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工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021-11-22吕磊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毕业生岗位大学生

文/吕磊

就业为民生之本,保就业就是稳民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千万家庭幸福,关系财富创造、高质量发展。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新旧动能转化等新形势,实现更充分、高质量就业极为迫切也任重道远。作为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有着其自身专业环境的优势与局限性[1],理性分析、客观对待,才能实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存在的就业现象

(一)人才供需有矛盾

当前,因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很难实现科学合理的匹配,使扩招的大学生群体和因经济转型衍生的科技服务型企业无法达成有效对接。从高校角度来看,当前毕业生“就业难”不是推荐的就业岗位不足,更多的是毕业生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和职业世界的了解而导致的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从平时沟通交流及调查研究来看,很多同学没有对自身进行全面的剖析,也没有对就业环境、岗位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只是依托浅层次的主观想象在构思着对未来职业的憧憬。有的同学把本科毕业入职薪酬期望值定在博士毕业生水准,有的同学把未来职业发展地域和单位性质定的过于狭窄和单一,最终导致了面对大量用工单位招聘信息关注度不高、意愿不强甚至自动忽略的结果,从而使自己陷入不了解市场行情、理想与现实脱轨的尴尬境地。许多企业依旧沿用传统的招工模式,面对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和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特点了解不充分,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招聘策略,虽然在表面薪资待遇上积极提升吸引力,但企业文化品牌及社会反响深入不到求职者内心,甚至出现承诺无法及时兑现等情况,致使岗位匹配及人才挽留政策落不了地,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极大降低。

(二)专业匹配度低

经过大学几年的专业培养锻炼,在最后面临求职选择的时候,有近四成的学生选择了与专业不相关的去向:一是因为兴趣爱好所致,最终选择了自己更加喜欢的行业;二是受工作环境的影响,不能理性对待一线生产环境,面对工厂车间与自己的心中愿景产生了反差;三是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发展,有不少学生投入到网络培训教育行业,实现了自身对工作环境及薪酬待遇的初步期待;四是地域因素的限制,目标地区难以提供自身定位的行业领域,只能另辟蹊径。

(三)存在“等靠要”思想

首先,因为自身定位问题导致理想与现实差距悬殊。当前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美好追求的愿望迫切,但因社会经验匮乏和对职业规划不明确,不愿意主动就业。在疫情防控和新旧动能转化形势下,很多企业处于转型升级期,时常很难达到大学生的心理预期,更加坚定了等靠的想法;其次,面对多元化市场经济及家庭经济的支持,多数毕业生并未感觉到就业压力,传统的就业观念占主导地位,积极性不高,有的还在盲目追求过去的“铁饭碗”,当现实过程中一些新兴产业岗位、基层岗位等摆在面前时,无法正视,也没有对不同领域进行分析尝试的勇气;再次,在认知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取决于家长意愿,他们普遍认为多年的经济投入和学历层次,更应该找一份体面、高薪、能尽快得到回报的工作,这样给一些大学生提供了放缓就业的想法。

二、当前工科大学生就业困局原因分析

(一)求职内生动力不足

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市场的认知不到位,有时仅局限于一门课程一个专业,面对选择时显得不知所措。家庭经济支出较多,易产生随大流的想法,对求职就业没有清晰的概念。角色转换不及时,多年象牙塔的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的舒适生活圈,短时间内难以打破,往往在观望与等待中寻找机会,不能有效调整角色定位。同时,责任压力意识有待提高,因为缺少社会的历练和对未来生活的切身体验,难以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有机结合,未能激发内在的求职动力。

(二)求职思维局限

因为疫情的影响,常规的招聘模式受到阻碍,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求职渠道未能有效拓宽,依然保留传统的就业思路,对国家、地方专门为大学生推出的就业平台掌握不够充分,对西部计划、服务基层、参军入伍等关注度不足。有些大学生对工作环境依赖度过高,片面地追求环境好、待遇高的岗位,忽略了对自身情况的综合分析,有的依旧存在“铁饭碗”思维,从而限制了岗位行业的选择,收紧了求职渠道。还有的大学生从众心理凸显,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容易在从众过程中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机会。

