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的思考

2021-11-22刘静蔚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化队伍辅导员

文/刘静蔚

人才的综合性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不仅仅要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必是其中的关键力量,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是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都能直接影响学生“三观”的建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先生便提出建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从优秀学生骨干中选拔辅导员承担一部分政治教育职责。之后,党中央出台专门文件在高校设立专职辅导员,至今60年间更是不断地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配备出台相应指导文件,并同时大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1]。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2017年教育部重新修订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能、配备选聘条件做出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同时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培训及其管理与考核都做了要求,可见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

一、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需求,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包括职业水平不高、职业寿命短、队伍流动性大等问题。为保障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良好的理解与沟通,辅导员不应与学生有较大的年龄代沟,新加入的辅导员年纪都较轻,这也导致了他们不具备太多的社会经历或较高的专业水平;加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的数量与高校对辅导员需求的数量有不小的差距,大部分高校在选聘辅导员的时候对其专业没有过多要求,目前的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水平上良莠不齐[2]。同时,因为岗位对年龄的要求及自身对职业的发展规划等原因,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平均职业寿命并不长,仅为3年~5年,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要离开这个岗位。虽说辅导员相较于专业教师更容易配备,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会制约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进一步阻碍了高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如何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是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

二、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一)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强度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这说明辅导员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在具体操作中,辅导员对于学生不单是一个管理统筹的角色,基本上有关学生的所有日常事务,包括学习生活课余活动、身体心理健康等,辅导员都要管;尤其是“班级会议”“党团建设”“活动训练”常常安排在学生没有课的晚上,辅导员因此经常要加班到夜晚。在实际中,学校行政党政事务繁多,学校对于行政人员的配备、专职辅导员的配备又比较紧缺,辅导员超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得承担学院的一些行政党政事务。

(二)责任大、压力大

学生的安全稳定是学校最重要的责任,而辅导员就是负责学生安全稳定的直接责任人。辅导员的手机要求24小时开机,一旦有突发状况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温室小花朵”开始入学,学生个性化问题、心理问题、自理能力问题、抗压能力问题都可能成为校园不安全的隐患,社会上又不断涌现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诈骗,这些内外环境都迫使辅导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既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绪。然而,一旦出现任何状况,辅导员还很可能因为是直接责任人而被追究过错,这使得辅导员长期处于责任大、压力大的工作环境下[3]。

(三)没有专业化的发展,职业认同度较低

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在求学阶段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只是因为辅导员这份工作才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入岗位后往往没有进行专业培训;高校关注的专业发展往往都在学科的建设上,不重视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更难以为辅导员提供专业化的培养体系;辅导员工作参考依据主要是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但里面关于辅导员职能的规定不够具体也不够全面,尚不足成为专业化发展的全部依据。没有专业化的发展,仅仅是带过几届学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很多辅导员自认为是教师的底层,不能认同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成就。

(四)晋升空间有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均有要求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以期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虽然其“双线”晋升的优待得到了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甚至专任教师的认同,但在现实中,辅导员不论是竞争党政领导干部职务、还是审评高级教学职称,都有一些难度。目前,因为包括岗位设置与聘用在内等原因,在管理岗完全打通的职级制并没有得到落实,辅导员想在管理岗有进一步的上升只能参与竞争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但是该岗位的职数并不多,同时还要面临各党政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的竞争。在职称评审方面,虽然思想政治学科单独进行评审,难度系数不等同于专任教师,但目前各学校高级职称辅导员依然不多;辅导员每天承担的工作量所占据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大,跟专任教师相比,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比较弱,即使评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是日常琐碎的学生工作和科研教学两手都要抓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三、增强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措施

(一)明确工作职责

各学院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明确本学院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在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对学生服务的工作中应该承担多少工作量,也要进行分配或有效地分工;同时,要理顺各岗位工作关系,划分好辅导员的工作区域,辅导员不宜兼任过多身份,如果辅导员每天需要处理太多繁杂琐碎的工作,则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极易不足。且在实际中,少有高校能按照1:200的要求配足辅导员,其主要原因是学校编制数不足,也不愿意缩减专任教师数量去配备辅导员。其实,高校可以通过聘用关系、劳动关系等多种用工方式保障辅导员队伍的数量,同时也可以鼓励学校思想政治专任教师或其他专业思想品格优秀的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

(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职工对于工作的成就感就越高。学校应提升思想站位,深刻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意义,重视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立完善辅导员职业的培养体系,学校不仅要进行系统普适化的培训,还应引入匹配辅导员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培训,可以按照将辅导员培养成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咨询或就业指导等方面专家的方向进行;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辅导员进一步取得岗位相关专业的学历学位,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等等学科都是辅导员可以选择的职业发展方向。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不仅有利于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而且可以让辅导员凭借其专业化技能帮助社会的发展,帮助辅导员开拓职业道路的同时增强了服务社会的功能。

(三)完善对辅导员工作的考评机制

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对增强辅导员的职业技能、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辅导员由学校和院(系)进行双重管理,应由校级层面根据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统筹建立辅导员考核办法,再经院(系)根据自身工作特点与要求制定具体考核细则;考核内容主要是针对辅导员具体的工作成效,不宜过多参考行政人员或是专业教师的考核指标,并随着学校的要求与发展不断地完善以保持考核的全面性。考核渠道应包括自评、同事评、领导评、学生评等多方向以保持考核的公正性,同时考核结果应与辅导员待遇及晋升直接联动以保持考核的有效性。

(四)制定更贴合辅导员工作的晋升考核办法

辅导员“双线”晋升的途径一是管理职级,一是思想政治教学系列职称。辅导员在晋升管理职级考核时,考核标准多是对行政管理人员晋升职级的考核办法,申评思想政治教学系列职称时,评审条件多适用于做教学科研的老师,真正贴合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标准不占据考核办法的核心位置,从而导致辅导员不能在本职工作中投入最大的精力和时间,无法促进辅导员工作做得更“精”、更“专”。学校应确保辅导员在辅导员职务职级晋升时各级的指标数,不与行政人员混同,并且尽快打通职级制,保障辅导员在不用竞争职务的情况下仍有机会获得职级晋升和待遇提升;在职称评审中,学校应为辅导员建立独立的职称评审体系,评审条件应贴合其工作内容,将思想理论教育、党团建设、学风建设、对学生的管理效果等作为其主要的考核标准,这样才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总而言之,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基础,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认同其工作内容及专业程度,并为其队伍的发展建设好渠道,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积极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化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