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2021-11-22程瑞
程 瑞
(沈阳建筑大学,沈阳 110000)
0 引言
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性,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可以作为社会经济高效运行的基础,目前,中国许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和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1]。真实性和财政操纵等现象不断出现,上市公司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良的会计问题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会计信息失真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造成资源分配出现问题,并干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针对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进行剖析,并给出相应治理对策,对于其自身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完善以及相关领域理论实践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3]。
1 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1.1 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与过程分析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以公开报告的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的方式,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重点为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披露是否充分及时以及披露的对象之间是否公平。随着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和诚信体系的建设不断完成,中国以《证券法》为主体,对上市公司形成了多层次信息披露制度,并补充了相关规范性文件。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要包括上市公告、购股说明、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季度报告、临时报告[4]。通常,会计信息披露的流程如下。
(1)会计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通过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编制会计报告。
(2)按要求进行审查,以报告形式提交给合格的会计师事务所[5]。
(3)经相关监管机构审核批准后,通过会计审计文件公开发布,在整个过程中,以相关法律制度为基础,上市公司也需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确保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1.2 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研究
1.2.1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作为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已得到充分澄清,K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不能忽略或隐藏所有关键的财务信息。
企业偿债能力的揭示不充分。公司的偿债能力是评估风险的重要标准,并且是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K 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揭示公司的偿债和评估投资风险的能力,不能作为投资风险评估的依据。
获利能力的信息披露不充分。近年来,K 上市公司将资金投资于高风险业务,在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有很大风险,公司模糊地将这部分利润称作“对外投资收益”,影响投资者的知情权。这样可以防止投资者获得有关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不能对投资风险做出快速反应。
1.2.2 会计信息真实性较低
目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K 上市公司希望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来获得更多投资。现阶段,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
招股说明书信息虚假。按照《证券法》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上市的基本条件是强大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利润以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公司法》规定连续三年处于盈利状态的公司允许上市,不符合这些条件的公司通常会通过财务操纵达到上市目的,采用的手段通常是过度包装招股说明书。
粉饰年度会计报表。K 上市公司是从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由于具有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因此,通过股东制改革,上市后公司的资产利润率很低。K 上市公司将原始公司更改为母公司并虚拟了许多新的子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K上市公司通过各种内部交易显示财务报表,最后进行合并,仅发布一份会计报告。
1.2.3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不参与业务运营,因此他们不能及时了解公司的最新管理信息,这要求公司自愿披露相关信息,但是K 上市公司无法做到这一点,甚至没有对公开信息的要求做出适度的回应,无视投资者的权益。
2 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2.1 公司治理机构不合理
K 上市公司是由国有公司改制而成的。由于在变更制度的过程中存在制度变更不彻底的问题,因此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以及公司管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这种不合理的公司管理结构中,个人利益偏好限制了会计活动的价值,导致会计丧失了专业职能,无法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公司的客观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变成经营者控制的工具。所以,K 上市公司会计工作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会计人员或专门的监督部门,而是K 上市公司公司管理结构不合理。
2.2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K 上市公司一些会计人员缺乏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等。会计人员培训的主题、内容和形式严重滞后,对会计信息更新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如果整体素养水平不高,则必然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规范、不彻底的情况,造成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真实。
2.3 监督机制不完善
首先,公司进行内部监督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内部监督过程中,重点是实现管理行为与法律法规的同步性,并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目前,K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当前中介机构发展迅速,由注册会计师对社会会计师进行监督。注册会计师的收入来自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并且它们在特定目的上相互同步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2.4 会计从业人员缺乏独立地位
会计人员缺乏独立地位是造成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现阶段,K 上市公司实行的基本都是自主管理会计人员的模式。会计组织的建立以及会计人员的任命和解雇均由K 上市公司负责,会计人员的薪酬和福利均由公司决定。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只管理会计师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由于会计师属于本部门,因此必须在企业管理机构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法律赋予会计从业人员监督其公司财务状况的权力,但实际上,受当前的管理体制所限,会计从业人员无法充分履行相应的监督职能。
3 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3.1 完善K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优化K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关于K 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垄断”问题,通过减少或撤回国有股等制度,可以实现K 上市公司股份的多元化。通过实现公司股东结构的优化,促进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的形成,建立公司内部约束体系。其次,完善K 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使其具有独立性。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披露公司会计信息必须客观、真实,促进董事会制度建设,明确董事会地位,加强对K 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保证K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3.2 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建设
首先,K 上市公司需组织各级领导深入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意识,纠正思想观念,为下属树立榜样,发挥主导作用。其次,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入职门槛,并严格执行,协助会计从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最后,公司需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招聘培训和持续培训,让他们了解法律法规并获得更多专业知识,减少因人为错误引起的业务错误,使会计工作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3.3 健全监督体系,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实
完善的监管体系可以从外部国家监管、社会监管以及公司自身内部监管三个方面来考虑。
在国家监管中,中国人民银行和证券监管等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不同部门必须检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并提交严格的审查报告,以免出现漏洞。财政部门监管尤其关键,需严格监督K 上市公司是否依法设立账簿,防止存在两本账簿,定期检查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水平,同时检查其会计工作是否满足会计系统的要求。
社会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客观、公正地监督K 上市公司的会计数据,并向该公司会计数据的用户提供最终审计报告。同时需依靠社会监督的力量。但是,不应忽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监督,而应加强监督和惩处力度,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提高K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完整性,并促进资本市场中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健全的内部监督能够防止员工同时在一个公司中担任多种职位,同时需合理分工以达到相互约束的目的,重要财务事项的决定必须与投资者相互监督共同决策。此外,会计业务也需适当独立,加强内部控制,避免会计人员监守自盗。K 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发现纠正可能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适当降低公司的内部监督成本,发挥独立董事和审计师的监督作用,增强公司内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3.4 加强K 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建设
国家法律建议定期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评估,防止内部员工篡改公司的经济事项记录。有必要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效果,补充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着眼于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预算权限分类,对内应当保证会计部门与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监督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是否存在操纵公司经济行为的情况,检查公司财务状况的可持续发展性,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除此之外,需补充会计准则和程序,推进会计职责制度发展,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补充会计凭证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会计监管职能。
4 结语
财务管理是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与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人们将财务管理控制工作视为公司获利的主要方式。公司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充分管理,科学地执行财务预算,参与制定财务决策,能够降低市场风险,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