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①

2021-11-22汤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小学生

汤慧

(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中国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教育行业的进步,且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体育教育事业。田径运动可以促进机体的代谢速度,促进组织的代谢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锻炼人的耐力和肺活量等各项不同的身体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国民素质,因此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也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目前,社会各界及专业人士对中国体育教学的研究与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对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格外重视,伴随教育发展的不断革新,田径运动教育在小学生体育课堂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也发现了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落实当前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敦促相关工作者对田径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入田径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体魄,锻炼意志,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水平,培养小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优秀品格。

1 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小学田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就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大部分任课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进行简单的动作展示和知识讲授,并没有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无法吸引小学生的上课兴趣,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田径产生厌烦心理,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小学田径教师缺乏做课前热身活动的意识,只会给小学生布置田径学习任务,且不在乎小学生的学习实效,多为表面工作,严重制约了田径教学的发展。

1.2 田径教师没有意识到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接受的学前教育也不尽相同,所以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存在着较大差别。而现在体育教学中的部分田径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需求的不同,盲目使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布置一致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优秀生“不够学”与成绩较差学生“学不会”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满堂灌”教学方式的存在已经明显不适用于现代化体育田径教学课堂。

1.3 学校没有意识到进行田径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虽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但在小学教学中尚未被完全重视起来。学校对于田径教学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购置专业、新型的体育设备,为小学田径教学的实施增加了一定难度。同时小学缺少专业的田径教师,且小学体育任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普遍较低,甚至是由班主任兼任的,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田径学习指导,从而导致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收效甚微。更让人引起注意的是许多教师还保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小学的教育内容应以学科发展为主,而对于体育锻炼只是一种放松和辅助的作用,因此对于体育课堂中的田径教学重视的程度低。

新课改政策中确切提出,对于体育课堂运动,要学会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主动去运动,热爱去运动,从而提高运动的效率。这造成许多教师对于田径运动教学产生错误的认知,过多注重学生对于运动的主观感受,往往偏重开设一些球类运动和竞技类体育活动,却忽略了田径运动对于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再加上体育课堂一直得不到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使得田径运动教育被逐渐遗忘。

2 充分提高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增加田径教学的资金支持

充足的资金是保障小学田径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学校应该重视小学田径教学的开展,合理、科学地制订田径教学方案,加大资金支持,为小学田径教学配置专业、新型的仪器设备,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运用学校的已有体育设施和地形来进行教学。同时要充分考虑体育设施的使用要求,避免因为使用不当导致学生受到伤害,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2.2 创新田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体育学习,田径教师应该积极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体育学习中来。同时要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体情况,加入一些非竞技类型的田径活动,跳高、跳远等简易运动就十分适合。笔者在教小学生练习短跑时就有效加入了“摸石头”的游戏,也就是在起止点分别放置一块石头,以触摸石头最快的学生为优胜者,充分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与加强其好胜心,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

2.3 实施个性化教学

不同小学生对于田径学习的需求都是不同的,个人学习水平与基础能力也有着较大差别,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差异化教学,充分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摆脱原本“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自己当成田径教学的指导者与辅助者,在小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小学生自由成长。例如,在教学跳高运动时,笔者班级内小学生的运动水平就不尽相同,因此,笔者便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了不同目标,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加大难度。

2.4 革新田径教学考核系统,更新体育器材

传统的田径考试方法要革新,教师要做到把考核进程的评分标准和考核最终总结两段成绩划分方式进行融合,并将评分的中心倾向于运动过程的评分,主要目的是减弱小学生对于田径考核的恐惧心理,将他们的注意中心集中在考核过程的趣味性上来。还要注重对于学生的评分的客观具体,协助他们设定出自己的活动目的,使得他们真真正正地享受到体格一点点强健起来的成就感,敦促他们体育习惯的养成。除此之外,对于田径教学场地和器材的更新换代同样要引起教育部门对其的关照,使得学生的活动和学习能够更加安全和高效。

2.5 作为体育老师,要提高自身的田径教学水平

作为体育教师,对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和活动展开无疑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体育老师要注重自己教学心态的调整,并注重提高自身的水平能力,把体育田径的教学真正当做自己的事业去认真对待。由于小学生存在自制力差难以进行纪律管教,以及活泼好奇的特点,小学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处于特殊年龄时期的特点具体结合到课堂的田径教育中来。不能仅仅敷衍了事,流于形式,而是要注重学生对于田径内涵的理解,使得教授的内容能够恰好契合学生年龄段的理解力。这同样也表明,作为体育教师,不但需要掌握较高的体育知识和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于学生心理的变化和思维方式的解读,可以换位思考解析学生的内心想法,并做好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防御措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小学生的田径教学工作。

3 结语

总体来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田径教学的作用能够极大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这需要田径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创新田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和效果。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小学生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计数:田径小能手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不正经运动范
我是小学生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非常小学生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