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布里尔小姐》中“听得到的声音”和“听不到的声音”

2021-11-21范潇雅李芳芳

现代英语 2021年16期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围脖布里

范潇雅 李芳芳

(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

一、引言

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布里尔小姐》这篇小说里把所有的人物都限定到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然后通过布里尔小姐的意识流展现了一系列流动的文字图片,呈现了她内心微妙的变化。虽然小说中罕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强烈的冲突,然而读者却能在读小说时得到顿悟。这篇小说中有读者感官可以听得到的声音,也有感官听不到的声音。

虽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这篇小说中把所有的人物都限定到某个时间和地点,却没有直接点明小说的背景。然后通过布里尔小姐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展现了一系列流动的文字图片,同时也呈现了她内心微妙的变化。关于小说的背景的展示,曼斯菲尔德不去直接告知读者,而是用烘托和暗示的方法让读者自己进行感知,从而作者本身从小说中隐退了出来,继而读者在读小说时就像欣赏一个舞台剧,可以近距离的去观察舞台上的人物,去聆听舞台上传来的各种声音。所以在这种情境下,读者和观众的角色很像,但不同的是,读者能够有更长的时间更深刻地用内心去感知小说中的人物。

首先,读者可以推测出小说的时间和地点。从(Jardin Publique)公共花园的法语拼写,我们能看出来曼斯菲尔德把布里尔小姐这个人物设置在法国的一个公共花园里,对于布里尔小姐来说,这是一个全新和陌生的环境。布里尔小姐孤身一人侨居异域本身就是一种对苦楚过去的逃离,实际上这个公共花园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另外通过布里尔小姐对空气的感受也可以推测出小说发生的季节,“空气是静止的,但是当你一旦张开嘴巴就会感觉到一丝凉意,就像你面对一杯冰水要喝一口之前的那种寒战感觉,时而又有一片叶子飘荡着——不知来自何处,算是来自天空吧。”作者将故事设置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季节,凉丝丝的空气中偶有随风飘落的叶子暗示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深秋季节。故事记录了布里尔小姐这样一位老妇人在深秋季节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作者在无声中就渲染了故事的气氛。而这样的小说背景的暗示正是烘托出这位年老的布里尔小姐内心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其次,作者在小说中有很多细节的描述,所以让这样一幕舞台剧更加细致和真实。虽然小说中罕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强烈的冲突,然而读者却能在小说的细节中得到顿悟。例如布里尔小姐的狐皮围脖在小说中仿佛是有生命的,也是唯一她可以去对话、聊天的对象。“‘我怎么了?’忧伤的小眼睛问道”。看起来这个问题是狐皮围脖这个小生命的声音,但实际上这双忧伤的小眼睛代表了布里尔小姐内心那双眼睛,她似乎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我怎么了?”显然这样的一个小细节恰好能折射出布里尔小姐忧虑的内心。文中布里尔小姐对这个狐皮围脖的描述是“可爱的小东西!再次触摸到它感觉真好。”由此可见,这个狐皮围脖对布里尔小姐的重要性,从她能够再次触摸到它的感觉来看,她十分看重这条围脖,这种表述又留给读者几种暗示。或许是由于天气转凉,她终于可以戴上她心爱的狐皮围脖;或许狐皮围脖代表着她曾经的幸福,这是她引以为豪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朋友。这就是为什么当唯一让她引以为豪的狐皮围脖遭到讽刺和轻视的时候,她会在一瞬间崩塌。作者在小说最后说到布里尔小姐听到的哭声这是读者感官可以听得到的声音,这种哭声,读者可以理解为是狐皮围脖的委屈哭声,也可以把哭声理解为是源自她的内心的失落。

曼斯菲尔德在小说中采用微妙的细节烘托,让读者不再受框架束缚,而是像观看舞台剧,看着台上有血肉有灵性的演出,有读者感官可以听得到的声音,也有感官听不到的声音,而这些听不到声音却是这位年老的布里尔小姐内心的孤寂感以及对年轻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二、听得到的声音

(一)公共花园乐队演出

在布里尔小姐心里,每周日下午的那场盛大准时表演是她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她的“演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且她也认定自己就是这场演出中的一个重要的女主角。在这个舞台上,外表光鲜与内心丑陋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另外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老人和年轻人之间无形的对比。

公共花园的声音来自那个乐队的演奏,但实际上它已经超出了本身的涵义,乐队的演奏正是这位布里尔小姐内心真实声音的写照。“长笛版柔和清亮的一小段音乐——十分悦耳——一长串活泼的急降。她知道这一段一定会重复的。是的,重复了,她抬起头来笑了。”从这段对声音的描述,能看出周末公共花园的准时演出是布里尔小姐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这些声音和表演也是让她的生活充满乐趣的唯一成分。

(二)青年男女对话的声音

小说中唯一的一段对话来自那对青年男女。“stupid old thing” and “fried whiting” “愚蠢的老家伙”和“炸鳕鱼”这些挖苦布里尔小姐的话就像一把生锈的钝刀直插她脆弱的心脏,她对世界仅剩的一点点幻想顿时破碎了。

