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泰安市居民参与为途径的泰山旅游圈发展问题探究
2021-11-21邓子欣
邓子欣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34
引言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社会矛盾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我国必须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而旅游业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这既是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全新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泰山较为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限制,近些年的发展也略显疲软。
一 研究意义
季羡林先生曾指出:“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弘扬泰山文化,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泰安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及提升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泰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其旅游资源十分充足,历史上著名的大汶口文化的诞生地就位于泰安市,泰山石、泰山玉石文化也在我国玉石市场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沮徕山起义、陆房战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为独具特色的泰安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泰山文化可以作为旅游开发基础,从而为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泰山较为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断受到限制,近些年的发展也略显疲软。《2019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表明,消费者在选择国内外文化产品或服务时,国内的文化旅游最受欢迎,文化消费环境指数逐年上升。因此,泰安市政府在2021年3月3日发布的文件中也提到泰安市要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延长泰山旅游产业链。而这又要求泰安市政府调动泰安市当地居民的参与,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泰山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圈,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泰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泰安市本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参与现状
笔者通过问卷、访谈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泰安市本地居民进行调研,分析本地居民参与泰山旅游圈的具体情况:
(一)被调查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被调查居民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24岁以下占24.25%,24—40岁占34.48%,41—55岁占34.48人。被调查居民的整体学历水平在高中以上,且高中、大学、研究生分布较为均匀。大部分参与问卷居民属于小康与中产阶级,极少数特别富裕家庭。
(二)居民参与旅游产业的情况
参与本次调研的泰安居民超过半数对泰安市旅游持满意态度,且愿意从事相关旅游工作人数占比48.28%,接近总人数的一半;接近半数被调研居民,不能感受到随着旅游业发展自己的额外收入会有所提升。
通过分析问卷,可以了解关于参与旅游的方式,经营餐馆、旅馆,旅游商品销售和景区工作受到大部分居民的青睐,相对于打工拿固定工资,居民们更倾向于选择和景区关联度更高的参与方式。
没有时间是限制当地居民参与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当地居民填写问卷的后台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填写该答案的多数是富裕家庭与零收入群体的大学生。而选择“缺乏资金、缺少相关技能和专业指导是限制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群体,主要是25岁以上居民,有固定工作,存在一定闲暇时间,可以在休息时间内去从事旅游工作增加一定收入。另有一些居民对旅游知之甚少,不知该如何加入旅游行业,该部分填写答案居民分布较为广,各年龄层分布较均匀。
三 泰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梳理泰安市人民政府官网、国家统计局平台下载的泰安市统计年鉴等官方资料,结合对当地居民的访谈,整理出泰安市旅游业现状如下:
(一)泰安市旅游管理政策法规具体指导性差,政府对于景区管理缺乏透明度
查阅泰安市政府网站,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数量较少,且多为整体性规划文件,缺乏具体的指导。泰安市内各个景区相关产业商业行为规范也较模糊,容易产生纠纷,实际实行中也容易产生制度遗漏。
(二)当地从事旅游产业的居民与企业竞争性较差
当地居民生产旅游产品主要是煎饼、高山农作物等缺乏特色与吸引力的产品,相关旅游产业商业价值和相关产品附加值低。泰安市政府虽然关注国家政策,一直发布帮扶特色产业的文件,但从泰安市统计年鉴可以看出,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而企业方面,当地的旅游企业规模小、知名度低[6]。根据文献分析并结合笔者对泰安市居民的采访可知,泰安地区早期依靠“房地产经济”起家致富,目前景区周边地产大部分是私人性质。有本地采访者这么形容:“民宿多,但要立马想一个出名的可以看山景的民宿,也挺困难的”。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低
首先,泰山相关旅游文化产业模式传统,特色不明显[1]。主要依靠传统的线下游览,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像其它景区一样进行线上拓展;其次,泰安市政府各个部门对于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并未形成的发展理念。泰安市政府上下没有一个规范完整的配套的政策措施,并未形成上下联动、统筹发展的工作格局。而且泰安市政府也并没有很好的贯彻“城不压山、城不上山、城中见山”的规划原则;最后,泰安市政府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泰安市政府的旅游相关投入仅本地人了解,外地游客大多不了解。
(四)文创产品特色不鲜明
从目前的泰山旅游区的文创产品来看,其产品普遍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况,旅游纪念品多是一些旅游区常见的工艺品、纪念照等,毫无特色可言。泰山旅游区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具有“五岳之首”的称号,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但这些内涵并未在文创产品中充分体现出来。各地旅游区随处可见的工艺品是难以激起人们消费欲望的。
泰安市历史文化丰富,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却是以传统形式的旅游线路、内容为主,说到泰安,大部分人们只知道泰山,对于泰安丰富的历史文化缺乏了解。其实,泰安除了有泰山景区这个金字招牌之外,还有封禅大典、方特旅游城、太阳部落等一系列的文化旅游IP,而泰安居民对于这些特色文化资源没有进行很好的宣传,外面的人也无法准确获知信息,于是出现了信息的不对称。文旅融合开发,需要对市场进行拓展,泰安在旅游发展当中,过于凸显泰山的旅游地位,导致其他文旅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环境不佳,人们对于其他文旅资源的兴趣不足。
