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高校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2021-11-21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过程课堂教学课程

刘 影

(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0 引言

大学的学习归根到底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学习。学习方法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都有差异。大学4年里,怎样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去掌握无限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混合学习方法绝对不是简单的线上与线下学习混合,应该制定出有效的混合学习策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身学习能力[1]。

1 大学生混合式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反馈

本次调查方式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大二,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100%。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大一有145名,大二有255名。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3个主题展开。(1)对学习态度进行调查。应试教育对多数学生而言,对待考试的态度决定其学习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是相同的,即50%以上的同学认为考试及格即可。(2)学习自主性调查,即对学生用于课外学习的时间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5%的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对学习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的调查结果显示,35%的学生经常会对自己一阶段内的学习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58%的学生有反思但较少,7%的学生完全不总结和反思。(3)采用的混合学习能否有效地促进学习。认为能够促进学习的32%,一般的20%,没有任何帮助的占48%。

2 混合式学习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在校大学生所共有的一个现象: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积极;学习功利思想严重,即对以后就业有用的学,否则不学[2]。

(2)对学习自主性调查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属于被动的学习,学习主动性差。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是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基础,而不是被动或被迫地学习[3]。目前高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渠道依然是依靠传统课堂教学,而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较弱。当混合式学习模式采用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并行时,离开了课堂学习,学生利用在线学习的网络教学模式,学习过程由学生自主控制,没有教师进行严格把控,会出现课程完成率很低的情况。多数学生反映学习体验较差,而且没弄明白的地方也不能马上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3)对混合式学习效果调查结果反映出混合式学习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过程偏重形式上的混合。混合式学习是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中,在线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环节,随之出现了大量可被用于促进在线个体学习的新技术,想象着借助他们的工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实践证明,新技术再好,如果老师没有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很好地进行融合,最终将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混合。诸如学生在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也仅仅是阅读和观看的教学材料,实时讨论时基础较差的学生易被忽视,异步讨论时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等。

第二,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混合式学习强调多种学习资源、方法、形式、工具和环境的融合,在不分析教材和学情的情况下盲目追求教学资源的数量,增加了学生学习压力。混合式教学模式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课前预备阶段的在线模式+课堂教学阶段(辅助手段+传统教学)+课后提升阶段的在线模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忽略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引导,传统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和方式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欲望;课堂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体现,课后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客观有效的开展课程评价。

3 实现混合式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

面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诸多问题,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难题。改革,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要转变,新的课堂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亲身参与、亲自体验的过程。

3.1 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加强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属于被动式的学习,学习态度会决定学习的效果。所以,必须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个转变过程,教师应该从第一堂课抓起,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和本课程对以后就业的意义。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尽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教师应意识到,教学目的不是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个性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独特的个性,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分析学情、分析教材

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一般是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编程还很陌生。由于该课程内容较多,为了更有条理地开展教学活动,应避繁就简。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深度钻研教材与整合教材,将该教材内容按基础篇、提高篇、进阶篇划分知识单元,突出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学好全部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的内容按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设计一个具有课程特色的小项目和任务,学习完该单元知识,要求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但项目的制定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以项目的设计最好是学生熟悉的领域,具有趣味性、拓展性、知识融合性及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

3.3 课前自主学习引导,课后巩固学习辅导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前预备阶段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课前可以通过PC端网络平台或手机端App发放课件、微视频、讲义,学生根据讲义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然后将学习感受、学习疑惑在线立刻反馈给教师并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评价,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

混合式学习模式下,课后辅导除了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与学生在线实时互动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的课堂外,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

3.4 加强过程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应从认知、情感、技能与习惯等方面多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恰当的评定,尤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和表现、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度及学习能力、学生的课堂练习以及课后学生的单元作品、小组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决定一种学习方式或方法的好坏,学生个体学习结果是最终评价的主要标准。

3.5 教学设计

生动、有效的课程与教师的精心设计分不开。教学设计时应注重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注意传授学习方法。每次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这个前提下,以多个环节作为教学主线。引入、创设情境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成果展示;知识点的展开、问题探究、巩固拓展、进阶,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研讨,课堂师生、生生有效互动体验学习快乐,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4 结语

新时代,混合式学习融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不同学习理论与方法,优势显而易见。但必须重视在实施相关策略提升混合式学习的成效的同时,必须拿捏好分寸,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保证整个混合式学习的实施。

猜你喜欢

过程课堂教学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