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广西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途径研究*
2021-11-22黄颖
黄 颖
健康中国背景下广西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途径研究*
黄 颖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文章分析广西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途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如何通过拓展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途径,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以期更好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1h;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1]。“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青少年拥有健康的体质、强壮的体魄,是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条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至关重要。因此,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经过多年的努力,在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中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继续提高,但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儿童青少年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认识依然不足,仍处于“被动”状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国务院 2019 年 6 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2019 年 7 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 )》文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 15 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专项行动包括: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心理健康促进等[2]。一直以来,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而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占比较少,甚至被忽略。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体育与健康知识,拓展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的途径,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途径的探讨,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客体等方面协同改进,使儿童青少年通过多渠道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运动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领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意义及其价值,化“被动”为“主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1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教育部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中提出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教学指导思想,并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义为: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基本掌握保健知识、卫生防病知识、青春期保健知识等;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版”)中新增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设定体能、健康教育为必修必学内容。
儿童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正确学习与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推进健康中国的发展。国内对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做出了重要改革,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原来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将卫生保健基础教育目标纳入其中,首次将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结合在一起,并提出主要内容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等方面内容。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教育部将课程名称由“体育”转为“体育与健康”,关于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学科定义,国内学术界尚未完全统一。现通过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体育与健康》人教版教材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可以总结为:体育与健康知识主要融合了生理、心理、卫生保健、营养、环境、安全、人际关系、科学锻炼方法、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运动技术等多学科领域相关的知识,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健康教育,引领学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儿童青少年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认知与行为关系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和掌握运动技能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耐力、力量、速度等基础素质较差;而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受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的“小胖子”和戴眼镜的儿童青少年,或是被家长溺爱的独生子女表现出孤僻、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抗挫能力差等现象;当前,社会、学校和家长普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中,从而忽视了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素养的发展。产生这些现象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正确认识,从而无法养成积极的体育运动态度,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普遍推行了中考体育,体育的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广西中考体育分为60分,纳入升学总成绩中。健康的体魄是文化学习和体育考试的基本保障,因此儿童青少年必须正确对待体育,从小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体质,才能从容地应对繁重的学业并在升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知信行”理论由知识、态度信念、行为构成,也成为KABP或KAP理论。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改变包括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阶段。[3]通过宣传和教育,儿童青少年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进而端正对待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的态度,重新认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在此基础上,儿童青少年产生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信念和态度,是促进行为改变的动力,通过对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提高自我效能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体育锻炼和生活,逐步养成良好的信念和态度,从而可能支配他们的行为,最终习得运动技能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广西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现状
3.1 广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情况
《新课标》中提出,为了满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为了发展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校本教材除了应重点纳入球类运动、体操类运动、田径类运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类运动等运动技能系列的学习内容以外,还应包括体能知识和练习、健康教育(身体和心理)、体育文化、体育原理等内容。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学校领导和老师了解到,广西中小学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被正式纳入课表里,但是部分学校迫于升学率压力,并没有能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的学时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尤其是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后随时换用给“主课”。在教材方面,学校每年会按需订购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以人教版为主,但受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很少使用教材,而学校领导和体育教研组则会参考《新课标》要求,充分考虑学校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学生基本情况等因素制定校本教材;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技术与理论课的比例为9:1,受传统教育观念“重技术,轻理论”的影响,体育教学仍然以技术课为主,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则是在开学第一课强调安全、纪律、学期教学计划或因“下雨天”无法上室外课才开展;在教学内容方面,目前中小学体育课技术课内容主要为体能练习、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体操、队列队形、跳绳、抛绣球、板鞋等,所学技术的运动原理会穿插到体育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技术理论课;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内容主要为运动安全、运动损伤及防护、卫生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等,这些理论知识的授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由于理论课属于“机动”课,因此无法系统的给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这些“碎片化”的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
