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2021-11-21蔡秀奇
蔡秀奇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福州 350211)
“核心素养”的概念最早援引于西方英文“key competencies”,直译成中文是“关键能力”。随着全国课程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逐渐走入了教师的视野。也就是说,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不仅强调满足个体最基本的生活知识需求,而且更要帮助个体追求更好的生活目标,是以长远的眼光对待教学工作。国内的“核心素养”比“key competencies”在概念上表述更全面更符合我国国情,它不仅包括了学科学习能力,还涵盖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在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对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作出改变,突出课堂教学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发挥出英语在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媒介作用。与此同时,作为以人为本的英语课堂,初中英语教师应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领悟。当前的教学工作有必要反思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理清核心素养对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
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组成
英语核心素养是在“核心素养”大概念下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可细分为四个方面的素养:一是语言能力。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必须掌握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阅读写作的能力,能有较强的语言意识和语感并用英语自如交流;二是思维品质。它反映了学生学习思维方式和语言逻辑习惯。具体是指学生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培养思维品质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思维基础;三是文化意识。英语作为外来语言能够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在领略西方文化特色基础上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通过对国外优秀文化的鉴赏,提升学生文化品质;四是学习能力。任何学科核心素养都包含了学习能力,英语学科也不例外。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或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而自主规划学习,时刻反思学习成效,及时调整学习方向的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从组成内容角度来看,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有相似点,但核心素养所描述的内容更为宽泛,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性意义。在教学中,无论是课程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应围绕核心素养的这一导向使得教学工作更为科学。
2.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体现方式
在明确核心素养组成的基础上需要将素养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某个方面或者四个方面的能力。换句话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应有针对性,要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培养兴趣为主,增强语言能力。从实践教学来看,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英语学科兴趣比较浓厚,他们喜欢利用闲余时间钻研英语知识,喜欢在各种场合大胆表达,积极思维,可见英语学习,兴趣为先。语言能力具体体现在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反复训练和大胆表现,但传统的英语教学并没有激发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从而弱化了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意识。因此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桥段,增设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减轻学生语言学习的压力,让学生不再“恐惧”学习英语。
例如在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Happy Birthday”这首歌引导全班同学为班上某一位过生日的同学送上生日祝福,通过音乐的渲染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再引入了生活场景—“生日会”作为对话的情境,并为学生设计了几个核心话题:
— When is your birthday?
— What birthday present do you want?
—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at the birthday party?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生活化的情境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语言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及时关注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障碍并及时进行引导解惑。在经过教师点拨之后,这部分学生开始尝试使用话题语言,模仿他人开始表达。可见教师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同时也应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难点,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才是培养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的有效方式。
2.2 巧设课堂情境,锻炼思维品质。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在遇到新问题时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思维模式疆化,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答题的机器。因此对思维品质的训练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某些问题上拓展一下自己的思路,而不是完全听从于教师的指令。以单词学习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学生讲解陌生单词,让学生了解单词所对应的涵义并以造句方式运用。但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先探索词汇涵义来认知词汇,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例如以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词汇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小游戏:让每位学生都在心中默想一个“季节”,在与其他学生交流时只表述这个季节相关特征要素,但不能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季节”。在交流过程中,认为各自描述的是同一个季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并以该“季节”的名字命名,看看哪个小组准确率最高。在这个游戏中,教师转化了学生学习单词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先了解词义再推测单词,从而记忆这个单词。这可以说既是对传统词汇教学方法的突破,又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思路。
2.3 拓展文化视野,提升文化意识。文化元素是英语学科特点之一,在构建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只强调理论知识讲解而忽略对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培养。其实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涉及到与西方文化相关的元素,教师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深入了解能带领学生探寻西方文化,让学生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决不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特定活动,而应该将之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时候课堂上的一个问题能让学生对某个现象有更深的理解,有时候课堂上的某个活动也能让学生可以分享彼此所知悉的文化,这些都是文化渗透的好方式。
例如在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Our World教学时,教师从“Rainforest”主题出发,基于对“保护雨林”课题交流探讨,将中国所提倡的“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as valuable a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同时通过交流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方式来对比中西方文化异同,让学生学习到西方一些先进的环保理念,从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4 重视感悟理解,培养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核心素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都属于学习能力。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首先,教师要抛弃“分数至上”和“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思想。其次,教师在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学生语言技能的引导,多给学生创造动手探索、动脑思考的空间,让他们逐步养成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文阅读教学课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课型。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他们的思维,主动分析阅读教材的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带领学生完成一个个段落的学习,然后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教师应多预留一些空间交由他们自主学习。
例如在上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2 Saving the earth Section C的阅读课时,教师会让学生在预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一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汇总在黑板上展示,由其他同学来回答问题并且评选出质量最高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其实是在帮助学生探索阅读的思路,问题的设计反映出学生的思考方式。有些学生思考问题比较简答,思维逻辑性不强,所提出的问题会比较表面化,如有的学生提出的“Does noise do harm to human’s health?”这个问题很容易就在文章第一段找到肯定答案。但有的学生对这篇课文认识的更加透彻,逻辑性比较强,他所提出的问题则有一定难度,如“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ise and our health, please give me an example.”这个问题其实是串联了文章三个段落的内容,考察了学生对噪音的认知,以及对课文中案例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进行互助学习,启发思维,也能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学习方式上的一些缺漏,可以有效地发挥出查漏补缺的作用。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实际上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目标,也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核心素养并不是某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教师在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组成及应用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对日常的教学活动与内容稍加调整,将素养培育目标融入其中以充实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