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差异性教学探析
2021-11-22⦿周慧
⦿周 慧
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大体上较为稳定和统一的特点,但是因为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接受的教育程度有所不同,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习惯,思想内容也有很大差异。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发现他们的所长,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运用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去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进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学生的差异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表现
“听说读写”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差异性也就在听——上课听课的效率;说——上课能否举手发言积极大胆表达自己思想;读——能否自主进行语文文本的阅读和课外阅;写——习作中能否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思想。这四个方面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活动,都可以体现学生的差异化行为以及个性化的表达。教师不应过分的介入学生的学习实践,而应通过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
二、如何有效开展差异性教学,表达学生个性
(一)课前精心设置教学环节,打造优质课堂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其能力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新的提高。既不会高于其能力强制要求给后进生加压,也不会让优等生感到过于轻松,没有任务可做。这种分层的教学任务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中获得学习的硕果。在备课中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来制定教学计划,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呈现一个丰富有趣的和高效有计划的课堂。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人之初》这一课时,就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对于一些认为学习压力过重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掌握课堂知识,充分领悟理解上课内容就可以,而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就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关于《三字经》的其他有关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本中讲到的“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道理,或者推荐相关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作为教师,也应该在课前给予自己一个积极的教师定位。要保证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在老师教学生学的相互统一中实现一个默契的良性循环。当然无论课程如何制定,都要确保整个课堂要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而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优化整个课堂。
(二)丰富课堂形式,创新教学方式 很多小学语文教育学者都认为如果可以掌握更多的教学法,丰富教学法的内容,那么他就可以更好地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如果教师所掌握的科学基础知识更加的广博,那么教学方法运用起来就会更加的自由和灵活,学生学起来也会更加的高效和有趣。
比如在讲到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幻灯片的形式给同学们展示出杨梅的具体样貌,有些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根据杨梅的特点来画出杨梅的样子,喜欢唱歌的同学可以在课堂上给大家唱一曲乡歌。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丰富课堂的形式,创新教学方式,使整个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比如通过利用教学工具或手工卡片来向同学们展示不同的内容,或者通过多媒体演示或白板演示向同学们播放与文本相关的动画和视频,或是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总之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去拓宽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在教学形式的不断尝试中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与养成。
(三)给予多元评价,给予学生关怀与鼓励 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对于评价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进行反馈,才有可能在教学领域做到最好。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领悟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认知。对不同的学生应给与多元的关怀、鼓励性质的评价。
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鹿柴》王维这首古诗时,后进生会认其中的字会写,能背诵下来就应该给予一个大大的鼓励,而对于优等生,不仅应该要求他们熟读成诵。而且他们还应该去理解诗人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情感。
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好,领悟力比较强,效率比较高的学生就严格要求他们,还要不断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断地思考。对于那些学习有压力的同学们,往往会有懒惰和懈怠,在成绩上往往受到异样的眼光而产生的不自信,教师应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能够找到学习的动力,感受获得学习成果的喜悦。
三、结语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的,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创新和研究,找到有效的方法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的个性,观察学生的行为特点,不断引导其发掘内心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他们平等交流,才能更好地在小学语文中实现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尊重和理解,让每一个孩子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领悟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