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中国古代绘画审美理想的生发与变更

2021-11-20王梦露

参花(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摘要: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审美理想亦经由数千年的革新与演变,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这背后内隐的是不断交叠发展的文化内涵。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视角,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选取四个重要的转折阶段,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及经济背景,浅析中国古代绘画审美理想的生发与变更,探索其文化底蕴及内在规律,以便更为深入地建构中国古典美术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中国古代绘画 审美理想 文化内涵

于文化人类学视野下,艺术常被看作一套象征符号体系,视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因此,对人类文化的理解必然包含对艺术的领悟。绘画作为视觉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存在,当属传递文化意义的直观性媒介。

中国古代绘画根植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中,被誉为东方艺術之代表。沿着前人对美的追寻轨迹探究,不难发现当中映射出的纷繁多变的文化图景。故本文试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结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理等多方面的关系,浅析中国古典绘画审美理想的生发与变更,对其文化底蕴及内在机制作出一定程度的阐释。

一、中国古代绘画审美理想的生发

审美理想是审美意识的最高级别,彰显着社会主流审美观念的发展态势。当其融入在艺术作品中,即构成了具象的文化面貌。中国古代绘画作为一种极具民族色彩及时代特性的艺术产物,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理想中潜藏着华夏民族的精神内核。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民族的生态环境及物质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牵制着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心理的形成和演化。因此,探寻审美理想生发之源,首先要了解中国人早期的生存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稍显封闭,自古同海洋的关系便十分淡薄,但内陆却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黄河与长江流域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足以维持先民生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里至关重要的农耕文明。农业是华夏人生产经济的开端,它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人类自此挣脱了完全受自然掌控的局面,也深深强化了先民与动植物及土地的共生感。这是中国人审美理想中“天人合一”的史前基础。

新石器时期出现的彩陶纹饰是我国绘画史上现存最早的作品,内容多是对生命本源的直觉把握。中国史前人类拥有极大的地母信仰和女神崇拜心理,他们的审美理想亦与此一脉相承。在先民心中,能够展示生命力与生殖力的物象便是最值得潜心钻研的目标,也是美的最高形式。因而彩陶纹饰如蛙纹、鱼纹、漩涡纹等皆与生殖母题休戚相关。它们或是对植物生殖器官的描绘,或是采用多种变形手法表现女性子宫的创生力量。这些几何纹样标志着人类的艺术表达逐渐从具象化到抽象化,从写实化到符号化,从内容化到形式化的转变。由此可见,历经长期的采集和农耕实践,史前先民不但养成了观察自然物象的生活习性,且慢慢掌握了模仿甚至类化“心中之象”的能力。

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理想自此生发,经由时代的演变滋长出繁茂枝叶,逐步形成让世界民族为之震撼的美学宇宙。

二、中国古代绘画审美理想的变更

从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到文人山水画的出现以至成熟,中国古代绘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历经了十分漫长的历史积淀。历朝艺术大家以区别于世界独树一帜的审美取向,描绘出了璀璨绚烂的中国文明,凝结着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与政治观念。下面将从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及元明清三朝逐步探索我国传统绘画审美理想的变更轨迹。

(一)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结束了一直以来的割据战乱,自单一的汉文化演进为胡汉联结且农耕与游牧两种生产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新文化。绘画是文化样式之一,也纳入了具有开创性的崭新形式。其所表达的审美理想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交互作用下逐步确立,并随之抵达更高的层次。

在隋朝与唐朝之初,绘画作品偏好以形写神,主要的审美理想为形神兼备,且必须达到“形似”后才可追求“神似”,着重于真实具象的艺术表达。借助文化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从文化整体观来看,这种现象与统治者在隋朝统一后复兴佛教的政治原因密不可分。所以导致了之后的绘画题材多围绕宗教与贵族生活,且尤以宗教人物绘画为主,不但数量繁浩,作画体系也日趋成熟。而随着人物画持续高走的发展态势以及逐渐兴盛起来的山水画,“神似”在隋唐绘画审美理想中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并挣脱“形似”的桎梏成为美的最高形式。到了唐中晚期,绘画开始注重在神似中见形似,从对审美客体的细致再现转换为审美主体的自我情感抒发,向往心神合一的境界。而科举制度的确立也让儒家“明德”“至善”的哲学思想在艺术上产生了更广泛深刻的影响。张彦远于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中首次阐释了绘画的社会文化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他申明了绘画艺术在塑造理想人格层面的作用。足知除去对“形”“神”的追求,“仁”与“善”也为古代前贤所尊崇的审美尺度。

一言以蔽之,隋唐五代的社会文化特征深深烙印在了该时期的绘画艺术领域,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绘画在审美理想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二)两宋时期

