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

2021-11-21顾玉萍

今古文创 2021年42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敬业精神核心价值观

【摘要】工匠精神近来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成为社会热议话题。细析其内涵,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敬业内容相吻合,更突显出敬业精神的时代特征。本文试从敬业精神的思想溯源、时代表达和教师如何践行敬业精神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敬业精神;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2-0120-02

基金项目:201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社团文化视角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研究》(2018SJS

Z796)。

“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观是公民的精神导向、前进动力,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共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核心价值观继承并丰富了我国优秀的传统价值理念,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其每项内容都对应不同的领域。敬业契合公民职业要求, 其价值准则要求忠于职守, 尽职负责,显现的是体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职业精神。本文试从摘要中所论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敬业精神思想溯源

敬业首先从字义上分析,敬由苟与交组成。“苟。自急敕也。急于。苟双声。敕与苟同韵,急者,褊也。敕者,速也。犹慎言也。”[1]“敬,肃也。肃部日。肃者,持事振敬也。心部日。忠敬也……恭肃也。懒,不敬也。”[2] 由此得出敬有“对人尊敬,并且有礼貌;做事认真严肃、负责”的意思。

敬业两字在汉代戴圣的《礼记·学记》中第一次显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3]孔颖达解释为:“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 [4] 孙烯旦引朱熹集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5]

鲁迅先生称“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6] 。梁启超先生也提出要将“敬业和乐业”当作我们生活和生存不可缺的精神方面的支柱。“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7] 心无旁骛,埋头实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8] 如此任何职业才能有所成就,把自己的劳作、工作做到圆满,极致。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敬业”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用热爱、勤勉、克制来表达。首先热爱,当我们把工作当作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所在时,才能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克制自己懒惰的想法。不满足目前成就,对自己工作葆有极大热忱与激情,追求卓越,提升从业素质和技艺水平。

其次勤勉努力,热爱是敬业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主观愿望,需要转化为行动,发展成实践。敬业还需要对把工作的感情外化为实际的付出,只有热爱的口号而没有勤勉的行动,比懒散的方式更恶劣。所以要求每一位劳动者行于实践、精于技艺、勇于创新。

再次自我克制。一天时间如果不能克制享乐的欲望就会把时间更多地花在闲散的地方,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所以克制与敬业是如影相随,相得益彰克制不到位,敬业会也会成为水中花、镜中月。

综上得出,敬业的基本含义——由于对本人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认真、严肃、负责,精益求精,是符合道德的行为。

二、敬业精神的时代表达—— 工匠精神

在对敬业词源的梳理过程中,一般认为敬业基本内涵不变,在不同时期侧重点还是有所变化的。在从制造业大国变成强国的现实语境下,敬业精神有了新的时代意蕴。2016年的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各级各类企业开展柔性化的生产,在全社会培育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创立品牌。”工匠精神被媒体赋予了带领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强国的使命,促进各企业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使细致专注创新和执着成为公众的职业精神追求。这几年各地都在弘扬工匠精神,但同时也陷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工匠精神”只是工艺、工匠的事。在《大国工匠》中八位传奇人物缔造了工匠的神话。胡双全所做的零件是以发丝大小的孔径,用双手和传统的铁钻床,将36个孔打好。在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中没有一个次品。人们惊叹于他们手艺的伟大精湛,联想到有些产品的粗制滥造,呼吁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基于这样的逻辑推理许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指各类工匠所具有的独特职业精神,是对工匠手中产品进行打磨、雕琢,是工匠们精益求精的理念。这里将工匠精神的主体窄化了。

误区二:把“工匠精神”等同于手工技艺。这也体现了思维的简单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弘扬传统的同时,不能排斥现代科技。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国家提出了到2035实现智能升级,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引领更高层次的智能制造。所以能用集成块实现的功能,没有必要用手工焊接复杂的电路。那么只要运用现代科技实现精准运动,具备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精神,都属于可贵的工匠精神。

误区三:把“工匠精神”的领域窄化,比如仅限于加工和制造行业。其实“工匠精神”还可以用于教育、管理、统筹之类的软科学的领域。精细化的软科学管理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软科学的精致追求,也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

以上陈述窄化了工匠精神的主体和外延,有一定的局限性。工匠精神不仅是工匠们的价值取向,也可以作为社会各行业的普世追求。不以世俗为累,甘于平凡,秉持“将平凡做到极致就是非凡”的信念,并付诸实践。所以工匠精神是指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对品质追求完美、极致的敬业精神。”[9] 让精益求精成为各环节人员的工作状态、职业态度及质量的意识和服务的观念,把违反这一精神的行为模式看作工作上的警戒线和底线。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10] 不仅能为社会提供更精细的工业产品和生活服务,也使职业人获得自身的职业情感的满足,实现社会和个人的价值。不仅是谋生手段,也是事业追求和生命守望,也是一种情怀,是职业人处事,面对世界、面对职业的一种自信,是傲立于世间的一种人性情怀。以人性之心面对自然,面对工作。有这样的情怀,我们的世界,才成为一个温情的世界。这种感知感悟的主体情怀,于今非常重要。

综上工匠精神所含的意蕴和敬业精神已经融为一体,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也符合国家的上层意志。如果所有职业人员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的话,国家会更加富强,我们的幸福指数将会大大提升。工匠精神扛起了敬业精神的大旗,在社会各界的践行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力诠释。

三、勇于担当,果于践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陆玉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化和理论化,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從抽象到具体、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11] 同样公民在理解和实践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也是遵循从自发达到自觉、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经过。

谈敬业精神、工匠精神最终目的还是践行。教师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劳动者,不仅自身要践行核心价值观,也要担当起宣教的重任。

首先,在教育中拥有匠心。匠心表现了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体现的是耐心、专注的职业精神。其背后隐藏的是追求职业完美的意识。拥有“匠心”的教师在内心能多些纯粹,少些复杂。多些脚踏实地,少些投机取巧;多些深沉专注,少些急功近利,多些专注持久。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所以教师的匠心不能完全与工匠雕琢一样,必须沉下心,了解每个迥异的灵魂,尊重每个灵魂。

其次,在教育中拥有敬畏心。儒学大家朱熹在他的《中庸注》中阐释:“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强调敬畏之心。所谓敬畏心,是人对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理解和尊重,对“天人合一”状态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所秉承的敬重与畏惧,不是迷信心理。敬畏心对人的言行举止有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个体对可能导致失德的言行非常羞愧,显现出自尊自重。人类的敬畏是与信仰息息相关,敬畏之心缺失,会失去真正的信仰。现在社会普遍缺乏信仰,导致人们精神的荒漠化。有信仰的人,有敬畏之心,才会用虔诚、踏实的态度,认真工作。源于信仰的细致、谨慎、负责也体现了工匠精神。

最后勇于担当。担当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基本要求,更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养、行为、人格、修养有重要影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成长,是所有教育者的责任。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也要传道授业。虽然面对大环境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个人人微力轻,但不能以此开脱自己的责任,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在责任担当中用自己的理想行动诠释敬业精神的核心和精髓。

参考文献: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曹先擢,苏培成.汉字形义分析字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戴圣.礼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

[4]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鲁迅.且介亭杂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7][8]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七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9]马春梅.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N].河北日报,2016-06-11.

[10]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11]陆玉林.在实践中坚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N].人民日报,2014-02-18.

作者简介:

顾玉萍,浙江湖州人,哲学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敬业精神核心价值观
意识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谈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我爱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