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中外合作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
——以金融管理(中澳合作)为例
2021-11-21彭朝林
林 奇 彭朝林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一、后疫情时期双语教学实施的背景
受国际防疫大环境影响,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短期内无法顺利出境留学,即使出境也面临健康安全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在2020 年9 月份发布消息,允许部分高校适当增加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招生名额。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与澳洲联邦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办的金融管理(中澳)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其招生规模和报到率持续稳定。由于合作方提供的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平台,多样化的教育资源的供给,再加上学生可以先入读三年后再前往澳洲完成最后一年学业,所以颇受好评。金融管理(中澳)专业通过合作,科学地设立多元化学科,吸收借鉴澳方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厚植土壤。
自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后,高职中外合作教育项目的绝对数量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增速是逐渐放缓。质量良莠不齐、管理水平较差的合作办学项目不断地被关停或因招生困难办不下去。我国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在办学规模上,近年来基本呈现下降趋势,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从2014 年的近800 多个下降到了目前的600 多个。
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科设置、双语教材选择及双语教学水平等方面。2020 年初爆发疫情以来,金融管理(中澳)专业经历了从整体线上教学到当前保持一定距离线下教学的转变,而到后疫情时期,外教仍无法前来线下上课。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特别是双语教学模式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外教远程上课受时差、网络等因素影响,使中方教师从辅讲转身成为教学的主要力量,但外教计划的教学内容需要重新备课以及要适应澳方的MOODLE 及微软直播等网络平台;中澳双方教学层面的沟通交流顺畅度下降。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双语教学是中外合作专业所必备的教学模式,研究好后疫情时期的金融管理(中澳)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学习好国内外双语教育理论,是适应新的变化,为未来发展成为一流专业打好夯实基础。
二、双语教学及相关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Education”,其中“Bilingual”直接翻译而来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的意思,表示在某个国家或区域内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其文化历史背景均不相同,很可能或者必须要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况。这两种语言中的一种是母语,另一种是外国语。不同国家对双语的指代千差万别。在美国,双语通常指的是英语和西班牙语,加拿大的双语特指英语和法语,还有不少国家的官方通用语是多于两种的。另外,双语与第二语言有很大区别,双语中的两种或以上的语言地位都是同等重要的,而第二语言对比第一语言地位次要很多。比如在我国,英语处于次要地位,与汉语相比不属于双语,可称为我国的第二语言,即 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1]。
中外合作办学处于双语环境,由于合作方一般都是英语为母语,比如金融管理(中澳)专业是与澳洲联邦大学合作,为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前往澳洲深造,必须要用英文教学和考核,但受限于英语语言基础水平,国内教师也要用中英双语进行主课教学或外教课的辅导,在此情况之下,双语教学则表示采用两种同样重要的语言进行教学授课。通过对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分析,双语教学模式一般为三种:1.沉浸型教学模式(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即完全采用外语进行教学、交流;2.维持型双语教学模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这适用于外语水平不够优秀的学生群体,开始的时候全部以母语教学,外语为辅,慢慢过渡到部分学科以外语教学,部分学科仍以母语教学;3.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即循序渐进式的双语教学方式,首先使用全母语教学,一段时间后部分内容穿插外语教学,等学生较好掌握外语,再使用纯外语教学[2]。
从金融管理(中澳)专业来看,应属于维持型双语教学模式,一年级的时候设置较多的语言课程和中文专业课,中文专业课全部由中方教师采用全中文授课和考核,二年级开始则有部分专业课程为外教授课,其余专业课为中方教师采用双语授课及英文考核,但受到疫情因素影响,外教无法来国内线下授课,而远程课堂受时差和网络稳定因素的影响,外教课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上由中方教师完成辅讲和习题辅导。
(二)双语教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双语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各门语言水平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金融管理(中澳)专业有部分学生不仅因英语水平有限而影响对外文内容的理解,还受语文水平不足而影响了双语或母语教学的效果。早在1979 年,双语教育学界权威吉姆·卡明斯(Jim Cunamins)就发现这类问题,提出了阀限理论(the thresholds theory),该理论按照高中低三个层次将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了划分:低级层次,在该层次内的学生完全不精通任何一门语言,对认知发展产生负面效应;中级层次,处于该层次的学生只擅长一门语言,对另一门完全不精通,对认知发展不产生任何效应;高级层次,学生精通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语言,对认知发展产生正面效应[3]。此外,卡明斯在1987 年又改进了相关理论,提出依存假设(interdependent hypothesis),认为学生能否学好第二语言或者外语,受到第一语言能力的部分影响。该假设揭示了所谓“基本人际语言技能”与“精通语言”的本质区别。具备“基本人际语言技能”的学生只能完成表情达意或日常交流交往的需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这类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往往会滞后于“精通语言”的学生。而“精通语言”的学生能够理解深奥的专业知识,并用双语完成综合鉴赏与批判性评判,无疑达到了英语能力等级里较高级别的“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ALP)[4]。