至两宋时期,中国古代绘画继隋唐五代之后创造了艺术史上的又一高峰,其美学理念也有了更深一步的发挥。站在文化人类学的立场上探究其由,首先应明晰宋朝政治制度下的社会背景。历经了五代十国的分裂,一统天下的宋太宗为巩固政权而采用了抑武重文的政策,革新图治,令国家的经济及文化繁荣昌隆了三百余年,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全盛供给了肥沃的物质土壤。

于此环境下,唐朝主要起辅佐政教的人物画慢慢沦为边缘画种,偏向于抒写胸臆的山水画则一跃成为绘画的主流。同时,受儒客提倡的理学开始风靡。宋代理学以张载、程朱等为代表人物,将儒家的圣人品格视为理想化的存在,追求同天地融为一体的宇宙观。这种对人生境界形而上的把握映照到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理想中就是对“理”的崇尚。宋代山水画寓理学哲思于其中,讲求以形媚道,寄物明志,使得审美主体的个人情怀会通于审美对象的客观形象,旨在彰显人与天地万物的合一状态及浩瀚宇宙的磅礴生命力。

此外,宋代皇帝扬文抑武的政策促使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继而出现了更倾向于单纯的精神愉悦和富有美化装饰性质的文人画。文人画并不讲形似与否,只为表笔情墨趣,示心府灵境,可谓是随兴而发的艺术产物。因此,其审美理想中也蕴藏着浪漫的诗性之思。

与传递出“雅”性的文人画相对应的,是显露出“俗”化的民间绘画。在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宋代,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充满烟火气息的平民生活被越来越多地展示在绘画艺术当中。所以,生机勃勃的淳朴之美同样为古代绘画审美理想的追求之一。

两宋的绘画艺术扎根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丰沃之壤,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审美理念,且达到了全新的美学高度。

(三)元明清三朝

中国绘画发展至元朝,艺术风格发生了明显的捩变,集中体现在审美主体的个人意志被强化, 绘画的教化功能较唐宋时期被削弱更多。艺术创作不再仅为国家政治文化效用的工具,而在更大程度上成了画家们遣兴言志的疏解手段。产生上述变化的根源,与元初废除科举制度后文人学士地位的降低有极大关系。于现实中承受深重苦难的文人学士为达到心灵上的平和并得到精神宽慰,迅速树立起了以写意为主的绘画倾向,由此表露对自我、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而达到超逸之境,也成了元代绘画审美理想的至高追求。

历经了元朝灭亡后战乱纷争的复苏时期,明朝初年的绘画艺术仍延续了元代美学的遗风余韵,热衷于塑造高人雅士“超凡脱俗”的理想情境。直到明代中期,社会和经济结构产生异变,才有一股全新的文化思潮席卷而来——是以王阳明心学及明代禅学为意识主流,反叛儒家正统,崇尚于自心自性的审美理想。这时文人画的情感表达由封闭型逐渐转为外向型,开始着重“本心”与“个性”的抒发,大胆突破传统、保守的程式,开启了一代浪漫主义画风。

来到清朝,即进入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的末期。中華传统文化的发展况势抵达收尾阶段,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近代启蒙思想在旧制度下蠢蠢欲动。同时,中国古代绘画也从士大夫阶层把玩的高雅艺术跌下神坛,演化出的多种形式慢慢走进了平民的日常生活。文人画不再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而成了谋求物质的经济手段,题材上则多选取大众喜闻乐见的事物。宋代初露端倪的绘画商品化倾向在清代愈加明显。其中体现出的审美理想世俗化,是绘画从古典审美理念向近代审美理念转型的标志,也意味着旧社会形态逐步向现代社会形态的转变。在美术理论史上,清代绘画担负着联系过去和承接未来的重要作用,其审美理想则为中国古代绘画审美理想变更过程中的最后一环。

三、结语

中国古代绘画审美理想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镌刻着历朝的时代印记,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念,联系社会环境与国家建制,可以对其生发和变更规律进行更深层的挖掘和归纳,也有利于认知及把握其艺术本质,并有效观照其附着的文化属性。

参考文献:

[1]理查德·L.安德森.艺术、美学与文化人类学:回顾与展望[J].刘翔宇,译.民族艺术,2014(06)84-91.

[2]张林霞.浅谈新石器时期陶器绘画艺术[J].农家参谋,2018(03):303.

[3]尹成君.隋唐五代、两宋画论的生发与开拓[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3):99-102.

[4]朱路昕.宋画的“气”与元画的“境”[J].酒城教育,2016(04):84-89.

[5]陈晓春.明清画论中的画意论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45-46.

(作者简介:王梦露,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史论)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