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1-11-22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引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给予高度关注,水利工程数量与规模也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在使行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部分企业的项目和营业额虽然不断增加,但利润却不断减少,这就需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切实解决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市场经济发展之下,水利企业中财务管理地位不断提高,管理重心也发生了改变。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加强财务管理显得十分必要,其重要意义可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根据决策需求进行财务数据采集,并分类别归纳整理,将资金运营情况动态的展示出来,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及时收集工程成本数据,深入分析寻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三是通过及时掌握项目资金动态,更加合理的安排企业融资,降低财务费用,以免因资金短缺、盲目融资对企业造成损失;四是通过财务分析评价工程效益。水利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发展实力,可采用财务分析法对项目效益进行预测,使其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符合,从而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1]。
二、水利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之下,水利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善,与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现实需求相符合。但是,近年来因水利施工项目增加,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有些跟不上脚步,在管理意识、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些许问题,导致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具体如下。
(一)管理意识淡薄
在水利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之下,以往的管理思想与内容开始面临挑战。当前,部分企业未能跟上时代潮流,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忽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部分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落后,对该项管理工作理解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财务管理作用发挥。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企业领导片面地认为财务管理应是领导拍板,想如何管理便如何管理,带头破坏规章制度,导致管理工作走上形式化道路,不但对企业效益造成损害,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步伐。
(二)管理制度欠缺
水利企业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的支持,完善的制度是健康财务状况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稽核制度、成本核算、财务收支审批、定额管理等多个方面。但是,当前部分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未能贯彻落实,成为一纸空文,导致内部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清,监督机制欠缺等,假账或账外设账等情况时有发生,为贪腐现象滋生提供了温床。例如,在材料采购方面由于未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导致水利项目原材料、设备设施采购时没有参考标准,很容易造成资金浪费。
(三)资金管理不当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属于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效益具有直接影响。在资金管理工作中,应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应收款项、提高资金支付能力,使企业净现金流达到最大。水利工程项目涉及范围较广、施工节点较多、流动作业,各个项目分布在省内外,导致流动资金集中管理难度增加。当工程中标后,企业一般会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部门负责项目管理,为每个项目单独开设银行账户,这便导致企业资金分散,财务管理也很难集中开展,民工费结算与支付缺乏有效管理,一旦各个部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财务管理的作用势必受到极大影响,容易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2]。
(四)管理者水平不高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浪潮下,水利企业逐渐朝着信息化方向转变,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当前,部分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基础不扎实,部分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狭窄,计算机技能水平较弱,无法充分符合新财会人才要求,未经过专门的培训,也未取得相应证书,通过托关系而上岗,能力与岗位不相匹配;二是人员配置不够合理,部分企业会计和出纳合二为一,与会计法的要求相背离,导致内控薄弱,财务核算混乱,违法乱纪的发生概率提高;三是风险意识淡薄,一些财会人员未能全面认识财务风险,缺乏对自身岗位的正确认知,被动的参与管理,无法准确把握风险本质,片面认为只要管理和使用好资金,便不会出现财务风险。
三、提高水利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内部审计,提高管理意识
在水利企业现代化转型发展中,离不开内审工作的支持,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可使企业的管理现状得到有效改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经营风险降低,及时发现内控工作的薄弱之处,通过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和影响,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内控系统得以完善。对此,企业可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建立内审制度,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配置充足的专业审计人员,使内审独立于管理层之外,对其职权给予保护;创新审计方法,优化审计程序,激励内审人员主动参与经营活动,将事前、事中管理与事后审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审计效率提升;企业应明确费用开支标准,并采取有效的费用控制措施,将分时控制与年度总控制结合起来,节约更多的运营成本,也可通过实施定额包干管理模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此外,还应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管理意识与职业素养,使其不但熟悉财务会计与审计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还具有一定经济法律知识储备,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
在财务管理方面,会计核算属于重要内容之一,可促进财务管理目标达成,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才可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抓手,维持水利企业良好的发展秩序,实现规范化管理。
1.资产资金管理制度
加强对企业各项水利项目中固定资产的管理,从采购、投入、等级等多方面进行干预,特别是在年限与折旧方案确定方面,更要重视资本性与费用性的支出范畴,明确水利企业之间、项目之间的协调模式,通过制定相关管理策略,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激励奖惩制度
对内部工、时与料的运转组进行规范化管理,可制定激励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在对大额物资材料采购时,应做到货比三家,也可通过竞标等方式进行水利工程的物资采购,建立多元动态又相对稳定的供货渠道,提高性价比;针对内部调度与材料领用制定严格的审批登记,以免出现盲目领用、资源浪费等情况,将资源节约与待遇相挂钩,以此激发员工的节约意识,为企业节省更多资金。
3.优化业务流程
针对内部财务业务制定科学高效的办理流程指导,明确相关办理流程、标准、要求与注意事项等,要求财务管理工作遵循既定标准落实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尽量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降低复杂度,还应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对其的干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
4.信息化运行机制
创新财务管理理念,结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考量,充分发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引进先进的财务软件,制定信息化运行机制,促进财务资源信息共享,使人工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便于掌握资金流动与财务状况,使水利企业的收入、成本与各项费用得以统筹,资本结构更加合理,促进企业良性发展[3]。
(三)强化资金管理力度,规避财务风险
在水利施工中所有财务活动都应围绕资金运营而开展。在企业内部,可流动性资金是生存发展的“血液”,可渗透到内部组织的方方面面,因此资金管理任务重大,需要企业加强重视,应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确保资金全额回笼。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内部资金流动性较大,在外埠作业中需要企业设立一个独立账户,这便会使整体资金分散,管理费用增加。对此,可对财务部门的资金“蓄水池”进行更加合理的划分,使各项资金使用做到“分而有序”,还应重视流量方面的分析,良好有效的控制支付风险,强化资金流动管理,使其与项目施工的薪资处理相适应。
此外,加强现金流管理,对现金流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企业中流动性风险与支付风险进行合理评估,确保水利项目施工、各项投资活动所需现金均得到满足,提高企业支付能力与短期偿债能力,达到资金最优配置目标;还应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因各项要素相互联系导致竞标或施工中面临风险问题,因此加强财务风险管控十分必要,可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的方式,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挖掘,并对现有风险及时预警。在预警体系建设中,应重点对企业财务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管控,以此缓解财务危机,通过采取一系列财务监管措施,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竞争实力
在水利企业运行中,财务管理效率于财务工作者素质具有直接关系。在新时期背景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财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但要熟悉财务专业知识,还应涉猎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等基础知识,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预测与洞察能力,具备较强的协调管理能力。由此可见,加强财务人员素养培养,提高人才竞争实力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措施为:
一是,开展专业培训与思政教育活动,增强财务工作者的业务技能与管理能力,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责任心与质量意识。
二是,组织财务人员亲身投入到水利施工项目中,对施工投标、预算编制、工程量核算等项目全程参与,熟悉了解施工流程,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便利,促进资金的高效利用。
三是,提高财务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定期开展法律培训,引导全体人员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能够依靠法律武器捍卫企业与自身的合法权益,并提高法律监督效力[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水利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冲击日益激烈,要想获得一席生存发展之地,势必要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水利企业应提高财务管理意识、构建预警体系规避财务风险、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竞争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在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中站稳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