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翻译研究述评

2021-11-21李文竞付华妹

现代英语 2021年4期
关键词:模态三国演义三国

李文竞 付华妹

(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一、引言

视觉文化是“当前文化的主导文化形态”,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视觉文化的影响,翻译活动也不例外。图像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不同民族间语言文化的障碍,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更加顺利。在视觉文化语境中视觉文本的翻译即视觉翻译。

二、视觉翻译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视觉文本的书面翻译称为视觉翻译,简称“视译”,区别于口译中的视译,视觉翻译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陆洋,2003),属符际翻译与语际翻译的结合,与多模态翻译中视觉模态翻译相似,属视听翻译中的视觉翻译。当前对于视觉翻译的研究可分为语言视觉翻译和非语言视觉翻译,前者如标点符号、单词(字)物理表现形式(龚晓斌,2013)、长短句等;后者如版式、文字的字体、图形图像、色彩等(代福平,2017)。语言视觉翻译以补偿为主,如最佳感官式补偿及整体视觉对等补偿等;非语言视觉翻译如汉译图书视觉翻译,要实现系统性、准确性以及变通性。

(一)视觉翻译与多模态翻译

视觉翻译与多模态翻译研究中的视觉模态翻译相似。多模态翻译综合考虑两个及其以上模态呈现的整体效果,鲜有单独讨论某一模态如视觉模态翻译。研究以影视作品如“字幕翻译”(陈玉萍、张彩华,2017)为主,偶见戏剧如昆剧翻译(朱玲,2019)、神话如《山海经》英译(王敏、罗选民,2017)等,可应用于翻译教学,如采用模态之间转换、实化和虚化策略原则(王俊超、曾利沙,2016)等。

(二)视觉翻译与符际翻译

视觉翻译属于符际翻译的一部分。以图画翻译如“插画”翻译(林元彪,2016)及“诗中有画”(江承志,2015)和电影翻译如小说《喜福会》翻译改编成电影(王晨爽、文军,2016)居多,兼有理论研究如据符际翻译研究翻译批评(黄忠廉、李正林,2015)。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利用特写镜头、内心独白、场景设计、音乐等,以及诗画翻译中按画取句、按生活情景取句(张保红、刘士聪,2012)。

(三)视觉翻译与视觉化

虽然现有视觉化研究文献中没有明确提及视觉化是视觉翻译的方法之一,但是视觉化作为翻译方法,常见于同声传译(左嘉、刘和平,2011)、翻译教学等。

(四)视觉翻译与视听翻译

视觉翻译是视听翻译的一部分。视听翻译研究鲜有专门讨论视觉翻译。主要为“视听文本”及AVT译名研究(刘大燕,2011)、国外“视听翻译”译介(王晨爽,2017;覃江华,2016)、以影视翻译为例的翻译教学及网络字幕翻译等。

根据视觉语言类型视觉翻译大概分为两类:①唇语或手势语等视觉语言可与有声语言互译;②文字、图像、色调等视觉语言翻译散见于视听翻译研究中,如Baker和Saldanha(2009)讨论视听翻译方法时提到注意语言、图像、颜色、视角。Pérez-González(2014)出版专著《视听翻译:理论、方法与问题》探讨视听翻译研究理论和方法等基本问题,没有专门讨论视觉翻译。国外译界提出视觉化可用于口译、教学以及笔译。当今“读图”时代,翻译不仅限于文字,还包括文字、图像、颜色等视觉语言。因此,对视觉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视觉翻译与其他类型翻译重合,缺乏独立系统的研究;视觉翻译侧重文字翻译,其他视觉语言翻译研究较少;视觉翻译在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等活动价值研究较少;往往地方对外推介视觉翻译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

三、视觉翻译的实际价值

视觉文化是当前读图时代的文化体现。视觉文化“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形态”(周宪,2017)。当前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图像。微信聊天中大量使用表情图像、淘宝购物首先通过图像挑选商品、工作中大量使用PPT等;手机短视频、电影、电视、录像、网络中的图像、视频等就更多了,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当前随着5G时代的来临,图像的使用范围会更加广阔。图像的传播可以跨越国界、种族和文化,是较文字更加容易交流的表述方式,因此,视觉翻译有助于促进中外民心融通。

学者王宁(2018)说“着重使用当代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图像的翻译和语言文字的建构。建构和传播一个国家的形象,所用的再现及传播媒介主要是语言以及各种包含象征意味的图像”。视觉翻译就是在视觉文化语境中对于视觉文本的翻译,或者理解为在从事翻译中充分考虑视觉文化的影响。从视觉翻译自身特点来说,视觉翻译有助于促进中外民心融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以图像为主视觉翻译更容易为国外民众接受。《三国演义》在国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在美国亚马逊调查Moss Robert翻译的《三国演义》读者反馈时发现,读者评论中有一部分读者是通过打三国游戏来读《三国演义》英译本,他们想了解三国游戏中人物特征,所以就买来《三国演义》英译本来读;还有一部分读者是家人打三国游戏,他们为了与孩子或者家人更好地沟通,所以来买《三国演义》英译本;还有一部分读者是在网站上看了影视剧《三国演义》(王扶林导演),没有英文字幕,很多内容不懂,所以买《三国演义》英译本来读。三国游戏、三国故事和三国影视剧等都是视觉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些视觉文化形式的独特魅力吸引国外读者想要了解中国的三国故事,由于语言限制,他们自然选择三国故事的英译本,系统全面了解三国故事。三国游戏和三国影视剧都是以中国的三国故事为内容,以视觉文化形式传播到国外,吸引国外民众系统阅读中国的三国故事。三国故事以视觉文化的形式传播到国外本身就是视觉翻译,这说明以图像或者影像为主要的视觉翻译较以语言文字为主的视觉翻译更容易为国外民众接受。因此,视觉翻译能够有力地促进中外民心融通。

第二,视觉翻译是向国外民众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效方式。向国外民众讲述中国故事实际上是指用外语向国外民众讲述中国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差异不可避免。但是视觉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跨越差异。无论译者是否有心无心,把原图扩大总归能够让读者视觉体验更舒服。阅读语言的同时对照图像,可以对人物、场景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外民众共有的相似生活经历使得中外民众在图的引导下可能会得出相似的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视觉翻译这种特性能够跨越中外差异融通中外民心。

四、结语

视觉文化在国家形象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国家形象纪录片作为视觉文本,其中的语言向观众讲述中国故事,结合图像对某一国家的形象有深入的认识,甚至在他们脑海里留下印象,提到某个意象,提到某个故事,就会联想起该国家。例如在英语观众记忆里像长城、熊猫、红色、龙这些都是中国的代表意象;例如中国的高铁,在中国国家形象纪录片中多次出现,而且英语观众有的甚至体验过中国高铁,或者在互联网上看到中国高铁的介绍,因此提到高铁他们就会想到中国,他们的印象里有了高铁,中国交通十分便利等。这些细微的认识就是英语观众眼里的中国形象。这都是视觉文化对人类的真实影响,人类已经接受了视觉文化作为当今主导文化形态的事实。如何讲述好中国故事仍然是今后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当前来说,充分利用视觉文化的优势,讲好中国、传播国家形象能够在促进中外民心融通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视觉文化与翻译、与国家形象传播的相关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模态三国演义三国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EASY-EV通用底盘模态试验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三国演义
三国乱谈(1)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