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

2021-11-22冯銘洪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政治传统

文/冯銘洪

我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中也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不同的文化形式会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融合、彼此借鉴,并逐渐形成更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在不同的区域上也分布着不同的民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独特艺术魅力,但是由于受到多种文化因素影响,在不同民族当中产生的文化也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另外,由于我国历史较为悠久、民族之间的融合过程也比较漫长,在同一环境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类似或者相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也具有共通性[1]。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开展并不是一种复古的尝试,而是丰富高职人才知识、促进高职教育深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中,我们要以满足高职学生成长为目标,综合考量教育内容对高职的影响作用。传统文化包含着优秀的故事传说、人物传记、历史人文、地理风物以及优秀的精神品质,这对高职人才来说不仅有强大的吸引力,更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对启迪高职学生心灵有极大的帮助。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对个体成长的熏陶。高职学生处于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当今社会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是以往任何年代都无法比拟的。在生活中,高职学生可以接触形形色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许多高职在网络上进行一对一的各类教育,所以他们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寻根的行为,华夏儿女历经千年创造的艺术文化是我中华民族的瑰宝,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历史赋予的精神财富,所以这些文化传统可以有效地激发高职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热爱,有助于进一步的人才培养。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画卷中的重要一笔,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历史沿革的记录上,更体现在人文精神的传承上。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涵盖较广泛,无论是教材内容的体现,还是文化活动的开展,都体现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的佐证,更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2]。

二、高职人才培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

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沟通桥梁,如果教师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可能对于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计划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创新。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不同,而且高职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体,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也有着差异化,因此教师应在制度上进行自我革新,针对教育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宣传,但是目前很多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缺乏一定的制度革新性,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流于表面的问题,虽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理论性宣讲,但是缺乏其他角度的教育激发。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这就使得高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停滞不前的情况出现。另外,很多思想政治教师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没能按照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进行教育方案探索,使得目前的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深度不够[3]。

三、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原则

培养现代高职人才,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也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授和理解,让学生多元化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高职阶段学生的成长速度较快,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有着较大变化,因此教育不能采用统一化的模块方式,而是要以动态的调查方法分析学生的思想变化,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与教育进行融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地进行教育方案设计,以此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近些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长足性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各地区的教育发展形势也略有不同,所以教育不能采用普适化方法,过于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拔高”可能造成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弊端。高职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因此德育渗透要采用适度性原则,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接受能力范围进行德育宣传,以此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能接触的社会事物以及信息渠道更加宽泛,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教育过程中明确自身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4]。

四、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人才培养

(一)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当前,高职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尊重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内容和教育规划,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范围,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行合理分类,让知识进行层次化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师应该重视课本内容的研发和开掘,尤其是在文本当中找到能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关注点投射到课本的研究上来,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时,立足课本上的内容,发现课本中所蕴含的知识,并且将这种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辅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引导,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形成较好的中华传统文化认知[5]。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既包括课上也包括课下。在课上,学生如果能够借助已有的中华传统文化感知回答教师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即达到了我们的教育要求。在课下,则主要表现为对于探索能力的培养。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自主教育是很难的一个板块,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知识能力,表达真切的感受,这里就需要主动参与,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程上内容的学习,还应该将学生的认识转化为实践的基础,在实践中巩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长此以往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6]。

(三)基于网络新媒体开展传统文化渗透

当前的智能手机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及工作辅助工具,利用手机进行聊天及社交,同时也形成了新的网络语言,而媒体工具也具有了互动性,这也为新媒体语境发展提供了契机和环境。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不仅思维活跃而且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更强烈的好奇心,新媒体语境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释放空间。首先,互联网世界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生活,构建出了一个虚拟化的社会状态,在其中进行虚拟态的语言调侃,模糊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为学生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延展。其次,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扩大了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力,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语境影响着学生、学生也同时影响着语境[7]。最后,网络为个人的言论提供了较为自由和开放的平台,因此也激发了高职学生的文化创作热情,在传统文化圈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当前高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宣泄口。新媒体语境具有个性化鲜明、影响力广泛等特点,是当代高职学生精神世界的有效拓展,但是精神世界构建是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在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时要将目光放得长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既要保证高职学生精神文化世界的丰富性,同时也要兼顾新媒体语境的引导性及发展平衡性[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民族崛起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进行实践探索,并立足于多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既要包括教育内容本身,同时也要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当中。

猜你喜欢

中华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