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康复方法对青少年脊柱侧弯影响进展研究

2021-11-22李新怡刘海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0期
关键词:肌力康复训练功能性

李新怡 刘海燕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1 研究背景

脊柱侧弯是青少年多发的一种骨骼畸形类疾病,目前我国脊柱侧弯发病率达到2%~4%,并处于持续增长阶段[1]。脊柱长期处于不正确的姿势是造成侧弯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小学生学习时坐姿、握笔、写字方式不正确等种种不良姿势都会引发颈部、胸椎、腰椎前凸或侧弯[2]。由于脊柱侧弯会造成胸廓挤压变形使其容积变小,心脏会受到挤压,对青少年心肺功能和身体发育有很大影响[3]。因此,该文通过研究不同训练方法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影响,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2 概念界定

脊柱侧弯也称为脊柱侧凸,是指人体某一或几个部分的脊椎在冠状平面出现一定的身体倾斜弯曲,一般也会出现椎体的转动或矢状面前凸或驼背的现象,是3个维度产生的畸形[4]。脊柱侧弯可分为功能性和结构性两种[5]。功能性脊柱侧弯是暂时性的,一般由腰间盘突出、姿势不良、髋关节挛缩等引起,可以通过相关治疗矫正,消除病因后即可痊愈。而结构性脊柱侧弯是由脊柱及相关组织病变引起的,如先天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等,其中青少年发生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概率高达75%~80%。

3 不同康复方法对脊柱侧弯的影响研究

在中国知网以“脊柱侧弯”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献34183篇,其中关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文献有793篇。关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研究从2006年开始逐渐增多,在2020年达到最高峰,这是由于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姿势不良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导致患病人数越来越多[6]。该文主要研究以下几种方法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效果。

3.1 功能性康复训练

最早的功能性训练是物理治疗师出于康复目的的训练,使缺乏某种功能能力的病人恢复。陈文艳[6]选取6~19岁AIS(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42例,Cobb角为12~24度,对照组进行常规肌力训练,实验组采用功能性康复训练,干预6个月,结果发现治疗前两组Cobb角分别为15.28±2.50度及15.34 ±2.56度,6个月后对照组为14.87±2.23度,实验组为12.84±2.15度,实验组功能障碍评分和腰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傅涛、历彦虎[7]也认为,采用功能性康复训练对改善9~11岁侧弯角度在10~24度的C型侧弯患者的脊柱侧弯有良好效果,利用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进行测量,在32周康复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Cobb角降低了2~3度。由于羽毛球属于单侧运动,极大可能造成脊柱侧弯,孙佳佳[8]从青少年羽毛球队选取13~14岁受试者18名,平均球龄8.74年,对实验组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加整脊治疗,通过整脊治疗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延缓AIS改善脊柱畸形,结果发现,这两种方式对各型AIS患者的胸腰疼痛感、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对单胸腰弯、胸弯、腰弯等患者侧弯角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功能性康复训练可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在10~24度之间的治疗,功能性康复训练比常规肌力训练有更好的改善效果,主要是通过改善椎体两侧不对称应力,来控制脊柱侧弯的发展,是早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的最佳方法。功能性康复训练也可用于较严重患者于术后的改善和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3.2 姿态训练

姿势性脊柱侧弯通常是由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错误姿势导致脊柱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的。冯强[9]探索了姿态矫正对不同患者康复的效果,根据患者自身脊柱侧弯的情况,在不借助外力的帮助下让他们学会调整自身脊柱形态的方法,让患者通过自身肌肉发力保持正常坐姿、站姿、匀速步行和立正姿势等基本动作,研究表明,加强胸椎附近肌肉激活对调整姿态至关重要,针对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纠正性姿态训练具有较好的急性康复效果。支具结合矫正姿态训练是治疗青少年中度的非结构性脊柱侧弯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般Cobb角在25~45度之间[10]。杜建业[11]通过实验证明该训练方法对初诊Cobb角大于等于35度、脊柱长度增长速度大于等于20mm/年、Rsisser指数大于3级、脊柱柔韧度小于50%、顶椎旋转度大于3级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姿势性脊柱侧弯属于非结构性脊柱侧弯,主要是由人体长时间姿势不正确、腰间盘突出等引起的,没有发生椎体和相关组织的器质性病变。笔者认为对于姿势性侧弯患者,一般通过姿态训练进行矫正,采用姿态训练、锻炼站姿、端正姿态等训练方法可得到明显的改善效果。

3.3 核心肌力训练

核心肌力训练是指对人体核心部位(肩部以下髋关节以上的部位)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的训练。而核心肌群是指能够保持脊椎稳定性的肌肉群,加强核心肌力训练能有效提高脊柱稳定性,核心肌力越强,脊柱稳定性越高。青少年整体脊柱稳定性差是由于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和核心肌肉无力,通过核心肌力训练可使脊柱柔韧性、稳定性得到很好的改善[12]。通过调查发现,某校初二男生姿势不良人数达到总人数的67%,这一事实说明我国初中生脊椎问题越发严峻,闭眼单脚站立、燕式平衡动作练习、八级腹桥等简单动作的练习有助于青少年不良姿势得到及时矫正[13]。

3.4 稳定性训练

脊柱稳定性是指在生理条件下,脊柱结构可以保持正常位置与椎体的关系,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强大的核心肌群。刘娜[14]对于患病1年左右、Cobb角30度左右的青少年利用悬吊治疗系统进行脊柱稳定性训练,3个月治疗后,实验组改善了7~8度,对照组改善了4度。姿势稳定性缺陷被认为是影响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之一。Dufvenberg M[15]通过研究系统地识别、批判性地评价和分析评估AIS与正常发育青少年在无干扰站立时的姿势稳定性,测量表明AIS患者的姿势稳定性降低。因此,对侧弯患者进行稳定性训练能有效缓解侧弯角度。

综上所述,核心肌力训练和稳定性训练都是通过锻炼脊柱周围相关肌群改变肌肉不对称应力来加强椎体稳定性,这种训练方法便于操作,适合侧弯初期患者或姿势不良的学生随时进行训练,不需要他人协助就可完成,同时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弯大于30度的患者有明显改善效果,改善角度大于10度。

4 结语

该文对不同康复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手术法和其他支具疗法,康复方法治疗脊柱侧弯具有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无痛苦等优势。先天性脊柱侧弯和严重侧弯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仅风险大、费用高,而且由于创口极大术后易发生感染。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进行手术会影响骨骼发育,所以一般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而支具治疗只是借助外力作用对脊柱进行纠正,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肌肉不对称应力,长时间佩戴也会对青少年造成心理负担。康复训练主要是改善脊柱两侧肌群不对称应力,通过肌肉牵拉固定调整脊柱位置,能够在改善患者Cobb角的同时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肌力康复训练功能性
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