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与汉译佛典词汇的互涉
2021-11-21孔薇涵
【摘要】谢灵运诗中使用了许多当时的新词汇,这些词汇是由佛经翻译而进入中国口语中的,从谢灵运诗的词汇可见南朝时期汉译佛典对中国词汇的影响。
【关键词】汉译佛典;谢灵运;汉语词汇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2-0122-03
一、引言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大量被翻译成汉语,与中国文学相互影响,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创作中运用了佛经中的语言,汉译佛典中产生的新词,就此进入中国文人的创作中,成为文学词汇的底蕴;此外,汉语词汇也因为翻译的关系,影响佛经语言。谢灵运为南朝刘宋时人,当时佛教在中国相当盛行,本文通过研究谢灵运诗,探讨在佛教东来,汉译佛典大量问世的环境下,梵汉词汇互相影响的情况。探讨的子题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在谢灵运诗中找出与佛经共享的词汇,这是汉语固有词汇影响佛经语言的部分;第二,谢灵运诗中也可以发现从汉译佛经而来的词汇。
二、汉语词汇影响佛经词汇之例
佛经是以当时的口语翻译而成,观察谢诗与汉译佛典相同的词汇,并且从较早期的汉籍文献中找出相同的词汇,可以发现汉语词汇的传播大抵上是从书面语言走向口语。在西汉以前的典籍所使用的口语词汇,也会被保留下来,因此,在比较汉译佛典与谢诗时,发现有一部分的词汇早在西汉以前的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以下举数例说明谢诗中受汉语词汇影响的佛经词汇。
(一)踯躅周名都(《君子有所思行》)
“踯躅”一词在汉籍文献中首见于宋玉《神女赋》:“立踯躅而不安。” ①是用脚踏地之意,另见于《孔雀东南飞》:“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是徘徊不前之意。踯躅作徘徊不前解,在佛经中首见于:“踯躅顾瞻仰,不睹太子形”(《佛所行赞》北凉天竺昙无谶译) ②。汉译佛典中,踯躅多数用为专有名词是植物名,例如:“得诸人民致敬称赞。复加持:踯躅华白芥子稻谷华酥。”(《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当坛南面作护摩炉。加持踯躅花白芥子酥。”(《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大唐南印土三藏菩提流志译)
《孔雀东南飞》是文人所创作的古诗,由此判断,此处的“踯躅”是从书面词汇进入汉语口语词汇后,再进入佛经词汇,在汉译佛典与中国文学作品中,“踯躅”的词义是不同的。
(二)习习 风起(《缓歌行》)
谢诗此处“习习”是形容风起貌,在汉译佛典中,“习习”一词的使用如:
“诸风习习,飘飖流布。风名执御,其大风场。”(《佛说如来兴显经》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此处词义与谢诗同是用以形容风。其余如:“天子!无所识知是名曰痴。于无识习习等定法,亦不知亦不晓,亦不喘亦不息,亦不作亦不坏。是故菩萨得入愚痴法。”(《佛说须真天子经》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苦即是习习即是苦。如果是苦如缘是习。”(《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
以上几条经文的“习习”都不是形容风,而习习一词在汉籍文献中,最早见于《毛诗·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毛诗·小雅·谷风》的“习习”也是形容风的声音和状态,由此可知,汉译佛典中的习习是汉语口语词汇被使用在佛经中。而习习一词在汉译佛典与汉籍文献中的词义是不同的。
(三)江北旷周旋(《登江中孤屿》)
谢诗中的周旋作徘徊、逗留解。汉译佛典中,“周旋”一词的使用如:“周旋四表,甘水遶之。有四美人,容齐天女。”(《六度集经》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虽现入生死,周旋无往来。”(《佛说黑氏梵志经》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见普雨一切众宝幢幡云,天女执持,周旋空界。”(《大方广佛华严经》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上引经文中,周旋有“在某一个空间或某件事情徘徊”之意。周旋一词在汉籍文献中,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有马驰走,周旋反复。”亦是徘徊、逗留之意。由此可知佛经中“周旋”一词应是援引汉语词汇而来。
(四)四城有顿踬(《石壁立招提精舍》)
谢诗中,“顿踬”应作窒碍难行解。汉译佛典中,出现顿踬一词仅有三处:“是时,如来熟视道树目未曾眴,时有三贾客远涉道来欲还本土,诸天固遮不使时过,牛车顿踬。”(《出曜经》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时有一人乘车载宝,无价明月杂宝无数,车重顿踬失伴在后”(《出曜经》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抱小子渡水……迷惑失志顿踬水中。”(《佛说妇人遇辜经》乞伏秦沙门圣坚译)。上引经文中,“顿踬”有“颠沛、受阻、不顺利”的意思。
