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淮剧融入地方文旅的实践研究
2021-11-21边梦清
边梦清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盐城 22400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与弘扬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文化强,则民族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战略资源[1],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其中的精华,蕴含独特丰富的艺术资源。然而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促使城镇化建设进程加速,却使得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此失去,如此一来非遗的“完整性”被破坏,传承成为了难题,加之“非遗”非静态的发展方式直接决定了其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并非一成不变地保留,而应思考其如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持续永久地流传。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文旅融合”近年来备受瞩目。产业间壁垒被陆续打破,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文化成为旅游的血脉,而旅游业也成为文化交流的优质平台,将城市经济建设、旅游开发管理与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积极助力非遗文化可持续性发展。
一 以盐城为代表的苏北淮剧非遗传承现状
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型总体说来较为齐全,而苏北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北地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却一直得不到长足的发展。依照现今通行的行政区域分属归类,苏北地区有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五个城市。盐城是苏北第二大经济城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盐城传统文化丰富独特,其中海盐文化、红色文化、湿地文化是盐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杂技和淮剧就是最具代表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盐城市本土文化艺术成就的集大成者。盐城作为淮剧发源地,素来有“淮剧之乡”“现代戏之乡”“小戏之乡”多项美誉。
淮剧起于清代,也称“江淮戏”,最初是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个别地区,原先并不是盐城市的剧种,只是与苏北汉族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进行演出。盐淮地区百姓平日在劳作时,习惯随口唱喝、喊号子来加油鼓劲,这样以说唱为主的地方小戏,在长期的口耳相传、衍变改进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曲调即“门叹词”[2]。以乡音土调独树一帜,内容上贴近生活、节奏遒劲铿锵、唱腔粗犷质朴、特色鲜明。加上京剧、徽戏的影响,在剧目、表演、唱腔诸多方面逐渐丰裕,这时淮剧已然形成,然后以何孔德为代表的淮剧艺人首次将淮剧引入上海,多部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淮剧剧目使得上海市民逐渐接受、喜爱淮剧,更让淮剧在当时成为上海市的一个主要剧种。盐城市的淮剧于2008年6月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优秀的淮剧作品如《奇婚记》《送你过江》《小镇》《十品村官》《鸡毛蒜皮》先后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梅花奖”等奖项。淮剧表演艺术家马秀英曾说过:“上海的淮剧和盐城的淮剧,是一脉相承的,盐城就是我们淮剧的说过的根。”可见,盐城在淮剧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电视电影流行,传统文化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很多剧种因为无法改变困境,相继退出了戏曲舞台,致使中国的戏曲市场遭受了重创。虽然淮剧有着扎实的观众基础,拥有很多戏迷,但是经济的发展使得编排的费用和演出成本越来越高,票价的上涨使得很多淮剧戏迷难以承受;有些年轻人对淮剧这一戏曲种类并不了解,称其为“老古董”,最后导致淮剧剧场慢慢消失,这些年城北的七个淮剧剧场就都已消失,而新的大剧场设在城南,使城北的戏迷观看非常不便,又流失了一部分的戏迷;虽然有政府财政的支持,但也不能满足剧团生存发展的需要,淮剧人才严重匮乏,严重缺少创作型人才,因为培养一名淮剧导演、编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加上很多淮剧团演员也面临老龄化,剧团很难立足于市场,更难吸引优秀有潜力的青年人从事淮剧事业[3]。淮剧作为盐城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在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审美情趣的转移,正在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而“文旅融合”是非遗传承迎来的重要时代机遇。面临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不仅增强了旅游者的文化体验,丰富盐城的旅游供给,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文化+旅游”,将淮剧文化与盐城旅游业有效的结合起来,让淮剧非遗焕发新活力。
二 苏北淮剧非遗传承困境分析
盐城政府出台很多有关旅游发展的规划、指导意见,但是旅游业需与其他产业配合发展,各单位、部门在沟通协调上有欠缺,效率不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部门人员,这就导致了大量人力财力投进后没有下文。近些年盐城大力发展景区的建设和项目投资,有数量缺质量,文化内涵不足,不具备独特的魅力。
在产品、营销渠道、消费群体方面的产业链上存在不足,旅游产品不够吸引人,缺少创意性;消费群体有局限性;营销宣传渠道较薄弱。旅游设施不配套,市区县城与景区之间的道路交通限制阻碍了旅游者的出行;旅游公共信息传达不够简单快捷全面。
缺少复合型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就是既懂旅游,又懂与旅游相关的其他产业的知识,大多数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都是接受了一些表层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没有受过系统深入的培训,另外,现在的旅游行业竞争力大要求高这就导致了人员的流失。
三 文旅融合背景下“淮剧+旅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结合本地文化资源特征,找准旅游演艺的切入点,建设专业团队,顺应市场经济导向,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旅品牌。从资源、产业、市场、产品等多个方向推动淮剧旅游的创新发展之路,合理地最大化运用“政府保障、企业经营、民众创新”的三位一体的多元运营模式,拓展淮剧的传播途径,丰富淮剧文化活动,才能实现在文旅融合所带来的机遇中真正重返现代生活,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4],推动文旅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双融合,加快传统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能够让城市走出可持续的转型升级之路。
(一)全面多维度提升淮剧艺术的水准
“深刻、真实展现传统文化特色决定旅游产业是否具有文化内核和资本转换潜力。”淮剧创作人才缺乏,演员人手不足,导致淮剧舞美设计陈旧、旅游演出节目的质量较低,难以吸引观众。
