或专业信息之外,还会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
2.2 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大学俄语》课程是学生本科阶段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俄语相关知识和俄罗斯的国情文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该门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俄语水平和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双重职责。
2.3 课程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大学俄语》课程基础阶段的教学分为六级,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种。达到四级为基本要求,达到六级为较高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为:俄语语音,俄语语调,俄语词汇和句型、语法、口语及听力训练、阅读技巧及写作能力培养、俄罗斯国情文化等。
课程知识结构为:每章节的主题课文和对话、听力、国情文化、语法等内容,其中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点有以下:动词变位、名词变格、无人称句和谓语副词的用法、数词用法、年龄表示法、限定从句、状语从句的用法、形容词短尾、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形动词、副动词的用法等等。
2.4 大学俄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遵守语音规则,正确拼读单词,掌握词的节律,掌握俄语各调型的基本功能。
(2)能听懂与所学题材相近的语音材料;在所学题材范围内,经过2-3分钟准备,能进行3-5分钟对话;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独立阅读、正确理解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掌握基本的俄语词汇和句型。
(3)在熟悉的题材范围内能听懂俄罗斯人简单的讲话,听懂与所学题材相近的原版有声教学资料。
(4)在学习俄语知识与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3.大学俄语课程思政改革计划
3.1 课程目标。
课程专业目标
教学目标:(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俄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能用俄语交流信息。使学生掌握俄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从而为提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掌握与俄罗斯人交流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他们能以俄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教学目标2:大学俄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流信息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教学目标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了解中俄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思政育人目标
思政育人目标1: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知识传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政育人目标2: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真正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2 理论教学部分。学习俄语语音,俄语语调,俄语词汇和句型、语法、口语及听力训练等,阅读技巧及写作能力培养、了解俄罗斯国情文化,同时对比中国的国情文化,了解中俄两国文化的异同。
3.3 实践教学部分。俄语课堂上广泛开展各种拓展性学习,具体包括:课前报告,情境对话,调查问卷及反馈,参加线上线下的相关主题讲座,慕课学习等。
4.大学俄语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以课文《俄罗斯的一年四季》为例
4.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需要掌握与天气、气候主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提高俄语听说能力。
(2)思政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俄罗斯的四季天气和气候,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2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单词和语法。
(2)学生学会表达“天气”和“气候”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3)学生能够提高环保意识、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3 教学难点。
(1)课后学生能就“天气”主题进行有效交流。
(2)让学生热爱大自然、学会保护环境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4 教学基本内容。
(1)导入:观看视频《贝加尔湖的一年四季》,由此引出课文《俄罗斯的一年四季》,并学习春夏秋冬四季的俄语说法。
(2)学习课文《俄罗斯的一年四季》,找同学读并翻译课文,了解俄罗斯四季的特点以及俄罗斯人对待四季的态度,并教导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讲解课文中与“天气”“气候”有关的词汇和句型。
(4)欣赏俄语歌曲《大自然没有坏天气》,通过这首歌,引领学生提高环保意识,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4.5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演绎法、讨论法、对比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画龙点睛式、隐性渗透式。
4.6 课堂教学展示。我们以东方大学俄语第二册课文《俄罗斯的一年四季》为例,正式讲课之前,我们可让学生先说一下,谈到俄罗斯的一年四季,大家会想到什么,跟我们中国有什么不同,大家都喜欢什么季节?并说出理由。显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因为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优势。接下来我们来观看贝加尔湖一年四季景色的视频,由此引入课文《俄罗斯的一年四季》。
接下来正式学习课文,在弄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来了解一下俄罗斯四季有什么特征,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比如在谈到俄罗斯春天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俄罗斯的谢肉节,也叫迎春送冬节,这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文化和习俗,并同时思考在中国,春天都有哪些节日。再比如谈论到俄罗斯秋天和冬天的时候,我们可以来学习这样一句谚语:Весна даёт цветы, а осень - плоды.字面意思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汉语中类似的一句成语就是:春华秋实。Летом дома сидеть-зимой хлеба не иметь. (夏天不劳作,冬天无面包)。我们汉语中也有这样一句类似的谚语: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努力才有结果,事物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我们不能懒惰,要勤奋,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最后带领学生来欣赏这样一首歌曲,叫《大自然没有坏天气》,它是出自一部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听完之后,让大家来关注一下这首歌的歌词:“大自然没有坏天气,任何天气都是见面礼!无论遇上刮风飞雪下雨,平心静气对待莫回避。夜不成寐,多少烦恼忧虑,平心静气对待莫回避”。然后让学生来说一下自己听歌后的感受。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我们每个人的天空,不可能每天都是晴朗的,但是我们要平心静气的去对待,不回避,就像在生活中一样,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勇敢的去面对,不退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其次,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要平静对待,我们需要做的是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其中,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也提到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所以说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下课之前,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人的一生犹如一年四季,有春风也有酷暑,有暖阳,也有冬雪,重要的是过好每时每刻,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幸福。然后留一下本节课的作业,大家课下思考一下,该如何面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该如何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5.大学俄语课程进行思政改革的建议
大学俄语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艰难的工程。首先,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德育意识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在德育方面掌握主动权,把握德育时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在日常的空闲时间也要对国内外时政内容多加学习,增强自身的敏锐度。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将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立志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他们塑造灵魂、塑造品行、塑造人格,为党培养放心的人才。其次,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化价值引领相结合。要知道,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要熟知中外文化,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国际视野,达到文化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统一。最后,将课程思政改革融入课程考核评价中,达到“以评促学,以考促思”,实现全过程育人。比如将学生在演讲、讨论、汇报时是否表现出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是否体现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等作为一项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