漢籍文献中,“顿踬”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融列传》:“或夷由未殊,颠狈顿踬。”义为颠沛流离、不安定。但是“顿踬”一词在东晋之前未见于汉籍文献,且在东晋文献只出现四次,此后陆续被使用在汉籍文献中。由此可推论,“顿踬”一词是南北朝时期的汉语新词,汉译佛典援用之。
(五)别时花灼灼(《荅惠连》)
谢诗中,“灼灼”指的是花开茂盛的样子。汉译佛典中,“灼灼”一词的使用,例如:“察见愍哀甚大光耀,明显灼灼”(《普曜经》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道德灼灼吉祥之业。应当流布。”(《贤劫经》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上引经文中,“灼灼”意指“明亮的、明显的”。
汉籍文献中,灼灼一词最早见于《毛诗·关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指的是“茂盛的样子”。由此可以推论,佛经中“灼灼”一词应是援引汉语词汇而来。
(六)忆尔共淹留(《运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
谢诗中,“淹留”一词指的是“停留”在汉译佛典中,“淹留”一词的使用,例如:“根境界淹留修行”(《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淹留相待还复不来”(《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淹留修行揃拔烦恼无明根杬。”(《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上引经文中,“淹留”一词指的也是“停留”之意。
汉籍文献中,淹留一词最早见于《史记·乐毅列传》:“虽淹留于两邑,乃致速于天下也。”这里的“淹留”一词指的也是“停留”。由此可推论,佛经中淹留一词应是援引汉语词汇而来。
(七)慷慨命促管(《道路忆山中》)
谢诗中的慷慨应释为情绪激动的样子。汉译佛典中,用“慷慨”一词形容情绪激动,最早见于:“佛说此时,阿难在后,慷慨啼以头拄牀角。”(《佛般泥洹经》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其他汉译佛经出现“慷慨”一词的例子,如:“此箭毒炽盛,慷慨而战掉”(《佛所行赞》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所虑慷慨威仪具足。”(《等集众德三昧经》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以上两则经文中的“慷慨”意为情绪激昂的样子。此外,“慷慨”在汉译佛经中另有其他词义。
“若宁知,贪色不离、欲不离、恋慕不离、慷慨不离、爱不离。”(《比丘听施经》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戒清净者,斯为庄严,不恐不懅,未曾慷慨,其意寂静。”(《大哀经》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以上两则经文中的“慷慨”意为“忧愁”。
汉籍文献中,“慷慨”最早出现在《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此处的“慷慨”意指情绪激昂。
由此可推论,佛经中“慷慨”一词及“情绪激动”的词义应是援引汉语词汇而来。
(八)邂逅竟无时(《临终诗》)
谢诗中的“邂逅”为“不期而遇”之意,汉译佛典中用到“邂逅”一词,例如:“少来所学自以具足,邂逅自轻不学作弓。”(《法句譬喻经》晋世沙门法炬共法立译) ;“痴騃老翁不达道理,……邂逅之间唐自抱乎?”(《法句譬喻经》晋世沙门法炬共法立译)
汉籍文献中,邂逅一词最早见于《毛诗·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凊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此处的“邂逅”意为“不期而遇”。由此可推论,佛经中邂逅一词,应是援引汉语词汇而来。
以上词汇,是谢诗与汉译佛经共同使用的词汇。汉译佛经借用汉语词汇的例子里,发现借用方(汉译佛经)与被借方(汉语典籍的词汇)二者之间有些许落差,在此只列举数例,根据全面观察,总的情况如下:第一,二者词义完全不同:踯躅、习习、慷慨、涤荡、徙倚、邂逅;第二,二者词义有关联:智者、灼灼、未央;第三,二者词义相同:一何、崦嵫、经营、周旋、开颜、辛勤、淹留、纵诞、灵鹫、俄顷。
由此可知,汉译佛经吸取了相当深厚的中国文化以及汉语词汇,借用汉语固有词汇时,大多也用了该词汇在汉语中固有的词义。
此外,由于佛经是以口语白话所翻译的,因此,可间接证明谢灵运诗并不全然是文学语言,也是有一部分白话口语的成分在其中。
三、汉译佛经词汇影响汉语词汇之例
佛经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除了使用当时通行的口语之外,也会使用汉语原本没有的词汇,这些词汇成为新词,当时文人经由阅读这些产生于佛经中的词汇,便将这些词汇运用在创作的诗文中,进而成为汉语文学语言。从谢灵运诗中找出原本在佛经中的词汇,借此看出当时佛经语言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延心念净土(《过瞿溪山饭僧》)
净土一词,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解释:“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汉译佛典中使用“净土”,如:“因见鸾法师得生净土。各率有缘。专修净土之业。”(《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奉诏重译);“六往生十方净土见佛,七戒香芬馥。”(《分别善恶报应经》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由此可推论,谢诗中的“净土”一词当是源于汉译佛典,后来才影响汉语的词汇。
