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的困境及创新探索
2021-11-21侯斌杨静
侯斌 杨静
(燕京理工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1)
一、引言
文化自信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信心和肯定,是国家发展中最为基本和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在当前文化自信的大战略背景下,教育领域要主动承担起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受众面广,教学周很长,课时也较多,并且英语学科本身就肩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职责,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向学生传递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英语作为世界上通用的语言,各国人民沟通时要使用英语,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引入了更多传统文化的内容,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西方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新时代赋予了大学英语课程新的使命,要求英语教师在带领学生积极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能够面对世界使用英语来讲好中国故事。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的困境
(一)教学目标设定不够完善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文化自信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高校一般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英语学科并没有发挥出育人作用。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学英语很长一段时间都将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当成重要的教学目标,也就是从英语听、说、读和写这四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关注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词汇、句型、语法以及表达、听力等方面,对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不够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要求,但是这部分的内容不够明确,教师并没有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解读,没有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纳入英语课程的目标体系中,而课堂教学的策略和行为等都受到教学目标的引导,最终影响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
(二)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缺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都是以教材为载体,现阶段很多高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缺失,并没有设置单独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块,学生无法系统学习和接触中国文化元素。大学英语教材中关于民族性和本土性的内容非常少,更多关注的是西方外来文化的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将更多的重心放在西方文化教育上,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所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虽然熟悉西方的语言、文化,但是却对本土的文化认识不足,在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往往不知道怎样用英语来表达,导致文化输入不均衡。
(三)教师缺乏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要求英语教师自身要具备文化自信,熟悉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树立明确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依然按照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将语言技能的训练当成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课堂上主要讲解词汇、语法以及西方的文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意识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就很少涉及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当成任务来完成,则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外,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积累不足,难以引入传统文化的双语素材,这也会影响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四)文化传播具有单向性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传播具有单向性,教学过程中注重英语向中文的翻译,但是却缺少中文以及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会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充足的平台和机会来将英文翻译成汉语,但是对于汉语翻译成英文只有在语言评估以及语言测试中有所体现,而教学评价和测试具有导向作用,会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将学习重点放在英译汉上。虽然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但是教学设计具有局限性,文化传播表现出单向性的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没有渗透到英语课程中。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的创新措施
(一)将树立文化自信融入课程目标中
教师要将文化自信的目标融入英语课程目标体系中。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属性,教师不仅要关注英语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应该关注英语课程的人文性,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要从跨文化学的理论出发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重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能够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向,时代在不断发展,教学诉求也在随之变化,因此课程目标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在当前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一定要深度解读文化自信的培养目标,并将其融入英语课程的目标体系中,关注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文化修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早在2015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就明确指出要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语言实力,这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构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母语文化教育,通过英语教学来实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目标。
(二)在课程内容中融合中外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中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非常不利,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将更多、更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灵活性和可塑性非常强,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可以融入更多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在英语读写教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英译版本,在教材中多增加一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使用英语来介绍这些经典文学作品,在听说课程中也可以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鼓励学生使用英语来复述、介绍传统文化的内容。在选择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时,要遵循系统性、经典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来精心选择,让英语课程中包含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另外,文化自信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落实,也就是不要求教师专门开设课程来讲解传统文化,而是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活动和课程内容中,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教学主题融合,而学生的英语技能和语用能力提升的同时,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育人意识
在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文化育人的意识。教师自身要树立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认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英语教师要深度解读大学英语的课程标准,精准分析课程教学要求,并从时代背景出发分析英语教学的诉求。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积累也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所以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并将其整合到英语教学中。在当前文化自信和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树立大思政观,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也能够实现对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目标,英语教师一定要形成现代的教育观。
(四)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比赛,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搜集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然后采用英语来表达,在课堂上向其他的同学宣传。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比如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以传统文化介绍为背景的听力素材,在听力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布置介绍传统文化的写作任务,给予学生锻炼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使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教师除了要利用好第一课堂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程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课等方式来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和各种课外活动有效结合。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入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凸显教师的与时俱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文化自信培养纳入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中,并对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此外,教师自身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掌握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式,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