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21-11-21赵志成
赵志成
(杜尔伯特第一中学,黑龙江 大庆 166200)
NBA节目在我国有较高的收视率,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篮球项目有着很大一部分受众。在我国小学、中学、大学中,篮球广受学生群体的喜爱。不过,从现阶段我国高中篮球项目的总体情况来看,虽然篮球受众的数量相对较多,但是高中生群体篮球技能熟练度并不高。在国家提倡“阳光体育运动”的引导下,各个院校开始将篮球运动引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不过,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高中篮球运动开展未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篮球运动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所以,分析当前高中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有助于篮球运动在我国高中里更好地开展下去。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图书馆文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爱学术等对有关于高中篮球项目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比如,大连地区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的状况、贵重地区高中篮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农村地区高中篮球运动开展情况、偏远地区(主要包括西部地区、西南地区)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的状况等。
1.2 问卷调查法
采用温泉调查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地区内几所高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4所高中,共1500张问卷,。第二部分,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主要是微博投票和贴吧投票)进行统计,投票的内容为平均每周开展的次数(2次以下、3至5次、5次以上),每周开展的时长(3小时以下、3-6小时、6小时以上),篮球运动的形式(半场、全场),参与的人数(2人、4人、6人、8人、10人);第三部分,联系各大高中的体育教师了解篮球运动开展的情况,其中的内容除了第二部分包含的内容外,还包含了体育课程中篮球运动占据的比例等。最终的统计结果为:第一部分1500张问卷、第二部分35262张问卷、第三部分57张问卷。
1.3 统计汇总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按照数据的来源进行分类分析,并根据数据统计过程中划分的层次进行数据筛选;将统计、分类后的数据制作成图表,对图表内容进行分析,反映出现阶段我国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的大致情况。
1.4 个案分析法
将个别的案例拿出来单独分析,将个案产生的原因了解清楚如,有些地区会出现极端的个例,比如篮球运动的时长过长或者过短的案例,要对这些案例进行单独分析。将地区的差异性了解清楚,有助于地区针对性地对篮球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整,使得高中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篮球运动。
1.5 比较法
本文主要比较的对象是不同年级开展篮球运动的差异性,目的是研究年级的差异性,通过年级的差异分析整体的差异性,最终得出总体数据的差异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篮球运动基础设施配置
调查结果显示,有58.5%师生认为自己学校的篮球运动基础设施不完善,具体地体现在:第一、篮球运动场地较少,有的学校总人数在3000人左右,但是学生的篮球场地配置基本在5至6个,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开展篮球运动的需求,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需要通过“抢”的方式打篮球,为此学生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第二,有的学生篮球运动设施相对较为老旧,一些学校的篮板非常老旧,一些木质的篮板已经出现变形的现象,还有一些钢化玻璃的篮板因为人为因素出现破碎的情况;第三,维修不及时,一些学生的篮球运动基础设施经年缺少维修,学生一直使用存在缺陷的设施,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体验感;第四,一些学校篮球的数量严重不足,即使是体育课上,学生能够利用的篮球数量也十分有效,学生往往需要轮替着使用篮球。
2.2 学生参与情况
通过对36819张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其中21289张(约57.82%)统计结果表示经常参与篮球运动,在21289张统计结果中,参与的时长在3小时以下的占据12.31%(2621张统计结果),参与的时长超过6小时的占据48.51%(1033张统计结果)。而在36819张统计结果中,有6351张统计结果表示很少参与篮球项目,而在6351张统计结果中,有超过1半的人数(3348张统计结果)表示从不参与篮球运动。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的总体效果还不错,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2.2.1 误差分析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的情况还算理想,但是如果不对其中的误差进行分析,那么最终的结果依然有待核实。首先,在调查过程中,男女比例失衡问题非常严重,愿意积极配合的学生群体大部分为男生群体,而且喜欢篮球运动的男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不喜欢篮球运动的男生(或者是女生)普遍不愿意配合填写问卷,这对于整体数据的精准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次,网络投票中男女比例的测定非常不准确,尤其在网络是采用的是不记名投票,不论哪个群体都可以参与到投票的过程中,所以很难把握投票的参与群体,其中很多一部分投票还存在着网友“乱点”的行为,这使得最终的统计结果收到的一定的影响;第三,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也存在的一定的误差,由于人数相对较少,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大部分高中院校篮球运动开展的情况,智能反映出地区的情况,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一些数据只能被看作是个案,但是这些数据在大数据环境下往往能够体现出总体情况,所以这些数据的处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而导致最终的结果存在偏差。
2.2.2 地区差异性
在这些投票结果中,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性,比如网络投票占据着巨大部分的比例,但是东南沿海城市的网络基础设施要比西部地区完善,所参与投票的人数比例出现了过大的失衡,大部分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篮球运动基础设施虽然并不完善,但是要远比西部地区的条件好,随意最终的结果实际上还是地区差异性的体现。但是将地区列为投票的一个项目,能够大致计算出地区的比例,然后通过地区的参与比例进行最终结果的测算,能够反映出总体的情况。所以,在处理相关的数据时,需要根据地区的差异性进行处理,最终得出的数据才能反映出总体的情况。