除了对学生语言水平的理论研究,国外学者还对双语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了分析。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 年提出教学目标分析法理论,认为双语教学模式属于“先教后学”,教师们往往在讲台上灌输死板的知识点,学生被迫接受而缺乏实践的机会,谈不上对英语学习内容的思考分析与评价、创新的能力培养[4]。
加德纳(R.C.Gardner) 则提出社会—教育模式(social-educational model),该模式发现双语教育的全过程是这样的一种模式:输入—输出—情景—过程[5]。而后,贝克(Baker)针对双语教学的这种模式,指出现行双语教学的局限性或对该模式的误解:1.忽略了模式中“过程”与“输出”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特别是言行举止、思考及讨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双语课堂不同于普通课堂,师生互动是非常有助于解决学生第二语言能力不足和专业认知水平不足的重要手段;2.教师们在双语教学中较多关注量化或短期效果,而诸多长期方能见效的因素如就业成功、融入社会、研判能力等,均不易量化或需要积累才能产生突破的,甚至可能需要学生毕业离校后才能体现出来的。这些都需要社会对双语教学模式重新思考[5]。
另外,在双语教学中语言环境的营造十分重要。加德纳在1983 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语言环境对语言智能的发展起重大影响,不同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有差别的,建议从软件和硬件方面对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进行配备,如教材和师资上提升,并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外语交流、外语学习的氛围[6]。而营造好的语言环境后,学生能否积极性展双语学习,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972 年兰伯特(Lambert) 提出态度/ 动机模式(attitude/motivation model),该模式揭示了双语学习的动机是需要激发的,并认为教师应找对合适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可持续动机。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双语学习产生兴趣和动机尤为重要,即使语言环境较差,也可以持续努力获得更好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的提高。
对于双语教育体系,包括双语办学专业或学校的运作、双语教学的效果等等,斯波尔斯基(Bernard Spolsky)通过创新双语教育评价模式来改善旧的评价手段和导向制度,该创新模式指出双语教育的社会环境、双语教育模式的目标、双语课堂和双语专业或学校的运作及双语教学的效果都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该评价体系指出以上环节的问题与不足,明晰化运作流程、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等目标,让教师更加准确地看到教学双边活动和教学效果,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让教师更加清楚地对学生文化、语言、知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估,科学和规范的推进双语教学发展,还能反思双语课程和双语专业的设置和发展中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7]。
三、国内对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的研究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们对中外合作双语教学的课程总体设置、双语教学模式、中英文教材选用、师资水平、学生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和现状的观点。
周洁(2002)认为双语教学应具有多样性,体现在:1.混合模式。该模式指教材与授课语言的混合、授课语言的混合、外籍教师与本土教师的混合。2.分离模式。由于中方教师水平也很高,为了解决学生英语水平不足的问题,安排外籍教师全英文授课,接着再由中方教师用母语重新讲解相关内容。这种分离模式被较多院校接受。3.全外模式。该模式指合作办学专业完全采用外文教材、外籍教师、外文授课,或者全部为本土教师采用全外文授课和考核。该模式对学生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理解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否则该模式不能成功的执行下去[8]。赵彬(2011)通过调查发现,合作办学中,双语教学沉浸于全英文环节,为了让学生跟得上,教学节奏往往比较慢;另外,只有海外背景或英语水平高的教师才能很好的胜任双语教学,在课堂中自如的切换两种语言进行授课及开展讨论,方能较好保证双语教学效果。
况泉(2006)则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应整合相关课程,按项目模块调整课程,引入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保持教学内容的更新,为学生考虑增加双语教学课的比例。杨爱英(2013)的观点则更为具体,认为双语教学方法要改变,比如加大双语讨论和中外案例的探讨,增加小组作业,多用小论文进行考核。董薇(2016)通过中澳会计课程双语教学,提出双语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改变“灌输—接受”的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使用英文双向交流和互动。孙艳楠(2017)从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案。要学习外教使用导入问题、小组讨论、项目化教学、角色扮演和课后问卷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双语实际应用能力[9]。
四、金融管理(中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双语教材选择和编写困难
如果说双语教学中最核心的资源之一当属教材,而双语教材的有无或优劣是制约本专业经管类课程教学是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目前金融管理(中澳)专业语言类课程拥有合理的双语教材或讲义,而专业核心课的双语教材往往采用的是现有的国内出版的学术教材,不同版本的选择较少。另外,一旦澳方教材进行升级或者更换,在对应双语版本教材以及相关PPT、讲义、试题库等等资料的重新匹配上,存在较大困难。对此,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和使用外文教材,本专业集中组织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总结和经验来编写双语版本教材,但中国与澳洲的会计原则准则差异或词汇词组运用的差别往往导致自编双语教材的局限性较大,这对师资力量、组织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英语进行日常用语的表达,更需要的是专业英语在听力、写作、阅读及口语上的运用。如果学生不适应双语教学,或者同一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双语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金融管理(中澳)专业每年录取前都会参考高考英语分数,但近年来录取的学生英语分数下降,学生侧重于雅思学习,对专业英语学习不够重视等问题都是导致双语教学开展缓慢或不顺利的主要原因。