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高校图书馆优化学科服务研究
2021-11-21刘帆
刘 帆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
0 引言
应用5G技术实现图书馆服务功能与学科建设协同融合,最大限度地为学校完善学科建设机制提供信息支撑服务。5G技术具有精准化、个性化、主动参与性等特点。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达成从参考咨询到学科服务的有效转变,使用户可以从多渠道咨询服务,更全面地了解所需信息。5G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各高等学府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模式的设立。
1 基于5G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1.1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进行服务转型的突破口
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模式中,图书馆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的不同设立专门的服务体系,而其为用户提供的咨询服务模式是统一的,这种服务模式不能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帮助,因此,图书馆设立的真正价值没能得到良好的体现。在5G时代学科化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色逐步发生转变,从单纯的图书馆服务提供者,转化为为图书馆用户提供高效、精准、实用的信息资源的建设者,5G技术与图书馆之间的数据对接,不仅令学科化服务的专业性得到了提升,又行之有效地助推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进步与成长,令学生同教师之间建立很好的关系,形成高效、健康的学科服务氛围,并实现图书馆的稳定发展。
1.2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关键角色
在大力推动5G知识服务体系发展和优化过程中,学科馆员的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在学科资源建设中承担统筹规划的责任、起主导作用,逐步成为根据群体需求为其提供专门的有差异化的服务,影响开展是否成功的基础因素之一,这将促使图书馆对5G进行全面布局,转型成学科服务模式。在5G技术面向高等学府图书馆构建学科服务的历程中,学科馆员的助力不容小觑。事实上,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体系的建设者,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中,他也是学科服务的提供者。各大图书馆理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培训管理规范,以期培植出更周到全面的学科馆员精英[1]。
1.3 学科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核心
高等学校的学科资源可概括为实体馆藏资源和虚拟馆藏资源。在传统图书馆中,以实体形式保存于图书馆中的书籍便是实体馆藏资源,其中在高校的馆藏资源中纸质馆藏资源为核心部分,在过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建立起来的纸质馆藏资源已颇具规模,体系较为完整,纸质馆藏资源的质量和使用情况在教学科研中起着支撑作用。而虚拟馆藏资源指在数据库、电子阅览室等收藏的电子书籍,要想进一步推动5G时代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革新,在图书馆中开展学科服务工作不能只局限于“上传下达”较低的服务层次,应运用多方面的5G技术手段,如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搜寻等,多方面建立学科服务与学科资源之间的联系,即信息使用更加高效,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息资源的成本。针对5G进行科学设计,利用统一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各方面信息均可以高效、准确地定位获取,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学科资源馆藏体系[2]。
2 5G时代高校图书馆优化学科服务新思路
2.1 开启个性化、精准化用户学科服务模式
随着5G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逐渐成熟,了解用户当下和潜在的需求,提供从学科资源建设到利用全过程开展个性化服务,是聘选学科馆员的标准也是优秀的学科馆员具备的专业素养。从所服务的主体来看,其主要面向高校的学生及教学科研一线人员,二者不单单取得图书馆中的知识蕴藏,与此同时还助长了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提供着学科服务。只有深刻认识到5G技术的应用价值,日常实践中启用学科服务模式,就应建立学科管理员同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直接对话沟通的程序,使得双方能更好地就知识问题的研究、论述以及具体使用等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及时掌握其知识获取的需求,并依据需求做出必要的调整,使用户在应用过程中切身体会到5G的“智能化”特点[3]。
高等学府的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模式时,应牢记服务不能超出基本原则所划定的范围,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用户为本,运用5G技术提升用户的体验性,满足用户相关专业和学科的研究性需求,并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偏好为其推送专属的资源信息,提供更为“个性化”“专属化”的服务方法。5G的“智能化”可以为此学科服务模式的开办创建具体的网络服务平台,用户在用该平台进行搜索时,平台会留有其搜索的数据,通过对该数据的分析,学科馆员可以获得用户的阅读兴趣,向其推荐其偏好的书目类型,既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属化服务,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阅读量,实现图书馆建立的现实价值。另外,5G技术,如各类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对高校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学生的发展及学术研究工作的推进,形成更高的服务机制。
2.2 优化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学科馆员一直是沟通图书馆资源服务和用户需求的桥梁,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高强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好的专业能力是学科管理员必备的素养,这就需要图书馆要适应5G时代,学科馆员既要有完备的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信息的检索、获取、利用和管理的能力。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如:定制系统化的培训、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充分借鉴其他高校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解决5G时代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对学科服务模式的构建方案进行调整、查缺补漏等等,使其更加完备,从而有理有据、行之有效地升级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水平。
5G技术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学科馆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主动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使用户留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感,这是5G时代赋予学科馆员的责任,也是学科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第一,优化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即废止传统闭塞、单一的管理制度,适应5G时代全方面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第二,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学科服务模式的重要性,管理者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促进馆员加强对建立学科服务模式的认同感,积极参与学科服务的建设过程,并能够多方面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便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三,完善馆员激励机制的建设。学科服务馆员的最终评价以客观的服务效果和用户的使用体验评价为核心,并根据馆员提供的服务、具体的工作内容制定完备的奖惩制度,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管理。
2.3 进一步打造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
当前,我国大力推动5G建设,科学技术不断提升,高校的图书馆服务的方式也不断更新完善,其具体开展服务的方式从线下图书馆扩展到线上网络服务平台,其中学科服务平台的建立是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服务平台。目前,我国开展的大部分的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也只能提供馆藏数据及各类电子资源,不能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和学科馆员直接沟通。
在实际的服务平台构建环节,图书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有针对性的做好服务平台的构建工作,比如:线上服务平台提供多种供学科馆员可使用的服务方式,不局限于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的寻求帮助,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开发智能化的服务模式体系,为用户献上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在高等学校图书馆运用5G技术与各学院进行有效对接后,学科化服务既提高了一众图书馆馆藏书籍的阅读量,也实现书籍知识的网络化阅读,增加阅读书籍的渠道。利用5G技术开发的3D仿真图书馆,是图书馆面向全校大一新生,模拟线下图书馆的环境设计建造线上虚拟的学习环境,为用户提供较为方便熟悉的阅读环境,并且提供详细的平台使用流程供用户了解,提升信息素养的教育自助学习平台。因此,网络学科服务平台的建立缩小了用户同馆员之间的距离感的同时,也有利于馆员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
3 结语
在5G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众多的数据和信息对于生活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等学校创立了学科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图书馆发展的渠道,多方面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为实现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学科化服务模式是顺应5G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的服务模式,应当深刻认识到5G的重要影响。在这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点在馆员能力的培养、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以及学科资源、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等,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