(三)求职者自信心不足

很多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时常出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招聘单位太好自己不敢投递简历应聘的现象。这是对自身及市场缺乏剖析而致,未能挖掘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和了解做足企业单位文化机制等功课。同时,因为疫情防控带来的冲击,不少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亟待增强,眼高手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招聘单位模式单一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很多企业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缺乏精准式招聘策划,忽略了实习意义的价值。企业单位需要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注重自身内功的修炼、企业文化的宣传,清晰员工发展路径及培养归属感,在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人才储备结构,充分依托实习、见习、进校园、进课堂等形式进行前置招聘。

(五)线上线下连接度低

在疫情防控等新的就业形势下[2],网络途径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线上线下各有优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统一,让大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企业发展和岗位性质,保证双向匹配的成功率。

三、高校就业指导途径选择

(一)要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动力

充分利用工科专业技能优势,唤醒大学生的自觉兴趣,提高其认知力,使他们不再依赖外界刺激,可以自己把控。当他们把兴趣的源头从外求转为内寻,就会产生强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首先,通过自我分析、他人分析、职业测评等认知方式,积极探索挖掘自身兴趣、技能和价值观,完成对自我的剖析认知。其次,对行业领域、单位性质、工作要求等外部求职环境信息进行探索调研,把握好当前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的行业环境。最后,将自身认知与行业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成人职匹配的任务目标。学校应加强政策宣传和健康就业氛围的营造,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劳动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服务

就业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服务工作,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在做好就业引导工作的同时,要积极配套全方位的就业指导[2]。提供就业政策,加强信息平台建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满足毕业生应聘岗位需求。例如“24365平台”“青鸟计划”信息平台等,其中“青鸟计划”是集就业、创业、实习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建设了高校学子数据库、高校学子就业与实习实践岗位数据库,可有效解决人岗信息不对称、联系服务优秀青年不紧密、优秀青年对家乡发展变化不熟悉、大学生职业规划缺乏有效引导、就业岗位供需不对称等问题。诸如此类的专门为大学生打造的网络服务平台,应该广泛吸收、充分利用,为科学有效的就业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要努力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能,包括简历制作、求职面试等求职技巧培训、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广泛宣传就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指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向基层组织、西部计划、大学生征兵入伍、自主创业等方向延伸。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特殊学生进行专项帮扶,精准施策。不同的学生对于求职路径的选择也不尽相同,集体宣讲等通用模式不能够完全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这时候就需要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匹配更多人力物力提供个性化服务。前期需要做足个人需求调研等大量工作,根据考研、就业、创业等不同类型提供专项的指导服务,同时根据不同的单位性质、地域条件,组织专场招聘及定点推送。可依托就业指导课程、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等方式积极引导,努力践行。健全校友沟通联络机制,依托各方力量通力合作,畅通求职渠道,为毕业生保驾护航。

(四)建立全员参与体系

学校层面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领导挂帅,全员参与,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形成学校、导师、就业服务队联动,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社会层面上应积极提供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度保障,联合企业开通大学生求职绿色通道,营造良好的毕业生求职就业环境。家庭和个人层面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更多地分析自身和工作环境,不拘泥于认知中的某一种岗位,拓展多种渠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五)加强企业对接

积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实习前置,为毕业生拓宽专业求职渠道,设立校企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保证就业岗位的充足供应。针对新的经济转型模式、企业发展需求及学生思想特点,创新企业招聘思路,将短期招聘演变为长期培养模式,从低年级开始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了解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培养所需人才。同时,不定期安排技术、管理骨干人员到校参加企业家论坛,畅通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渠道,相辅相成,为后续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聚焦重点、综合施策,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应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内在求职动力。作为工科学生,尤其要注重专业技能的优势转化,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计划,实现专项就业服务活动精准对接,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

猜你喜欢

毕业生岗位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大学生之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最“叛逆”的毕业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