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探究

2021-11-21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产业化人工智能机器人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0 引言

目前,由于人工智能的应用规模还不是很大,它的实际影响力还没有完全彰显出来。不过,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期望值很高,这得益于它自身的优势,所以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正在急剧上涨。

1 人工智能及相关概念

人过智能研究的对象主要包含机器人、语言识别与处理功能、图像识别功能、专家系统等。其中,人工智能并不是指人的智能,而是能像人类那样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甚至可能超过人的智能思维。人工智能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

1.1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的技术,是人工智能实践和理论的领跑者,深度学习的概念自从被提出,就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行业,同时很多企业家也看见了它的商业价值,就开始研发打造自身公司的专业产品。

1.2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的前身即为强化学习。强化学习也是属于机器学习的一种,它和监督式学习以及非监督式学习是并列关系。强化学习和非监督式学习的前提条件一样,处于一个样本完全没有标签的环境下,通过先尝试做出一些处理得到一个结果,通过这个结果的反馈,调整之前的动作。就这样不断地调整,算法能够学习到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即强化学习和非监督学习的不同点就在于它们处理问题的模式是不同的,例如现在有个向用户推荐新闻文章的任务,非监督式学习会先自己找到先前已经阅读过类似文章的用户进行自我归类并向他们推荐,而强化学习则先通过向用户推荐少量的新闻,并不断获得来自用户的反馈,最后构建用户可能会喜欢的文章类别[1]。

2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探究

2.1 人工智能产业化

2.1.1 信息产业化

信息产业指信息技术的发展所诞生的一类新兴产业链。信息产业包含两大类:第一类是指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第二类是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产业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产业信息化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将其视作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如深圳、上海、重庆等地,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然超过了传统产业。

在很多西方国家更是将信息产业当作了国有经济的第一核心,比如美国硅谷一年的经济产值远超传统产业。1991年刊发在哈佛商业评论中的《不生产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一文提到了“决定计算机如何制造并不能创造真正价值,唯有决定计算机如何使用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产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而且在西方国家1991年的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全世界计算机市场总增幅为4%,其中信息服务业占到了14%,而美国前三季度的信息服务业更是上一年利润的192%,这也让更多的国家看到了信息产业化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当然,不同的国家信息产业化的建设进程也不同的,就以我国而言,在2011年李克强总理提出“计算机+”思想之后,我国信息产业化才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当然,信息产业化并不是强调传统产业不重要了,而是相互依存的,不然就会形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现象,对经济发展反而影响更大,就以我国而言,虽然在加快信息产业化进程,但是也要以我国现有的产业为基准进行创新。

2.1.2 产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产业信息化的进程,而这也是当今信息技术快速推动国有经济和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产业信息化指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产业中,它的本质并不是改变原有的产业链,而是在产业链中加入信息技术,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当然,产业信息化势必要增加一些部门,以管控企业产业,促进企业产业经济发展,例如信息技术部。

在如今的产业信息化建设中对经济发展最有推动力的便是智能机器人的问世,虽然说它不能完全替代人,但是只要确保它的程序就可以让机器人不间断地工作[2]。

2.2 人工智能与工业竞争力

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之下,国家与国家、企业和企业都在人工智能上角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家工业竞争力、企业工业竞争力,与“华为事件”道理一样,美国担心“华为”的发展提高中国工业的竞争力,于是采取一些不正规的手段打压“华为”。

其实每个国家、每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都想提高自己的工业竞争力,这就需要研究对手的发展现状,分析对手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工业竞争力,并对市场进行战略分析。

2.3 人工智能与劳动就业

2.3.1 “新蓝领”—工业机器人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工业机器人在美国问世。21世纪90年代,美国很多制造产业都被机器人所替代,导致很多产业员工下岗,但也正是这类技术的兴起,让美国成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中心,也促使美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另外,美国工业机器人的诞生也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细分的工作岗位6万余种,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美国的就业率下降仅为1%,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现有企业中,并不一定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反而一项新兴技术的诞生也可以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就以我国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为例,我国重庆前段时间比较火热的观音桥AI成像技术和两路口AI成像技术为重庆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而且也让当地成了“网红打卡地点”,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遏制现有国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只会使国有经济的结构发生变化。

2.3.2 “白领族”—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步入应用取得实效的另一标志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如今已有成千上万个,所涉及的领域几百个,并且为这些领域带来的经济价值远超工业机器人,部分专家系统所蕴含的经济价值高达几亿美元。

专家系统最早诞生于美国,并且在美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就美国工业界而言,20世纪90年代初其专家系统就多达4 400余种。专家系统主要用于化学行业、医学诊断行业、企业管理行业、航空航天领域等,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

2.3.3 人工智能与劳动人员的关系

虽然说人工智能受到了国家发展的重视,也对国有经济的推动和发展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人。例如上海浦东机场的智能机器人,它们虽然为机场提供了很多便利,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还需要很多的劳动人员完成相关的工作。所以,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但不互相影响的。

2.4 人工智能与国际分工

2.4.1 “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在不同国家也是不同的。例如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后,通常侧重发展附加价值高的“上游”产业,将一些价值较低的“下游”产业放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地。

“上游”产业是指技术密集、知识保密、技术应用前端的产业,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投产回报率高。“下游”产业主要是指操作简单、人工密集度大、技术应用常见的产业,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投产回报率低。正是这两种产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的影响,致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拥有“上游”产业的国家经济飞涨,“下游”产业的国家经济增长反而不尽人意。

现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各行各业都有明确的“上下游”区分,“上游”产业会因为自身附加价值的影响而水涨船高,“下游”产业再怎么发展也只能处于隶属。就像如今的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的垄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便是“光刻机”,荷兰有打算将“光刻机”卖到我国,在美国的强加干预之下,荷兰不得不放弃这一打算,而我国高端行业对“光刻机”的需求是必要的,虽然我国现在提出了“碳芯技术”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可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上游”产业不仅关乎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更关乎一个国家的发展。

2.4.2 产业转移

早期发达国家采取“炮舰政策”,明目张胆地侵略发展中国家,掠夺其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在现如今这种手段在大国之间是行不通的,于是发达国家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产业转移,即用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商品,从中获得巨大的劳动剩余价值。二战之后,很多发达国家放弃了“炮舰政策”,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工厂,最大限度地剥夺劳动人民的劳动力。

不过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这种产业转移路径逐渐行不通,而且产业转移策略对发展中国家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的,只要积蓄一定的力量,就可能迎头赶上。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如今,42年的时间我国已然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让我国在世界上有了话语权,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必将走出新的高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说人工智能在如今的经济发展中尚未展现出全部的实力,但是它的价值是一直存在的,因此,在世界各国暗中角力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或许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因此,我国应该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研究,致力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化人工智能机器人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系统产业化之路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