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理论溯源与现实思考*
2021-11-22刘文霞
刘文霞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理论溯源与现实思考*
刘文霞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广西 桂林 541004)
从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了体育生活化的理论来源,并运用实际案例——浙江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来验证体育生活化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体育生活化与体育教育的关系,认为它们是互为助推且呈螺旋式上升的关系。表现在:大学生对体育生活化的正确认识需要体育教育;体育生活化的实施需要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的价值体现需要体育生活化;体育教育的学科发展需要体育生活化;体育教育的学术研究需要体育生活化。
体育生活化;理论溯源;现实思考
场景一:人类经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来到信息时代。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改变一切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人类站在了一个已经到来的新的时代前沿。现代的大学生表面上依旧过着同以往时期的大学生“三点一线”一样的生活,但实际上计算机和网络这只无影的手已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
场景二:大学生体质下降状况令人担忧。2014年《国民体质检测报告》结果显示,超重学生和偏瘦学生明显增多,2014年肥胖检出率比2010年上升趋势更明显,近年又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大学生肺活量指数不合格率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其中速度素质呈现大幅下降,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灵敏素质也呈全面下降[1]。在大学校园里,除了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外,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其他课余、散乱生活时间参与体育生活,体育没有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
场景三:体育教育处于被质疑的位置。社会成员提出,为何在中小学教了多年的体育在大学还要教体育?体育也有硕士和博士?社会系统中对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在体育方面没有任何要求,即使有单位对体育方面有要求,这些要求在与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相比,也是显得微不足道。在大学的各项评奖、评优政策中,体育只是轻描淡写地被提起,甚至有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被忽略不计……种种的现象都迫使我们思考:体育到底要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
1 体育生活化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溯源
所谓“体育生活化”,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在大学生生活中体育自觉形成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说是大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狭义的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是指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行为成为自觉的过程和结果[2]。我国对体育生活化的研究已经从简单介绍、引进外国的理论成果发展到自主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理论的阶段。同其他研究一样,基础理论的研究对建立科学的体系十分重要,而做好基础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界定。基本概念是一切理论研究赖以发展的逻辑起点。
“体育”这个词出现时首先映入人们大脑的传统概念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内容的各种各样的运动。体育在大众享受高质量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致体育生活概念应运而生,传统的体育被时代附加了新的内容——生活化。提出体育生活化的观点,目的在于用教育学理论来支持体育生活化的学校存在,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进程,规范体育生活化的体系。
1.1 体育生活化的学术源流
对于生活方式和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很早已经开始,国外学者对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比较深入。国内学者对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处于起步的阶段。这些研究大部分是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角度对体育方式进行研究。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对如何使体育能够生活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体育生活化的观点。梳理体育生活化相关的文献发现,相关研究的文献约有150篇,其中有16篇硕士毕业论文。相对来说,相关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
1991年,韩丹在《论体育生活化》中最早界定了体育生活化概念,他提出体育生活化是一种具有社会主义体育特征和目的,能把体育活动充分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真正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第一需要[3]。
梁利民对体育生活化的理论也进行了架构,他认为体育生活化是隶属于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子系统,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通过大众直接和间接参与的形式,使体育的活动内容、形式和功能通过社会生活得以展现,形成满足大众享受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人格完整的全部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过程。体育生活化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变化发展影响[4]。2006年他在《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一书中,从“需求递进论”视角出发,针对我国体育生活化运行的动力、条件、特点和问题等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他的研究为之后多角度体育生活化研究起了先锋示范作用。对变革传统生活方式起推动作用。碎片化时代,体育生活化将革传统体育教学的命。以后就会出现课堂体育教学与非课堂教学相互紧密结合并驾齐驱“两腿”走路的现象[5]。
此外,黄美蓉发表了与大学体育生活化相关的数篇论文。她认为大学体育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大学体育的社会认同在社会成员中发生了质变,社会系统在大学体育控制上的功能失效了,大学体育的组织原则也遭到了破坏。从而提出了在大学教育中使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必要性的研究[6]。
1.2 体育生活化构成要素。
