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1-11-22任文静

现代英语 2021年1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立德思政

任文静

(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具有课时多、周期长、覆盖面广的特点,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课程培养目标重要阵地。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颁布,其中规定了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培养规格,指出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2020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培养规格中规定,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由此可见,《国标》和《指南》都体现了全人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而课程思政意在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各方面、各环节,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是达到立德树人目的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基本目标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强调学生应掌握词句、语音、篇章以及语法等系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技能,具有能够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强调学生应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习俗,并能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本课程在立德树人、全人教育、课程思政等理念的引领下,努力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设计有包容性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中国文化的融入渗透,把中国文化作为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基本着眼点,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内容也是《指南》突出的重要特点。学生充分学习中文文化有利于在文化碰撞中增强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三、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一)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计划,融入“立德树人”价值观

在讲到课文“Message of the Land(土地的讯息)”一文时,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深入剖析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教学目标。其中,知识目标主要是掌握文章中的新词汇、句型、语法、句法、语言表达等语言知识;能力目标旨在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这篇文章是在采访一对居住在农村的泰国农民夫妇的基础上形成的,整篇文章以这对夫妇的口吻,以土地传播的讯息为主线,叙述了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老夫妇对于变化难以接受的无奈。而社会的变化反映的正是逐渐消失的传统价值和传统文化,这些变化都使他们感到担忧和遗憾。虽然故事发生在泰国,但农村的土地问题变化,较之我们国家却极为相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对土地问题和传统价值观、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一些思考。因而情感目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土地政策以及相关时事,引发对优良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之情,鼓励学生自觉肩负起当代青年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借助新媒体资源,在讲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失,新的一代不再扎根于土地,未来我国的土地政策将何去何从等问题。在讲到土地问题时,要求学生拿出手机打开学习强国App或者打开网页版学习强国,以“土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出现“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所有权”等土地政策热词以及相应的英文释义,引导学生了解具体土地政策,并尝试用英语讲出来。了解具体政策之后,结合文章传达的主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政策制定的缘由,在小组内部进行深度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了解时事,培养时政议政能力,肩负起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从资料收集到小组交流合作,再至最后的任务呈现。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小组协作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将时事新闻、国家政策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文化引入课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

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就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在综合英语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方法。综合英语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课程,实现资源分享,课上实时互动、讨论以及评价,同时借助平台进行课堂前测(检测预习效果)和阶段测试(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的发展。疫情期间,在收到在线教学任务之后,本课程使用钉钉和学习通作为在线教学工具。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功能进行线上授课,利用视频会议实现与学生的日常英语交流互动,利用投屏功能向学生端投送PPT,并利用Surface平板电脑及触控笔,结合白板功能,实现实时的线上重难点讲解和线上课堂板书。

通过超星学习通建课上传学习资料,帮助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任务;利用创建的测试题,实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考核方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拓展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平时成绩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形成,通过后台统计数据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现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部分。

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使其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将育人潜移默化的渗透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在设计练习题和单元自测题的过程中,尽量使题型多元化,包括单选题、连线题、填空题、判断题以及简答题,同时,题目的设置充分挖掘文章主题和篇章中的思政元素,加入育人的成分。讨论区发布时政热点、国家政策以及传统文化等相关问题,以期通过学生观点的论述,增强文化和关注时事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针对课程思政,改革教学设计

关于每单元单词的学习,首先是按照学生学号将单词任务分解布置给每个学生,每个学生大概负责三个生单词,需要将每个单词的英文释义、常用的搭配、在文中出现的句子以及常用句子举例写在一页A4纸上,课上针对单词的学习组织活动,准备剪刀、胶带、彩笔等工具,利用工具让学生按学号将自己准备的单词贴在教室墙壁上,学号为1号的学生单词贴对应的是30号同学,一词30秒进行轮换,期间学生在阅读其他同学准备的单词贴时,可以用彩笔增加上自己的理解,通过书写的形式实现单词的交流学习和深度认知,轮换结束之后,挑选两位同学进行简单的单词交流,交流中全程使用英文,可以解释释义通过描述的形式让学生去猜单词,反过来也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个印象最深的单词教师来猜,通过这样的形式,寓教于乐,使单词的学习不再乏味。形成习惯之后,学生课下在宿舍任何时间和空间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猜单词游戏,将英语的学习生活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综合英语课上为了锻炼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将每单元背景信息介绍部分交由学生小组完成,小组内设置小组长,任务分工明确,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承担各自负责的部分,同时小组长要组织好本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结合每个同学负责的部分,群策群力,每单元PPT呈现的背景信息应尽量发散实现多元化,应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事新闻和国家政策方面的内容。通过设计这样的活动形式,寓育人于无形,真正做到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渗透到课堂的各个方面。

学生在百词斩App上完成,每天至少20个关于国家政策、时事新闻以及传统文化相关的单词打卡任务,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进行截屏分享,以期实现组内互相监督,同时这个任务也是对单元内单词学习的一个延伸。学生每周提交相应的听抄任务,培养学生的听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听抄的文章应选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中华文化千问》《新闻纵贯线》等关于我国政策、时事以及文化方面的文章。通过这两个任务学生可以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和延伸,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使学生有意识关注时事、关注政策。

(四)拓展第二课堂,延伸思政教育

依托《综合英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综合英语第二课堂包括蓝思阅读分级活动比赛,“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比赛,读书分享会,海报设计展以及班级圈打卡-交流弘扬传统文化。

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锻炼自己的能力。学生参加“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期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参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也有取得了本赛省级二等奖的好成绩。组织学生参加Lexile(蓝思阅读分级)活动比赛,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2019年度,英语专业某同学在分级阅读挑战赛洛阳理工赛区成绩优异,取得了MVP(最优秀,第一名)的荣誉。以赛促学,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蓝思阅读分级活动比赛实现了课程思政再教育。

四、结语

高等教育要做到立德树人,积极探索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是有效途径。而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包容性强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窗口,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阵地。针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政教育寓于课程实施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践课程思政,全方位贯彻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线上资源,采用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时事新闻、国家政策以及中国文化等内涵融入教学,增强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和趣味性,使综合英语课堂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塑造学生品格,培养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广泛开展活动。教师在课程中要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传授学生语言知识,锻炼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课程思政”人文意识,做到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立德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