(二)挥霍梦幻顷(《石壁立招提精舍》)
“梦幻”一词,在汉籍文献中,最早见于《旧唐书·辛替否列传》:“臣闻于经曰: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引用佛经之语。在汉译佛典中,“梦幻”一词普遍使用,例如:“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及电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如梦幻野马,空中电忽然。”(《佛说普曜经》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由此可推论,谢诗中的“梦幻”一词当是源于汉译佛典,后来才影响汉语的词汇。
(三)寂寂既抱一(《登永嘉绿嶂山》)
谢诗中的“寂寂”,应作“平静且不为外界所扰”之意,汉译佛典中,“寂寂”一词的使用例如:“是名为寂寂静定故。”(《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二》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而能作平等,寂寂无分别。”(《入楞伽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慧见不空念,寂寂安空空。”(《佛说法华三昧经》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寂寂”一词在汉籍文献中,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以雄武专朝,任兼将相,其不臣之心,形于音。曾卧对亲僚,抚枕而起曰:‘为尔寂寂,为文、景所笑!’莫敢对。”此处的“寂寂”,应作“无所作为”解,这是汉籍文献最早出现“寂寂”一词的记录。在汉译佛典中,“寂寂”一词只出现八次,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汉籍文献中只见于上引《世说新语·尤悔》条。由此可推论,汉译佛经中“寂寂”一词是来自汉译佛典。
(四)咸共聆会吟(《会吟行》)
“咸共”意同“都”,表全体,汉译佛典中使用这一词,例如:“咸共令知,皆远离之,无与从事。”(《生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凡庶万民咸共供养衣被饭食床褥卧具,病瘦医药一切所安。”(《佛说普曜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当时见者靡不踊豫,咸共叹曰:‘真所谓天中天者也。’”(《六度集经》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以上诸例,均为“都”之意,表全体。
汉籍文献中,“咸共”一词首见于《世说新语·言语》:“谢仁祖年八岁……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之颜回。”
在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中,“咸共”一词被大量使用,计有110次,但在汉籍中只有上引《世说新语·言语》一条,以及《三国志》《魏书》《后汉书》《宋书》中,共32次,由此可推论,佛经中的“咸共”一词为是来自汉译佛典。
谢灵运诗中所使用的佛经词汇,其中不乏至今仍通行的词汇,例如“梦幻”“净土”“寂寂”;东晋以后,佛教盛行,佛经也多用意译,流传甚广。玄学与佛教结合,文人学士大多喜欢谈佛,经常在其诗文中引用佛经禅语,以点缀润色,表情达意。③从谢灵运诗中所引的佛经词汇,也可以证明当时文人士大夫受佛教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思想层面,在文学作品创作所使用的词汇也深受佛教影响。
四、结论
本文从汉译佛经与谢灵运诗的交集中,探讨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的互涉。发现汉译佛经中大量使用了汉语词汇,一部分是魏晋六朝所产生的新词,另一部分则是在汉魏六朝以前就已经存在的词汇;而从佛经中所产生的新词也被文人使用在文学作品中,进而成为口语词汇,如“梦幻”一词便是。因此,佛经的翻译,扩充了汉语词汇的宝库,也因为汉语词汇大量的被使用在佛经中,使得佛经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也增加了佛教文化这一层。
注释:
①本文汉籍文献皆引自中研院汉籍文献资料库,以下引文不另出注。
②本文汉译佛典皆引自CBETA电子佛典集成,以下引文不另出注。
③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
参考文献:
[1]黄节.谢康乐诗注[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5.
[2]李森南.山水诗人谢灵运[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3]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4]竺家宁.佛经语言初探[M].台北:橡树林文化出版社,2005.
[5]陈秀兰.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朱庆之.佛教汉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简介:
孔薇涵,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