梁利民在《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中,分析了体育生活化的要素。他认为体育生活化概念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体育生活化活动条件,体育生活化活动主体,体育生活化活动形式[7]。他认为活动条件是体育生活化形成的客观前提,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按照某种方式进行活动,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客观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具体选择。社会环境从宏观方面如社会的政策、法律、文化教育等方面和微观方面如劳动条件、文化状况、体育设施、体育服务等方面,影响着人们对体育生活化的认同和行为的选择[8]。活动主体在体育生活化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可以是单独的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活动形式是体育生活化结构中的外在要素。由于人们在经济收入、文化物质、生活方式的区别明显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使得大众对体育生活化价值的认同方面和选择体育活动内容、形式上具有多样性[9]。
1.3 从价值论角度理解体育生活化
对社会主体——人的价值研究。裴立新认为,体育生活化不仅在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方面有积极作用,并且对人们的心理也能产生良好影响,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10]。孙燕指出,体育影响力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强身健体、愉悦生活的无可替代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凸现出来[11]。从满足人的需求角度研究李振峰认为,体育生活化能够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促进人的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促进意义[12]。马冠楠说,体育生活化是我国体育战略和政策的需要,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13]。
关于社会和谐发展价值的研究,叶雅甜提出体育生活化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14]。纪红认为倡导体育生活化符合国际潮流,符合国家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规划[15]。熊茂湘强调人类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治理社会问题方面体育生活化具有积极作用[16]。从就业角度研究刘建华认为,体育不但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也能促进相关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渠道[17]。
以上研究阐述了体育生活化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1.4 浙江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体育生活化鲜活实例
浙江大学公共体育历史悠久,大学领导历来重视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著名教育家竺可桢先生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非常注重体育。2019级开始,浙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每一个学期都有体育课,直到本科毕业,原本只有一二年级学生才必修体育课的时代成为了历史。
1.4.1课程方式改革
2019级起,体育必修总学时从144学时增长到252学时,必修学分也从4学分增长为6.5学分(五年制学生为7学分)。体育必修课从两年延长到四年,体育必修学时增加了近一倍。目前,只有浙江大学将体育必修课开设到毕业年级,体育必修学分达到了6学分以上[18]。
1.4.2课程内容改革
浙江大学根据自身的条件对不同年级进行了以下主要改革:首先,不同年级体育课程内容不同。一年级的学生必修每周一节的“体育素质课”,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和耐力等身体机体能力。一年级学生还必修线上慕课“运动安全与健康”理论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安全的运动,运动中受伤时应该如何处理,学完要通过相关考试。一、二、三年级学生在每个学期要必修一门占1学分的“专项技能课”,学生通过专项课要学会一种体育项目,掌握一门体育技能。毕业年级只用必修“体侧与锻炼”课程,没有固定上课时间,在一年内打卡64次以上就算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其次,课程学分发生重大变化。2019级起,体育必修总学时从144学时增长到252学时,必修学分也从4学分增长为6.5学分(五年制学生为7学分)。体育必修课从两年延长到四年,体育必修学时增加了近一倍。目前,只有浙江大学将体育必修课开设到毕业年级,体育必修学分达到了6学分以上[19]。
第三,体育课成绩构成也有变化。2019年起跑步锻炼成绩也成为了体育课成绩的构成部分,占总成绩的15%。学生要获得跑步锻炼及格,一学期的跑步次数要达到32次,满分要达到48次以上,而且每次跑步距离,男生要大于等于3.5公里,女生要大于等于2.5公里,都必须在45分钟之内完成才有效。即四年的体育课外锻炼要及格的话,男生需要完成有效跑步256次,累计896公里;女生需要完成有效跑步256次,累计640公里[20]。
第四,传统上课签到方式有变化。浙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不但走到了全国高校的前列,信息化建设也名列前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学生上课信息确认时,传统的签到方式是按纸质名单点名,既不准确又浪费时间。浙江大学依托GPS系统,设计了一款“浙大体艺”的APP,学生只要下载了该软件,在体育课上就能自行签到完成上课考勤和课外锻炼打卡。
1.4.3改革成效
首先,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新的认知。对于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当他们看到每个学期要完成上百公里,并且要在45分钟之内完成至少2.5-3.5公里的任务时,产生了恐惧心理。可经过尝试,他们发现其实也并不难完成,慢慢消除了戒备的心理。再说到体育锻炼,学生就不再害怕跑步,并且觉得跑步锻炼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其次,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习惯。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田径场每天都挤满了拿着手机跑步的学生,这都得益于体育课程改革。面对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完成打卡次数的要求,学生是被动地在执行。等他们完成了任务,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身体的良好反应让学生也尝到了锻炼的好处。体育锻炼的良性循环得以建立,到了三年级、四年级,即使没有成绩的督促,不再需要打卡跑步,很多同学都继续着一周几次的跑步习惯。
2 体育生活化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2.1 体育生活化对体育教育的依赖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是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抵抗危机能力的重要手段。
2.1.1大学生对体育生活化的正确认识需要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性和教学性,它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体育课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课堂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技术动作和体育方法等不断提高的过程。体育课作为一种制度性的体育课,带有规范和强制的特性,对培养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具有强制植入性质。