注重文化输入,提升淮剧人才素质。人才的支撑不论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有着决定作用,当地艺术院团、高等学校、文艺科研机构等加入文旅演艺的创作表演队伍,注重调查研究,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可为淮剧传统文化旅游演出产品的创作生产提供文化输入和技术支持。可以试着把淮剧与董永传说、徐秀娟与丹顶鹤的故事、鲁艺铁军精神的故事等相结合,精心打造最新淮剧剧目,实现名胜古迹、神话传说、戏曲艺术的有机整合,让观众产生真切的情感共鸣,给观众带来绝佳的观感体验,加深游客对淮剧文化特色的理解,提升旅游演出的艺术品位。
充分挖掘、利用现有演出场所资源,活化利用文物建筑,倡导淮剧团走进景区。文物建筑保护与开发是前提条件,如范公堤、建湖九龙口、便仓枯枝牡丹园等[5],因地制宜开展与文物建筑文化内核相关的淮剧表演,文物建筑与传统文化艺术水乳交融,能够更好地实现非遗文化的“双创”发展,彰显文物建筑的当代价值。
依托盐城现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融入淮剧文化、戏曲表演的元素。全国范围内地方戏曲与节庆活动的结合虽偶有出现,但还没有达成普遍共识,且各方并未给与足够程度的重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旅游节庆活动起势迅猛。淮剧作为演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融入旅游节庆活动,如当地大型灯会、淮剧文化节、枯枝牡丹文化节、龙舞文化大赛,对其着力进行宣传和推广,都能更好地传承该种文化[6],更能使旅客充分地感受淮剧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实现地方戏曲剧种的承续和当地文化旅游市场的互融发展。
(二)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以 “互联网 + ”理念大力推广淮剧非遗
在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与数字化传播手段,例如微博图文、抖音视频、公众号等这些当下流行的APP对精品文旅演艺剧目进行推荐宣传,对剧情梗概、人物角色,背景知识进行精要介绍,直观形象吸引各类观众,便于其有效挑选心仪剧目;持续完善文旅演艺节目反馈模式,对旅客建议意见进行收集统计,不断改版创新,致力完善并提升演出品质。
(三)加大“淮剧文旅”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研发“淮剧文旅”文创衍生产品,是进一步扩大旅游目的地文旅宣传、拓宽旅游目的地盈利增长空间的重要措施。通过淮剧博物馆、主题景区、手工制作开发观光型淮剧旅游产品,让旅游者从感官上得到美的享受,从实践中感受到淮剧的丰富内涵,从根本上激发人们对淮剧的兴趣与喜爱。通过淮剧的舞台演出,文创产品的开发,如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的淮剧旅游纪念品、淮剧画册、淮剧书籍、淮剧 CD,可以实现二次盈利。如以 “淮风古韵”为主题,当旅客在欣赏淮剧节目时,品尝珍馐,演出结束后,专业淮剧戏装体验馆提供淮剧戏服、旅客可以扮上戏妆,拍照留念,拉近游客与淮剧艺术的距离[7-8]。根据淮剧研发的文创产品角色“手办”“盲盒”,或在书签、胸针、书包等物品上加入淮剧元素,也能成为游客体验淮剧文化的新选择,让游客把这些文创产品带出盐城,不仅能够更广泛地宣传和弘扬淮剧文化,还能够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和增加盐城旅游行业的收入。
(四)加强地方课程的教学与课外拓展,促进淮剧非遗的传承
开设淮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增进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进一步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淮剧引入中小学和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开展以淮剧为主体的研学旅游,学校在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候举办“淮剧进校园”“我与淮剧”的主题实践活动,多途径、多样化的让各地学生真正的了解淮剧文化和风土人情,激起他们传承弘扬的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增强淮剧的曝光度;同时可以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淮剧元素,结合淮剧经典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淮剧、学唱淮剧,进行亲子表演,这也是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的一种途径。
四 “淮剧+旅游”模式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旅游产业是密不可分的,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近年来盐城旅游业发展迅猛,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都在快速增长。加之盐城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高架、高铁、飞机航线、国家的开放口岸等都为文旅融合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多样化的交通条件[9]。文化与旅游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不断进行有机融合,并发挥出越来越卓著的价值,而旅游开发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就需要对内部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环境生存发展[10]。因此,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旅游开发计划进行合适的调整,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指出的是苏北省市多数偏安于个体发展,并没有联手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大区域景区,而且与周边景观环境结合度不高。江苏省政府出台的《江苏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倡导积极推进旅游业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大区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 +”跨产业融合,这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契机,所以以盐城为代表的苏北各省市应当合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周边景观的有效融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大区域、跨产业的融合,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发挥淮剧与旅游的双重品牌效应,让淮剧文化与旅游发展持续互动,树立盐城“淮剧之乡”的旅游品牌形象,赋予旅游发展以淮剧文化内核,真正提升盐城旅游的品质和旅游的体验。
五 结语
淮剧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能仅仅依靠政策法规或是个别团体,需要建立多方协作、多元协同的包括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的配套管理模式。非遗文化一直依托于各地地域环境客观存在,所以应当因地制宜,参照地域特色制定发展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性保护、发展和转化”,这不但有利于城市的转型发展,还对淮剧非遗的传承有促进作用。将淮剧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相融,使其达到文化遗产和城市经济“双赢”的优质循环发展,充分发挥淮剧与旅游的双重品牌效应,让淮剧文化与旅游发展持续互动,树立盐城“淮剧之乡”的旅游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