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31期
关键词:读本语言文字课外阅读

邱 渌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通泰中心小学 福建 邵武 35400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曾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的素养。”这里提到的语文素养怎么理解呢?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来培训素养呢?这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也是要面对的难题。由于课改的不断向前推进,“核心素养”这个理念开始慢慢推广开来并已入脑入心,大家也开始想办法应用于教学中去。可是时间花费了效果却没有达到。接下来,就与语文核心素养相结合,以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为重点,进一步分析“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1.抓住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1.1 咬文嚼字:近义换词“咀嚼读”,王崧舟在给学生们将《荷花》这篇文章时,学生提出来说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里面的动词“冒”用的惟妙惟肖,但是又没办法表达出这个字美在什么地方。于是老师就让学生换个动词试试,比如说“钻、露、深”,但是都没有“冒”这个字更加形象,这个字能把荷花想要急切绽放的情感全然呈现出来。

1.2 斟酌推敲:重组旬式“对比读”,著名教师黄群在对《蜘蛛开店》进行教学时,以他对童话故事叙事的研究,同时对小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认识,把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变化,改成了小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句式,这样的问句形式来让学生快速理解童话故事,也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可。

1.3 借助注释:理解“表演读”,通过把课本中用的好的动词和形容词找出来,然后融入表演还有表情等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打个比方,在《小猴子下山》这篇文章中,用的动词有“掰”“扛”“追”,这就能非常形象生动的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进行朗读的时候加上表演,学生们的记忆会更深刻。

1.4 创设情景:回环复沓“强化读”,这种方法在对文章进行一字一句细细品读时经常使用。老师在对《敕勒歌》进行教学时,对场景先进行创设,让大家似乎置身于大草原中,学生们在不断的进行研读,就可以很快理解了文中诗句要表达的意思。

1.5 依据韵律:平长仄短“吟诵读”,这种读法是我们在对古诗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可以能够准确的理解其中的意味,并且对文化的不断传播和继承也有作用[1]。

2.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启发思”,提升学生的思维审美能力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朋友》这一课时,精彩地“三”读“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这句话,她运用了品读的技能——重音强调,“三读三悟”:“茫茫人海”“真的愿意”“皮斯阿司的朋友”,贯穿了人文主题——歌颂勇敢、真诚的友谊。窦老师说,读书更多的是和书中所表述的任务进行一种交流,而朗读却是另外一种,它是和自己进行交流,和心灵的深度对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多引导学生认真的学习课本,并且要深入研究,能够切身体会到阅读给大家带来的美妙感受,也可以在感情上获得共鸣使得学生们的视野更开阔,思想上受到启发,也带来一定的审美。崔峦曾经说过,在对阅读的教学上应该把重点抓住,作为改革的关键,首先是“语言”,要结合课本实际出发,把文章里要表达的情感都能够好好领会,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窦老师利用这个这个方法,使得学生在思维逻辑,审美观念及思辨能力有很大的提高[2]。

3.语言文字训练要注重习惯养成

一个人能形成好习惯就能在以后的人生中收益颇多。所以说,老师要利用课堂教学来让学生们喜欢阅读,进行适当的训练,养成好的习惯。

3.1 语言训练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一是培养运用识字方法的习惯。如:形声字识字法、形声字比较识字法、词论识字法等。在进行阅读授课时,老师也要运用比较具体的描述来让学习多学习和多认识汉字,再就是让他们形成好的写作方法和习惯,这样他们的优美的字迹可以加深对他们写作的爱好。

3.2 语言文字训练要培养学生课外读书的习惯,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课内的事情,在课外也要加强孩子们的语音训练,培训他们的阅读水平。作为老师,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阅读的好处,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例如在对《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利用散文的独特性,来让学生能引起兴趣,品味作者的其他文章。

3.3 语言文字训练要培养学生自觉积累的习惯,老师在讲授阅读时,要让学生进行批注,多理解,多写笔记,并发表观点。比如自选文章《夸父追日》,就可以通过在课文中找出重要的地方进行批注,然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概括总结,这样就能快速的对文章的中心意思进行把握,从而是学生的阅读积累更加有效[3]。

4.抓住语言文字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4.1 拓展语言训练,主要表现手段有:以物抒情、以景抒情、以叙述抒情、直接抒情、以景抒情、实与实相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切断人的表达方式。如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欣赏到对外貌、语言、举止的正面描写,然后对心理活动的侧面描写进行拓展和补充,“妹妹几岁了?可曾上过学?现吃什么药……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想想这些话对谁说?他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色来写他们的想法。

4.2 模仿修辞手法,迁移语言训练,掌握隐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重复等修辞手法,是读写策略结合的共同切入点,《威尼斯船》中的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语言表达之美,并加以转化和运用,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4]。

5.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核心素养

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可以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发生原因,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生活中都得以体现,因此,也可以说两者之间存在相融共同的关系,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感受实际的生活,感悟生活也是在学习知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断融入,开展智慧堂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但应该与课本读物相结合,同时还应该不断将其范围延伸。由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因此,基于此,应该将小学语文阅读智慧课堂的教学也与实际生活连接起来,这样才可以实现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那么如果想要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则教师应该在语文智慧的课堂教学中将以往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与创新,要将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心倾向于培养学生生活气息方面着手,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的课程学习中更贴近生活,感悟生活,能够将语文阅读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基于此过程,学生既可以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非常好的了解,其次也让小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日常生活在教学中的呈现,以此来加强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的让其所学习的语文阅读知识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并且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体验其所学习到的种种语文阅读知识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让小学生明确的意识到阅读能够加强对生活的理解,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强化其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转换。

6.通过课外阅读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与能力,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化基础,实现自主发展,对相应的学习方式更好的掌握。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小学阶段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的心灵智慧,就应该让他们去读大量的课外阅读读本,利用这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现阶段来看,因当前小学语文课本中,为学生提供阅读的课本非常少,因此,学生在课堂中所接受的语文阅读教学基本都是通过课本读物内容以及老师教学的经验,要知道这种方式的教学根本无法有效提升的阅读量,其中大部分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有关阅读技巧。然而仅仅是对部分语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是不能有效满足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学习效果。基于此,想要切实达到这一规定,则必须要让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一定要让小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读本进而获得阅读的技巧,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所学习语文阅读的方法。而能够起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让小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读本阅读。而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不完善的,其不会在课下主动的去对这些课外读本进行阅读。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施行一些有效的引导教学,通过引导来让小学生对这些课外阅读读本进行阅读。另外,老师还可以挑选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当作课外阅读读本的选择标准,并且要注意一点就是教师所选的课外阅读读本必须含有大量的插画,因为,纯文字课外读本会让小学生减少对其进行阅读的兴趣,这点需要教师进行格外的注意。其次就是需要教师开展一些趣味阅读活动,以游戏或者是比赛的方式来代替枯燥的阅读过程,可以选择让学生对课外阅读读本中的内容进行分段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具有非常良好的参与感,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也会在注意力方面进行高度的集中,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课外阅读书籍,如我国四大名著或者其他著名作品。

结语

综上所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关键点在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文心雕龙》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言”乃文章之本,因此,阅读教学只有切切实实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方能“嚼出味、品出意、习得法”;只有切切实实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读本语言文字课外阅读
雏燕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语言文字规范 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