2.2.3 高中生参与篮球运动时长
从数据分析可知,高中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长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虽然很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长超过了6小时,但是这一部分人数的比例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分析了解,其中一些学生表示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将自己周六、周日的运动时间也算进去,而学生在周六、周日参与的时间会达到4小时,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参与的时间普遍在2小时左右,从这可以直接看出,学生在校参与篮球运动的时长实际上并不理想。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学生在校能够分配的时间非常少,这是导致学生在校参与篮球运动时长较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2.2.4 年级差异性
统计显示,年级的差异性也非常大,高一年级学生参与的时长以及积极性非常高,高三年级的参与积极性以及时长非常短,高二年级居中,最终的统计结果出现了分层的情况。造成分层现象的因素多种多样。总体来说,目前高中篮球运行开展失衡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且男女参与积极性也有较大的差异性,绝大部分女生不愿意参与到篮球运动中。
2.3 体育课程中篮球训练情况
通过对57张体育教师的问卷结果分析可知,所有高中学校的体育课程中都会将篮球运动加入,但是篮球课程的开展比例有所差异。有70.18%(40张统计结果)的教师在体育课程中会着重对学生进行篮球项目的训练,其中有超过一半(22张统计结果55%比例)处理对学生开展技术训练外,还让学生自由训练。而剩余的28.82%(17张统计结果)的教师由于学习设施以及学生因素等在体育课程中很少开展篮球运动。从调查整体结果来看,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进行篮球训练的总体情况较为良好,而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学生(21289张统计结果中有超过80%的学生)更愿意自由训练。
2.4 影响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2.4.1 学生升学压力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学生的升学压力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原因。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尤其是高三学生,这是导致学生参与时长以及参与积极性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除了体育课程中参与篮球运动,其他课余的时间都被用来学习文化课程,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背诵单词或者写作业等,而有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自由运动环节,很多学生也会偷偷返回班级学习。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学生的精力基本集中到了学习上,所以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所花费的时间十分有效。
2.4.2 基础设施的影响
一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所以学生地体验感极度差,因此一些学生就放弃了自己的“篮球梦”,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以及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慢的因素,导致教育财政支出分配都集中在主要的教学设施上,如多功能教室、实验室等,而体育运动上的教育支出十分有效,所以这影响到了学生参与地体验感,最终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变低。而教师想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也只能是“无米之炊”。
2.4.3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我国高中教育的传统升学理念根深蒂固,很多高中院校领导主抓的是升学考试,只要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学习文化课程,那么学生的表现就是优秀的,如果学生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那么学生就别冠与“差生”的标签。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领导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展,更不要说体育运动的资金投入。所以,这极大地阻碍到了篮球运动在高中校园的开展。如果学习领导对于篮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必将影响到学生的总体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更为严重地影响。
2.4.4 缺少比赛项目的支撑
一直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体育运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缺少比赛项目的支持。美国有高中篮球比赛联盟、日本有高中棒球比赛。但是在我国,一直都是将教学作为主要的目标,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即使学生在篮球运动上表现出极强的天赋,但是学生的这种天赋也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参与到篮球运动中。针对这种情况,各地区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做好学生文化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还应该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艺术课程、体育课程,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这些课程中。比如,设立地区篮球比赛项目,让学校之间进行比赛,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这对于篮球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结论
我国高中篮球运动目前开展的情况并不十分理想,虽然广大的高中生乐于参与到篮球运动中。但是,篮球运动开展的整体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要求高中院校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篮球运动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为学生带来更多独具特色的篮球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