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运动干预的相关性探讨
2021-11-21郭丽艳
郭丽艳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运动干预的重要关系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情绪、合理的自我管理以及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体育运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即将步入社会,成为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及身体素质都需要加以磨炼,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多种运动项目来自由释放内心的压力、不快、苦闷及其他负面情绪,通过运动过后的成就感、身体的疲惫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基于运动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大学生的内心情绪活动,可以充分说明运动干预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二者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点。
2 以运动干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策略
2.1 体育运动可以释放内心情绪
利用体育运动可以有效释放大学生的内心情绪。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使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练,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业余文体活动中大学生可通过选择适宜的体育项目,进行规律的体育活动。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有效改善精神状态,调节内心情绪,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及一些负面情绪;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人体的快乐因子,通过分泌这些物质能够缓解人体的不适感,产生愉悦的情绪反应,有助于大学生减少抑郁、舒缓压力、排解负面情绪等。所以,当心情烦闷时,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调节。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运动能促进大学生身体的良性发育,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短距离项目100m跑,极其考验大学生的爆发力,在跑步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注意力集中,全力奔跑,这个过程会释放内心的全部情绪及学习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据相关资料证明,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上,同时开放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供大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相关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助力大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还能进一步降低大学生皮质醇的含量,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力,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具有诸多优势,不仅可以释放大学生情绪,还能改善学生的相关学习能力,进而帮助大学生成才。
2.2 大学生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感受乐趣
体育课程是具有活力、激情、创造性的课程。在文化课学习后,较重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大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排斥感和焦灼感,这时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可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其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逐步改善,提高了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向往和热情;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较为明显,助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确保大学生的内心充满了阳光、积极、乐观等正向情绪。得益于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欢,在参与过程中,大学生会呈现更为饱满的状态,用最大的努力和热情完成相关的体育运动。体育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不仅内心会充满愉悦的情绪,还能影响到其他同学,进而形成一个充满阳光心态的乐观团体。由于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因此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而在体育课程中,经由体育教师的讲解和帮助,大学生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完成相关的体育活动,进而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例如,在足球等剧烈运动中,需要大学生做好相关的热身活动,进而保证体育运动的安全性。而这些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够收获大学生的喜爱,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其对体育课程的热爱,为日后的课程安排打下良好的基础。“投其所好”在体育项目的选择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发大学生相关体育项目的潜力,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度和积极性。
2.3 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提升毅力和耐力
体育运动项目有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其中个人项目是展示学生风采的有力方式。例如,长距离5000m跑项目中,不少大学生对长跑具有一定的排斥感和抗拒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体育教师应秉持科学的教学态度,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为务实的教学方案和实施措施,帮助大学生参与长距离跑的活动。针对女大学生自身的抗拒意识,体育教师可结合其实际经验,充分阐述长距离跑对于女大学生的强大益处,如长距离跑具有自救功能以及美体塑形、强身健体等功能,这些特点都是长距离跑运动带来的好处,体育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完成长跑项目的教学和讲解。同时,在大学生开展长距离跑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毅力和耐力。长距离跑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其可以在锻炼过程中不断磨炼大学生的精神意志,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使其完成相关的锻炼活动,实现对自身能力和身体极限的超越。通过相关体育运动,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参与情况,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体育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及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进而实现大学生毅力和耐力的提升。增强大学生的毅力,使其不仅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展示出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能在其他日常活动中提升对某种习惯的热衷程度。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大学生在其他领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2.4 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激发拼搏精神
拼搏精神是体育运动的核心素养。无论自身的运动能力强弱,都应该在体育运动中拼尽全力,进而体现体育运动的核心价值。大学生参与体育项目,应该认认真真地完成相关的活动内容,从而实现体育运动的目的。体育教师应结合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运动状态,努力激发大学生的拼搏精神,进而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例如,足球运动需要2个团队进行激烈的拼抢,任何人懈怠或放松警惕都可能给对方造成有利的进攻机会。足球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体能素养,还能培养大学生的拼搏意志,促使大学生对于任何一个机会都牢牢把握,同时,大学生在领悟拼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后,可以有效将其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进而实现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2.5 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合作交流
团体体育项目需要大学生的集体合作,这对大学生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团体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大局意识以及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团体项目可以实现每一个人的价值和作用,而个人的突出表现可能无法带动团体整体的进步,只有全体成员服从指挥、统一行动,才能有效完成相关团体体育运动。团体项目可以带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以篮球运动为例,篮球运动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它需要5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收获胜利。因此,类似的团体项目可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交流意识,同时可以促使大学生内心环境发生变化,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特殊优势以及通过集体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道理。在生活中同样如此,大学生可以与其他人开展深入的交流和学习,进而在打开心扉的过程中收获朋友,促进内心的健康成长。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不只表现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还表现在大学生未来的成长阶段,其处处都需要合作、交流,这种团队意识可以影响大学生的一生。
2.6 结合体育运动项目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体育运动项目的有序开展,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一些较为内向的大学生,有效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其打开心扉,同时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在团体活动中大学生可以收获友谊,同时还能够感受同学之间的信任和帮助。基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相关活动的针对性,体育教师要积极拓展更为全面化的体育运动,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相关的体育运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助力大学生心理建设的良好发展,积极为大学生排解负面情绪,纠正大学生一些错误的锻炼方式,为塑造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而不懈努力。
3 结 语
体育运动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环境。体育教师通过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体育课程,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生理的双重改变,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