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田径运动训练兴趣的研究
2021-11-21樊玉杰吉林体育学院
樊玉杰 吉林体育学院
一、前言
随着体教改革深入的持续推进,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作为现代高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起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活动的田径运动,作为众多运动项目中的重要分支,其融合了速度和耐力、力量和技巧,是我国最早普及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利用课余时间对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是普及和提高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然而,相比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体育运动项目,田径运动由于动作单调重复等原因使得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教师或训练员的教学方法单一;另一方面,体教改革带来了更多更新颖的体育项目,学生面临的选择多样化。已有诸多研究学者对如何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田径运动训练兴趣进行了探讨,学校应采取应对措施,增强田径运动训练的趣味性,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运动中。
二、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田径运动训练兴趣的重要性
校园体育工作是一项系统、长期、基础的工程。田径运动作为校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走、跑、跳、投等项目,涉及赛跑、跳高、跳远、标枪、铅球、竞走、接力、跨栏等众多比赛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然而,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以及一些新型体育项目的不断涌现,传统的重复单一的训练模式给田径运动带来很大的挑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田径训练兴趣,可以使学生在真正享受田径运动乐趣的同时,主动参与训练,增强体育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感受运动的意义。
三、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田径运动训练兴趣的研究策略
(一)精准定位,打造本校特色田径品牌形象
将田径运动高站位,以品牌效应带动学生影响力。打造本校特色田径品牌形象,推广和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和田径独特的魅力,校训和奥林匹克精神融合,校园文化和田径运动文化融合,不仅向社会及各界人士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向本校全体师生传递田径拼搏奋进的精神气质,进而宣传田径运动。田径运动包括多种项目,学校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可以选择对体育器材无特殊要求的马拉松,征集口号,设定体现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路线,定期开展比赛。
(二)借助现代科技技术,智能升级体育器材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5G等大数据的辅助下,科学研究对体育运动的支持和贡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人体工程相结合的智能健身器材以更加完善的功能逐渐取代传统的室外健身器材,2020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云”技术助力体育用品迭代升级,给智能化体育器材带来了新的机遇。智能化的体育器材不但可以科学检测学生生理的重要指标,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分析和诊断,其基于大数据的娱乐性和共享性将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体验。
(三)制订规划,持续田径运动公益服务
公益服务不仅体现了助人为乐的品质,更体现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事实上,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公益已经不是新鲜课题。建立田径运动公益服务,发挥田径运动的社会转移价值,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为基层学生传递田径运动知识、指导运动技能,学生自身的运动素质也需提高。另一方面,公益服务走出校园,走进基层,需要制订规划,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进行预判,因此锻炼了学生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在田径运动方面的自我价值感得以提升。
(四)改进教学,增强训练趣味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单调,训练的强度相对较大,且大多数田径训练以大量重复为主,训练内容和手段都缺乏活力,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因此,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现有竞争体系上融入游戏活动、健身等容易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可以因地制宜,改变场地、器材、规则等制约因素,增强田径运动的灵活性,丰富教学方法,改善传统的竞技水平培养训练模式。
四、总结
面对学生课余时间田径运动训练的困境,不仅需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入更智能的体育器材,以实现趣味性训练,在体教改革逐渐深化的背景下,将课余时间田径运动训练高站位,以品牌效应传递田径运动的影响力,激励学生参与运动,以公益行动传递社会效益,传播体育精神和内涵,指导基层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帮助其养成运动的习惯。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及国际田联在向全球范围内推广趣味田径课程,趣味田径运动将以其高的锻炼价值被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