3.2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专家访谈、走访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广西中小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师生配比不平衡、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师所学专项以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的居多,而体操、乒乓球、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的较少,健康教育的几乎没有,可以完全胜任体育与健康知识课程的教师非常少,而学校也没有定期对教师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广西教育厅、地级市区、校内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通过比赛不仅为教师提供展示教学技能水平的同时,也“以赛促学”,许多教师在接受专家点评、与同行的交流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运动技能教学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有关于健康教育等其他理论知识的考核、培训却少之又少。在调查中发现,25.6%的体育教师表示接受过健康教育课程学习,19.9%的教师表示曾上网搜集资料或查阅图书进行自学健康教育课程内容,54.5%的教师表示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并且66.7%的教师表示不喜欢上健康教育课,21.3%的教师表示无所谓,12%的教师表示喜欢上健康教育课。这说明当前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不充分。
3.3 广西儿童青少年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认知与掌握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发现,广西儿童青少年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低年级学生表示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与意义不了解,而随着年级的增长情况有所好转。大多数学生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练习能够促进体质健康,但是除了在学校体育课上参与体育活动,课外时间很少能够主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或进行身体练习。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也是影响他们进行身体练习和保持健康行为的重要原因。从调查数据中了解,学生对安全、运动损伤与防护知识掌握较好,知道要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放松活动,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有摔跤擦伤、崴脚或出现低血糖等生理现象,学生基本能够处理好,如遇重大事故和紧急事件知道第一时间报给体育老师、班主任、学校医务室或拨打120等,尽管学生掌握了较好的安全、运动损伤与防护的基本知识,但安全重于泰山,运动损伤与防护知识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还有很多,以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知识的传授和普及;学生对体能知识掌握的情况较差,不清楚体能的概念,对于在体育课上所学的100米、800米、1500米、立定跳、实心球、体操、队列队形等运动技术跟发展我们哪些身体素质能力有关联,或是想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心肺耐力、身体的柔韧性、反应、灵敏素质等,该如何选择运动项目却全然不知,存在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同时对运动负荷、运动强度也不清楚,不知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这不利于学生在课外时间主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利用正确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运动实践;学生对塑造健康行为知识掌握较差,知道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但是对营养缺乏与疾病、营养素来源、营养分类等表示不清楚,关于健康行为、饮食与健康的一些常识问题缺乏认识,甚至是错误的,如长时间久坐、看电视、玩手机、吃高热量的食物、奶茶、碳酸饮料、挑食等,这对培养儿童青少年塑造健康行为是极为不利的。
3.4 广西儿童青少年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的途径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了解到,广西儿童青少年通过学校体育课堂学习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占72.8%,通过校园讲座、校园广播、海报宣传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占15.3%,通过家长及同学、报纸刊物、网络电视等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占11.9%,从数据上对比发现,体育课堂是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然而结合上文中所提到受传统体育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的观念影响,在体育课堂中运动技术理论知识、塑造健康行为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教学易被忽略。由此可见,广西儿童青少年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获取依赖于学校体育,并且形式单一、陈旧, 无法激起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无法促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知识,导致儿童青少年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知处于较低的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通过学习掌握运动技能,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同时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仅靠体育课堂教学这一途径是很难实现的,学校是我们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最主要场所,同时我们可以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及其他方式,拓展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途径,使儿童青少年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更全面的知识,积极应用到学习生活中。
4 结语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有效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和指导,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掌握健康素养知识,塑造健康的行为。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广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的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要致力于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渗透性;要丰富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的途径,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网路平台等,如时下大热的幕课、微课;微信、微博、QQ、抖音APP;或“请进来,走出去”、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主题班会,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父母的意识、体育俱乐部进校园等,以儿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体育与健康知识,让体育与健康知识真正地“入耳、入心、入脑”,促使广西儿童青少年接受到良好的体育与健康的同时,儿童青少年对家庭、社区甚至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或是普及科学的运动理念、传授体育锻炼方法和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带动全民健身,从而有效地促进全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2-09].http://www.port.gov.cn/n10503/c772727/content.html,2016-10-28.
[2]规划发展信息司: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 )[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3]汝骅.学校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45-99.
[4]姜志明,王保勇.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5(49):71-73.
[5]王登峰.强健体魄 健全人格——学校体育改革总体思路与路径[J].中国德育,2014(4):17-22.
A Study on the Paths of Dissemination of Sports and Health Knowledg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Guang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
HUANG Y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530012, Guangxi, China)
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C类(立项名称:健康中国背景下广西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播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c341)。
黄颖(1992—),硕士,中职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