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1-11-20庄步波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堂运用游戏教学法初中数学

摘要: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知识点较为复杂,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厌学心理.那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去消除学生的这种厌恶心理、提高学生成绩呢?本文就此进行探究,提出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性,并谈几点有效的运用策略,希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38-02

即使到了初中,学生仍然最喜欢的方式还是游戏,他们可以在游戏中获取到快乐.游戏有很多形式,也有很多内容,如果教师要将其运用在数学课堂之中,就必须联系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才能保证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数学成绩.

一、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

1.端正学习态度

将游戏运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到新知识.游戏具有趣味性强、挑战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究和讨论,从而其意志和耐心都会得到锻炼,学习态度也会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初中生由于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所以心情都比较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解决问题.在课堂之中引入游戏,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耐心也会增强,从而不断的磨练意志,使学生在学习上变得更加沉稳,态度也更加端正.同时,他们也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数学知识.

2.启发学生思维

在课堂中开展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内涵.数学游戏属于一种智力游戏,其中很多的游戏看似非常的复杂,但实际上通过数学理论和公式的运用很简便的就能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这种简便的方法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思考,打破常规的想法来进行探究,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在课堂之中进行游戏,思维也就得到了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数学成绩也就得到了提高.

3.创设良好氛围

游戏具有趣味性,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会感受到非常开心,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会增加,课堂氛围就会变得非常良好.教师在课堂之中开展游戏,学生在游戏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与教师进行交流,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就更加的融洽.教师如果在平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游戏,就达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课堂氛围也会变得轻松愉快.

4.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过程中,教师在此阶段利用游戏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不仅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同时游戏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另外,教师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将数学知识以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能够改善学生对教师的传统观念,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相处.其次,此种方式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策略

1.学习新课时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最重要的环节,一堂好课其导入环节一定是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如果十分有趣生动,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学生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思维同步.而游戏所具有的特点可以让教师在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能保持高度的集中.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中应该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游戏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其原理时先开展一个游戏,游戏规则:选择一名学生站在某个位置上,规定向该名学生的左边走为正、右边走为负.之后再请另一位学生来玩游戏.例如向左走四步后,再向右走五步,让那名同学站在那里,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计算公式.再邀请多位学生上来进行游戏,都将计算公式写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公式进行思考探究,它们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在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轻松,同时他们也掌握了有理数运算的法则,并且记忆的十分深刻.游戏过后再正式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的表现也会十分的积极.

2.学习公式时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公式以及定理的学习时,教师都是机械的将其讲述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住这些公式以及定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聊而且还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心理.同时即使记住了定理和公式,在实际的运用中也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定理以及公式的学习时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以及记忆.通过游戏进行记忆,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而且整个学习过程也是轻松愉快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时,学生对这个概念的记忆一般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的理解其意义.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开展一个游戏“找相似”,教师利用多媒体找出很多对相似的三角形,然后在熒幕上放出来,让学生来找到相似的三角形并说出相似的原因.在游戏后,教师在总结游戏过程并归纳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原理.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对于定理的理解以及记忆就不再机械单一,而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从而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更高,对定理及公式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3.课后习题时运用,强化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后,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该引入游戏,通过游戏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课外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将教材后面的例题和习题设计到数学游戏中,通过游戏解决问题.例如,教师所设置的题目内容可以由游戏活动内容构成,通过联想情境,进而产生学习的趣味,或者利用互联网系统,将题目设置为闯关游戏,通过作答题目过关并获得小奖励,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以例题“将图形A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想左平移五个单位得到图形C,如果直接将图形A平移到图形C,则平移方向和距离为多少?”为例,教师可以随机在班级中抽取三位学生来分别演示A、B、C三个点,将一米设置为一个单位距离.教师通过游戏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对此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可以更透彻的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促进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因此,在例题教学中通过引入和设计出合理的数学游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获得学习方法,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在初中所有课程中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引入游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素质教育也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游戏化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长期坚持,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容易就提升了.但是,游戏教学法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过分娱乐化,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要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改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最优质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党晓红.浅谈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与学法指导[J].学周刊,2020(06):38.

[2]丁宏玉,哈建民,张晓琴.“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学力再构建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30-131.

[3]赵文君,莫雅慈,曹一鸣.初中数学教师新课程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导学讲评式教学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6):21-26.

[责任编辑:李璟]

作者简介:庄步波(1979.1-),男,江苏省连云港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堂运用游戏教学法初中数学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析
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阅读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
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