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实施策略

2021-11-22袁江南韦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0期
关键词:均等化政府部门公共服务

袁江南 韦伟

(1.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2.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31)

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是加快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体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城乡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快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该文以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就影响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快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策略。通过该研究,以期为更好地加快城乡体育服务均衡发展步伐提供参考。

1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含义

城乡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事业的统筹发展,对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项目,是指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体育文化需求而创建的体育产品和服务领域,包括改善公共体育场所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体育和文化产业、发布公共体育报告、为普通百姓提供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公共体育文化服务项目共享发展的关键是在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以村为中心,公平、公正、有效地利用和建设公共体育文化资源[1]。根据居民的具体需求,在公共体育文化服务项目共享发展的环节中,向他们提供不同的公共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其中,公共体育和文化服务项目共同发展的实质是社会的均等,要考虑以政府部门为依托的公共服务机构对社会的要求。作为主要参与者,无论其真实身份、影响力和盈利状况如何,全社会人民群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保证享受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体育和文化服务项目。公共体育文化服务发展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是基于某些或大多数人,而是基于国家的所有人。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农民的权益,向他们提供基本的、合理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达到共享发展红利的目标,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村群众与城市公民享有相同的公共体育和文化服务,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2 新时期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城乡公共体育和文化服务项目的共同发展意味着,社会所有成员都可以享受政府部门总数和质量基本相同的公共体育和文化服务项目。影响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公共体育服务政策、资金支持、乡村居民收入水平、公共体育服务意识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利用率等[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仍然存在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差异较大、可持续发展不足等问题。完善城乡公共体育文化服务项目共同发展的关键在农村,而问题也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和城市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在不断提升,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角度来看,解放初期,我国选择了“城市先行”的发展策略,这些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公共体育供给和发展的不平衡。从财政资金支持的层面上,我国采用的是分级和分类的规定,这种规定是由地方政府执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决定了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3]。在体育消费水平上,农村居民消费主要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从运动裤到运动鞋的购买,再到体育赛事的参与都需要经济的支撑,而城市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主要是通过各种健身俱乐部进行学习和训练、运动和健身。很明显,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是决定体育公共服务成效的关键因素,城乡经济差异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人群的公共服务参与成效。

3 新时期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策略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此外,在一般意义上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层面,政府部门的发展战略是通过城乡进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将其作为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的组成部分。体育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借助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促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共享发展[4]。当然,必须指出,建设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大格局,并不意味着当今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是“小而公平”的推进任务,而是全面、普惠和齐头并进的建设工程。这是因为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数量和内容都存在巨大差异,在城市和乡村公共体育服务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一问题。因此,如果从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现行政策出发,要通过对大城市和乡村地区的社会发展进行适当的分类,然后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分配,以此来加快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提升。

3.2 加大乡村公共体育投资力度,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经济差异的客观存在,导致我国城镇体育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一个关键因素是,在二元城乡结构和全国体育服务体系下,政府部门在大城市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预算资金,而农村投入不足。为了更好地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就必须增加农村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预算资金,以加快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长期以来一直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投资形式,使得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差异依旧明显;同时,从目前的结构来看,由于乡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仍滞后于大城市,农村群众的体育需求相对落后,因此具有公共文化服务义务的政府部门仍然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投资方,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比大城市及其乡村都要弱。利益相关者在权利和利益对等的主观因素影响下,对城市体育服务进行投资的力度更大,由于环境恶劣和其他因素,在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动力越来越少。对于一些致力于农村体育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来说,其资金和人力资源无法帮助更多村庄改善体育文化资源匮乏的现状。因此,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投入。为了改变城乡体育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衡状况,政府部门在加快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转向农村,以填补农村体育和文化资源的巨大空白[5]。此外,政府部门在向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要以共同发展体育文化服务为目标,不断提高城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换句话说,政府部门不仅要为城乡体育公共文化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分配和筹集资金而努力,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例如,政府部门设立了主管部门,并派出工作人员开展人们的身体健康监测活动时,要有针对性地调研和分析农村群众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加大农村体育指导员培训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促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更加科学、合理和系统化发展。

3.3 加大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差异,提高城乡居民满意率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2个问题:一个是体育服务总供给不能满足群众对体育文化日益增长的要求;另一个是城乡地区和城乡居民之间分布不均,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应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趋势的总体框架下,加快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共享发展。换句话说,追求完美的平等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总体的均衡,以此来保证我国所有的城乡居民都能享受良好的公共体育服务。因此,在向城乡居民提供大致相等的体育公共资源时,要加大对城乡差异系数的分析、加强乡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以此来不断提升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均衡水平[6]。在确保城乡社区获得大致相同的体育和文化资源市场份额的同时,应注意城乡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此有许多乡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如在我国的北部、南部以及中部和西部等地区的欠发达乡村,要加大自然条件考虑和特色体育服务的打造,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提供更多符合当地文化习俗和年龄需求的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以此来加快促进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共享发展,加快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事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加快提升城乡居民体育意识、提高居民体育锻炼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经济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程度各有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快城乡公共体育均等化发展,要在分析现有的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加大对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资金的支持,不断提升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加快体育强国和美丽乡村建设。

猜你喜欢

均等化政府部门公共服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