如果根据英语等级考试来评判,学生英语水平基本上在四级左右,少数学生可以在毕业前通过六级考试,那么合作办学三年期间的大多数时候,学生是很难较好理解经管类甚至是部分法律、统计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提高外文思维方式,无法形成准确地外语理解能力,影响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双语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传统的双语教育带入到现在的中外合作专业课程,结果就是学生接受到的学习内容都是相似的,强调的是规则和条例,即使老师依然积极备课、逻辑性强、内容丰富、思维严密,却缺乏灵活性,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上的差异。部分语言智能传统占优的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接收专业知识,而大多数金融管理(中澳)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辅助教学方式来提高知识吸收效率。现阶段本专业双语课程的开展尚无系统和科学的规划,虽然考虑了学生能力和水平的确存在差异,但安排和规划完全跟着澳方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的设置来,需要更多的导入课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专业表达和学术思维亟需加强,更多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也要匹配。
(四)思政课程重视程度较低
现阶段,高校大力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已经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从近年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包括本专业在内,更关注的是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忽略了每门专业课内涵的思政元素,这对于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是有所欠缺的。通常,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添加简单的思政案例教学,方法、内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有丰富的思政题材和资源,值得思考如何强化运用到中澳合作的课堂中去。
五、专业课双语教学成功关键
(一)加强双语教材建设
针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语教材匮乏及被迫全盘接收澳方教材及教学资源的现状,金融管理(中澳)专业计划就低年级科目组建一支专业水平较高、英语基础扎实的编写团队,参照教育部课程标准进行基础类教材的编写,同时制作双语对照的教学资料,如PPT、视频,甚至MOOC、SPOC 等新型课程,最后可以寻求合作方澳洲联邦大学商学院对前期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审核,使之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标准及考核所需达到的要求。最近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将由3-4 位教师参与进行双语教材的编制。
针对低年级的自编教材首要保证英语表达的规范,同时要考虑本专业学生的接受程度,难易度适中又符合我方与澳方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编制符合我国实际经济环境和规则的教学内容与案例。进入第三年的时候,随着学生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的提升,逐步增加适用于国内经济实践的双语案例,而不是整本的双语教材,这样既保证学生通过中文理解难度更高的高年级课程,还可以保障专业英语的训练进度不会落下,有助于其前往澳洲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专业英语词汇的储备。
(二)充份运用双语教学的信息化手段
现在学校和学院都大力推进翻转课堂等新型模式,金融管理(中澳)专业应将其结合双语教学,通过富媒体性质的国内外双语教学音频、视频或图片,甚至在线直播等年轻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这样的教学流程是展现在互联网+或人工智能的教学平台上的,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意的自由发挥。待学生根据自身英语水平、专业知识的实际水平多方位使用教师们准备好的在线资源来改进英语思维、拓宽知识面和深化学习层次后,再回归线下课堂,与双语教师进行师生互动、讨论解惑。由于资料是基于中国实情以及双语版本,再者外教不能很好适用这些国产软件或设备,重任主要落在专业的教师身上,要将双语教学内容从传授知识转变向问题分析与探讨,基于项目化课程,有目的的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终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考疑难点的主动性。
(三)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设置
金融管理(中澳)专业应合理布局外文课程与中文课程,也就是说,要使双语课程与英语专业课形成互动和互补。比如在低年级时引入中方教师讲授计算机、会计和金融等中文课,这些课均不是单独设立的,而是为了接下来的较高阶的英语专业课准备,本专业称其为导入课。目前导入课满足了学生对会计、金融与银行等英语专业课程的提前适应,但仍有不足,接下来应拓宽导入课的范围,使其能涵盖法律、统计、会计、管理和金融英语专业课。
这样的导入课设置是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强调了多种智能互通互促进的效能,可以使中文学习专业知识的优势动能来促进较弱势的英语学习能力。由于双语教学是动态的,特别是对于母语非英语的本专业学生而言,因此单单导入课还是不足够的,教师们的教学应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以及实现学生的多种智能相互促进的效用,建议专业内思考以下几点提高:首先,导入课是前置课程,与后置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其次,不要因为有双语教材就忽略英语原版教材,英语学习环境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会促进双语课程与母语专业课程之间的互补;最后强调师生互动,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课后的网络工具上的互相沟通的有效性都能影响学生对双语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互动的形式应当多样化,有视频、案例的,也还要有信息化手段,比如教学软件、人工智能设备等的配合,这样学生本身所有的多项智能之间形成互补,更好理解和运用英语和专业知识。
(四)强化课程思政,培养综合人才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金融管理(中澳)专业应严格按照该意见和实施方案细则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实情以及当前社会实事事件,增强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鼓励所有课程申报校级思政课程项目。本专业则针对思政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材使用和师资配置等方面做好精心准备,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抓住时代脉搏,在双语课程和双语资料中插入丰富、时效性的案例以及热门话题的研讨,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向往成为新时代的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