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马俱乐部式”英语演讲课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2021-11-22

现代英语 2021年15期
关键词:俱乐部阶段技能

樊 皇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

一、引言

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并把“深化教学改革”放到了显著位置。当前在外语教育中,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提出了极具前沿性和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教学法,该教学理论十分切合当前的中国外语教学实际。与此同时,文秋芳教授结合前人研究构建了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表。因此,文章结合个人作为英语专业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及数据,迎合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参照文秋芳教授的相关重要理论,力求构建并研究“头马俱乐部”式英语演讲课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二、文献综述

(一)“产出导向”教学法相关述评

“产出导向”教学法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提出并不断论证和完善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法理论体系,同时也是当前外语专业建设“金课程”的一个前沿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理论体系。

经过多次论证研究和不断完善,文秋芳教授在2015年尝试构建了“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教学理念、教学假设、以教师为中介的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涵盖“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评价”三个阶段构成,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恰当发挥中介作用。与此同时,“产出导向”教学法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级外语学习者;在该方法中“产出”和“输入”的内涵有所不同。按照文秋芳教授的观点,“产出”除了包括“输入”所指的说和写以外,还包括口译和笔译;“产出”既强调产出过程,又强调产出结构。

(二)英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相关述评

2000年3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重新界定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中,诸多学者强调了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孙有中,2011)。

文秋芳教授借鉴了20世纪80年代“特菲尔”项目组(The Delphi Project)的“双维结构模型”、2006年Paul和Elder提出的“三元结构模型”,以及2006年林崇德提出的“三菱结构模型”,尝试构建我国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层级模型(文秋芳,2008)。文秋芳(2008)指出,层级模型主张将思辨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

三、相关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

如何试构建英语演讲课程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参与作者所授《英语视听说3》的全部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分别来自四个班级。

“头马俱乐部式”英语演讲课的课程模式。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利用《英语视听说3》英语演讲与思辨课,参照文秋芳教授的相关前沿理论,将该课程的授课模式改革为“头马俱乐部式”英语演讲课。该课程借鉴国际公众演讲和领导力提升组织“头马俱乐部(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的双语公众演讲和领导力培养体系,力求将该体系与英语视听说课程进行无缝连接,真正达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质量和国际化意识的目的。

“产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流程三个阶段,即驱动、促成、评价。本课程的技能理论讲解课教学流程具有一定的自身特色。技能课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课前”阶段,“课中1~4”阶段,“课后1~2”阶段。在这三个大的阶段中,师生合作评价模式(TSCA)动态发生。

“课前”与“课中1”为“驱动”阶段。在“课中1”阶段,学生基于课前的小组自主学习,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举例。“课中2~3”为“驱动”和“促成”兼备的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本次课需要讲解和讨论的知识点。“课中4”阶段为“促成”阶段,按照文秋芳教授的论述,在“课前”和“课中1~3”阶段之后,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动机被完全激发,对本次课的学习压力被触及,同时学生对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疑惑更为清晰和明确。“课后1~2”阶段主要为学生自我和相互评价阶段,也是师生合作评价模式的一部分。

本课程的产出课的基本流程按照四次“评价”大致分为“第一轮评价”“第二轮评价”“第三轮评价”“第四轮评价”,师生合作评价模式动态发生于四个阶段。教师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并对所有角色进行评价。

四、演讲技能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的相关数据分析

根据对全体选课学生的问卷调查,在本次所构建的“头马俱乐部式”英语演讲课开课以前,反馈的136个有效样本的数据显示,学生对英语公众演讲以及思辨能力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但是认知程度并不深入和系统。

经过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头马俱乐部式”英语演讲课的学习,根据本研究对英语演讲技能和思辨能力重要因素进行相关调查。反馈的136个有效样本的数据显示,在演讲技能方面全部样本对演讲技能的重要因素都有了新的认识;超过80%的学生认为对如下四个演讲技能要素有了新的认识:演讲话题的个人思辨、演讲稿的逻辑结构、演讲稿的内容选择以及非语言输出质量。综合上述的数据,通过本课程的一学期学习,学生逐渐认识到演讲与思辨、演讲与逻辑、演讲与推理之间的重要联系,逐步地从演讲课程本身,进入对思辨能力的深度认知阶段。

基于文秋芳教授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136个有效样本的调查反馈数据显示,在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全部样本对思辨能力的重要因素有了全新认知。其中85%以上的学生重新认知了分析、推理、评价要素;70%~80%的学生重新认知了自我反思、自我的认知标准、合理的认知标准要素。综合上述的数据,可以认为通过本课程一学期的系统学习,在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大部分学生从“一般了解”阶段逐步进入“深度系统认知”阶段。

五、结语

文章借鉴并适应“产出导向”教学法的核心概念,提出“头马俱乐部式”英语演讲课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在授课单元中以“技能理论讲解课+头马俱乐部会议英语演讲产出课”的模式进行教学。该模式力求通过英语公众演讲课程对学生进行演讲技能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让学生以英语公众演讲的方式来呈现所学演讲技能和产出自身的思辨思考,从而最终实现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培养及提升。因此,文章所构建的“头马俱乐部式”英语演讲课思辨能力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有效培养思辨能力的目标。但是,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样本数量相对比较有限,对样本追踪的时间也相对不长,希望能在之后的教学和研究中再不断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俱乐部阶段技能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拼技能,享丰收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