在校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说社会体育的本质特点是竞技性和娱乐性,那么学校体育的本质特点则是基础性和发展性,其通过发展学生体质,使学生养成锻炼身心,发展身心而实现其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体质,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校体育教育主要通过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体育锻炼的知识,提高其进行身体锻炼的技能和习惯,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2.1.2体育生活化的实施需要体育教育
国家为使体育真正实现生活化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1951年政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要求。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设立了体育处,管理学校体育,颁布学校体育的各种规定。1956年开始使用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终身体育”伴随中国改革和发展正式诞生,随时空延伸而拓展。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教育部长周济代表教育部向全国的广大青少年学生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学生没有自觉锻炼的习惯,只能借助教育手段强制执行。浙江大学体育改革就是很好的例子。“健康工作50年”“终身体育”都是从体育教育着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2 体育教育对于体育生活化的倚重
2.2.1体育教育的价值体现需要生活化
大量教育实验证明,经常进行自觉的体育锻炼的人,在心理素质、个性、敏捷性等方面的水平要高于那些不进行日常体育锻炼的人,养成自觉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2.2.2体育教育的学科发展需要体育生活化
回顾体育学科的发展,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出现了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医学等众多交叉学科。但在交叉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研究成果,都处于母学科的研究范式中,无法超越母学科。王秉彝和罗曼菲在他们的研究中就提出,我国的体育学科仍处于初级和发展中阶段,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发展相较存在多个方面的差距。究其原因是与体育生活化的理念没能全面普及、全面贯彻实施有关。
体育生活化的过程是个体对自身身体和精神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向自身提问题也就是向体育运动训练学、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社会学等学科的提问。体育学科能否跳出母学科,确立独立的学科地位是运用体育学科知识体系和体育学科研究方法顺利回答出现在大众中问题的关键。提高大众认同,确立大学体育学科地位。体育学科包括理论体系、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等内容。
2.2.3推动体育学术研究
体育学术水平是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拥有体育学科特有的学术疑问。体育研究方法、训练方法、训练手段、教学方法等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得到了综合运用,涌现大量的体育学术论文、著作。体育生活化是体育行为践行的过程,是个体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大众体育认知不断的加深对体育学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学术研究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不断完善。
2.3 体育教育与体育生活化互为助推
张伯苓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他在《今后之我国体育》中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体育“生活化”,教育应该回归生活[21]。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人的生命目的就是自我的提升,体育追求人的身心健全、人格完善,满足个人的需要、兴趣是体育的最终归宿。体育应该与教育协同前行。
教育和生活是互为补充且呈螺旋式上升的形态,体育教学要实现生活化,既要注重把学生经验引入课堂,又要开拓广阔的生活空间,为体育生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生活化也要助推体育教育的成效,最终目的是大学生要成为优雅的、体面的、有尊严的人。
3 结论
浙江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赋予了体育教育新的形式。大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经过学校教育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能够拥有高质量的生命,能有高质量的生活,能有尊严地活着是学校教育的新时代目标。体育生活化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当代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1]国家体育总局.2014国民体质监测公报[R].2015.
[2]黄美蓉.我国大学困境与出路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7(3):102.
[3]韩丹.论体育生活化[J].福建体育科技,1991(3):15.
[4]梁利民.体育生活化之视角:大众体育权利和义务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14-17.
[5]黄美蓉.“体育生活化”研究论题的审视[J].体育与科学,2014(1):117-118.
[6]梁利民.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21.
[7]裴立新.现阶段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与“体育生活化”可行性分析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9(1):4-6.
[8]孙燕.对体育生活化的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4):24-26.
[9]李振峰.论和谐社会视域下体育生活化的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9(4):35-37.
[10]马冠楠,刘桂海.体育生活化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6):20-22.
[11]叶雅甜.体育生活化—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6):128.
[12]纪红.老龄化高知群体体育生活化初探[J].中州大学学报,2012(6):19-82.
[13]熊茂湘.体育生活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40-42.
[14] 刘建华.大众体育的理性回归---体育生活化[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4):27-28.
[15]王湛. 每天跑步就能拿学分?是真的!学霸们正助力浙大奔向“浙江跑步大学”[N].钱江晚报,2019-11-27.
[16]张伯苓.不懂体育者,不可当校长[N].中国教育报,2014-07-31(3).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and Thoughts on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Life
LIU Wenxia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541004, Guangxi, China)
广西区教育厅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0KY05010);广西区教育厅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9JGA174)。
刘文霞(1980—),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