(五)乡村文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来看,泰安景区旅游及城市旅游发展较好,而乡村旅游发展滞后,发展乡村旅游便可以成为其旅游业的突破点。多年来,我国一直关注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一些城市中的乡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实现了脱贫致富。乡村集体收入增长,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于是一些村子开展对一些破旧的房屋进行翻修甚至重盖。虽然建设工作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树木被损毁,从而导致乡村文化遗产逐渐减少。而且伴随着城镇化工作的开展,城市圈逐渐扩大,城市周边一些村落逐渐消失,成为了厂房。在这一过程当中,伴随着一些拆迁和征地工作的实施,一些古建筑损毁的事件也偶有发生,这是因为乡村文化资源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文化遗产的年代可能较为久远,经过长期的演变,人文建筑可能破旧,需要修缮,自然景观可能需要保养和维护。由于文物部门长期以来的资金较为匮乏,对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提供的支持自然也不多。
四 解决措施
(一)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完善政策法规
泰安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管理却较为粗放、开发管理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泰安市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一步深入和可持续化,因此,政府部门要统一树立融合发展理念[3],加强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进行顶层设计特色开发。
(二)发展科技旅游,建立数字化平台
旅游数字化平台中提出以下两种构想:其一为政府为主导,搭建泰安市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其二可与其它平台进行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招标,再统一来监管与考核。而且,在一个科技化时代,追求创新和独特体验的时代,将巍峨壮观的自然景观与科技融合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新趋势,对于泰安市科技旅游可以增加沉浸式游戏模式给人新奇体验,同时满足老人等特殊群体身体受限不能亲自体验的人群,如VR体验[2]。也可以通过AR导航利用AR+传感器设备的技术搭配给人视觉冲击的同时可以进行科普,来节省人力资源。
(三)开发多样化旅游方式,打造泰山旅游民俗圈,实现年龄全覆盖
一种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品牌,依托品牌效应,打造自己的地域标签进行文化产业输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形成旅游开发产业链,给予游客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政府可行的方式有: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地理地质方向的研讨会以提升国内外知名度;或与国家体育部门合作,举办国际性高水平登山比赛等。且登泰山作为一项极其耗费体力活动,以及自身对身体素质要求之高,对旅游主体进行了一定限制,在解决年龄偏差和旅游体验之间出现的问题,需要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既要实现泰山旅游年龄全覆盖,又要丰富泰山旅游体验感和保持原本泰山的自身特色[5]。
(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提升消费欲望
对于泰安市本身来说,其具有很多优秀的风土特产值得进一步挖掘,如桃木工艺品、泰山石、肥桃、山核桃等,都是十分有名的特产,但这些特产在旅游区内却缺乏一定的包装和卖点,导致一直以来其特色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发展也不如人意。对此,首先,应该在泰山丰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展开特色文创产品设计。比如针对泰山特有的宗教文化,开发祈愿型文创产品;依据泰山独有的“挑山工”景观,开发人偶摆件工艺品等,充分展示泰山的文化特色和泰山人民的精神风貌[4];其次,可以将泰山独有的土特产进行深度开发和包装,依据特产的不同分类展开多层次开发。比如,可以根据低、中、高三种消费水平划分特产质量和包装,将特产按照简易加工、普通加工、精品加工的规格进行包装;最后,立足于特产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便于储存、便于携带、便于收藏等包装类型,为文创产品添加附加价值,以实现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提升。
(五)复原古乡村面貌,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里,有一些非常著名的文化遗产,例如,浙江乌镇、安徽宏村,这些著名的小镇、村落有许多十分古朴的建筑,这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开展,一些古朴的建筑被破坏,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所以,想要以文化推动旅游行业的开展,就必须要首先重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相关部门需要发挥作用,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首先,要派出专业的人员到乡村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当前城中乡村文化遗产的现存数量,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定级,之后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实行一村一方案,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可以建设居民+开发公司+旅行社的完整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体系,重视古村落、民俗、手工艺等多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结合产业、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从而将城乡接合部乡村建设成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村。
在将文化和旅游发展相结合的过程当中,泰安一些村落要格外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代社会一些人们开始厌倦了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更加向往恬静自然的乡村美景,乡村游正在兴起。一些村落完全可以结合一些文化资源,整修农村庭院,修缮古庙、古祠堂,整治污染的河道,营造青山绿水的乡村风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乡村旅游,带动旅游服务的繁荣,让农民享受文化福利。背靠泰山这座旅游名山,一些乡村可以开展乡村游,打造泰山乡村游品牌。乡村文化资源丰富,祠堂、庭院、古庙、古树等资源星罗棋布,村落与旅游部门开展合作,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将这些旅游资源加以开放,供外来游客参观游览。再打造一条旅游线路,让游客品尝农家饭、欣赏农家小院,从而便可以打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五 结语
总之,若想要拓宽泰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离不开本地居民对旅游业广泛且深入的参与。政府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好数字化平台,提供给居民多样化的参与路径;开发多样化旅游方式,打造泰山旅游民俗圈,实现全年覆盖。解决好泰安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促进泰安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各方面的发展,泰安市人民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