幻灭一直以来都是曼斯菲尔德最爱的主题。这几句尖酸刻薄的话就像一个巨大的爆裂声把布里尔小姐一直以来幻想中的完美世界破坏了。曼斯菲尔德首先给布里尔小姐编织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幻梦世界,然后紧接着让这个生活在梦幻云端的老妇人掉落在冰冷残酷的现实世界中。

三、狐皮围脖的哭声

在布里尔小姐心中,她的狐皮围脖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围脖的角色。那个“可爱的小东西”显然对于布里尔小姐就像她深爱的孩子,抑或是她唯一的依靠。因为在她的生活中除了这个狐皮围脖,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让她感到温暖。这个狐皮围脖糅合了她珍贵的回忆、骄傲的自尊以及所有美好过往。当她心爱的狐皮围脖被评价为“一条炸鳕鱼”且很滑稽的时候,那一扇通往外部美好世界的小门被狠狠地关上了。她和她的狐皮围脖被周围世界拒绝和摒弃的时候,可怜的那个老妇人又悄悄地撤回到她那个“小柜橱般的小屋”里,把她心爱的昔日所有的美好很快的放进了盒子里,她听到的哭声其实不是幻觉,而是她自己内心的哭声。

四、听不到的声音

(一)享受的心声

从表面来看,布里尔小姐是一个很可怜很痛苦的老妇人。曼斯菲尔德把背景设定在深秋或是初冬,这个意图就是为了用这个寒冷的季节来衬托布里尔小姐孤独和悲惨的生活。布里尔小姐极度渴望与周围的人交流并尝试融入他们的圈子,但这种小心翼翼却被他人狠狠地拒之千里。她唯一的幸福和快乐就是去偷窥周围的世界来满足自己的幻想。

如果深层剖析,不难听到布里尔小姐的心声。她的内心世界是五彩斑斓且充满阳光的,她很享受她编织好的世界。布里尔小姐似乎就像是荒野中一朵无人察觉的小花,尽管没有人在意她,关注她,但是她却有着自己的呼吸和独特的芬芳。积极乐观的她在星期日的特殊享受和对一块蜂蜜蛋糕上有无杏仁的幻想,读者很容易可以听到她乐在其中的心声。她很享受这个生动真实的世界,不管是穿丝绒上衣手握雕花手杖的老人,戴巴拿马草帽的男人,穿带扣长筒靴的女人,还是戴白色丝绸蝴蝶结的男孩和棕色的“演戏”的小狗,在她的眼里,周围这些栩栩如生的细节对于她来说很新鲜也很生动。从她细微的观察中,能看出来布里尔小姐对生活的热情。

(二)边缘人的哀声

从年龄上看,布里尔小姐应该属于老年人的行列,可是她自身却很瞧不起这类人而且一直让自己置身在老年人的圈子之外。然而年轻人的圈子却对她规避,所以她似乎成为一个边缘人。“他们古怪、沉默、几乎都很老。看他们睁大眼睛的样子,好像是刚从黑暗的小屋子里出来,甚至是从小橱柜里出来。”从布里尔小姐看待这些老人的态度,不难看出她自己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优越感仅仅是她个人而言的痴心妄想。而这种对于自身情况缺少公正评判的心态也导致了她归属感的丧失。她对老年人的偏见恰恰映射了她自身的处境。

从社会层面上看,她同时也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她把自己定位为虚幻的“演员”,怀揣着一颗年轻的心,随着年轻人一起唱一起笑,一起为之动容。她自身无上的优越感其实是源于这颗年轻的心,当她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个世界,想要融入其中的时候却被人拒之门外。那对青年男女对她的嘲讽让她已有的优越感瞬间崩塌而自卑到无地自容,她似乎被这个幻梦般的世界遗弃了。唯一的一点归属感荡然无存,她真的成为无家可归的可怜人,从这个光鲜艳丽的年轻世界逃离到自己的小橱柜里。读者可以想象出来如若她再从那个黑暗的小橱柜里走出来,或许她也会像那些她曾鄙视的老年人一样古怪和沉默,虽然她的逃离之举并未成功,但布里尔小姐却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世界。这个来自边缘人的哀声虽哀却有呐喊般的力量。

五、结语

听见的声音固然重要,然而听不见的声音却更能发人深省。从布里尔小姐的心声中,读者可以感到她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也可以体会到她尝试着逃离过去和那个沉默的老人群体时却被无情地拒绝并剥夺掉最后一点希望时的悲哀。虽然布里尔小姐被迫承认自己已经年老的事实,但是布里尔小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那颗追求年轻的心却让读者感到这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妇人。她热爱生活、对生活中的一切观察入微,这样一位老人不会因为脸色的皱纹而让心灵枯褶,因为青春不外乎年龄。布里尔小姐宛如荒野中的一朵孤芳自赏的小花,即使无人垂怜,也散发着淡淡幽香,哪怕无人记起也默默地美丽着。

猜你喜欢

曼斯菲尔德围脖布里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声 明
每个女孩都是公主
讽刺艺术赏析
长颈鹿
真理
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系列小说中的自恋人物
西西里意面
一起织围脖
围脖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