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甲环酸在多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1-20孙永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1期
关键词:腰椎流量研究组

孙永杰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骨科,山东 单县 274300)

腰 椎 后 路 椎 间 融 合 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出现于20 世纪50 年代,具有椎间融合时植骨充分、植骨床血液供应良好、生物力学环境合理等优点,在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在进行该手术时,需要剥离较大面积的肌肉组织,且进行椎关节融合、内固定等操作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使其纤溶系统被激活,易导致其大量失血,从而可增加手术的风险[1]。在进行PLIF 时,如何有效地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失血量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是一种抗纤维蛋白溶解剂,可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本文主要是探讨对患者进行多节段PLIF 时为其应用TXA 进行止血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3 月在我院进行多节段PLIF 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年龄>18 岁;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严重的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经3 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具有进行多节段PLIF 的指征;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有腰椎手术史、心脑血管疾病史、癫痫史或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史;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术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使用抗凝药进行治疗。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0 例患者。在研究组中,有男18 例,女12 例;其年龄为42 ~67 岁,平均年龄为(59.85±4.37)岁。在对照组中,有男17 例,女13 例;其年龄为41 ~68 岁,平均年龄为(59.88±4.3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多节段PLI,术中对其均实施全身麻醉。在切皮前15 min,为研究组患者静脉滴注15 mg/kg的TXA(商品名:妥塞敏;生产厂家:山东普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 0.25 g),用100 mL 的生理盐水稀释,在15 min 内滴注完毕。间隔8 h 后再为其静脉滴注等量的TXA,在15 min 内滴注完毕。为对照组患者在相同的时间点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若发现血红蛋白的水平低于70 g/L,需为其静脉输注红细胞悬液。术后当患者的引流量<50 mL时,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的失血量及术后24 h 内的引流量。术前及术后3 d,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rothrombin time-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INR)。术前及术后3 d,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谷 丙 转 氨 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谷 草 转 氨 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术前及术后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的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的评分。患者的JOA 评分越高,表示其腰椎的功能越好。患者的ODI 评分越高,表示其脊柱功能障碍越严重。患者的VAS 评分越高,表示其腰痛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失血量及引流量

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和显性失血量、术中的失血量、术后24 h 内的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量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失血量及引流量(mL,± 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失血量及引流量(mL,± s)

组别 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 围手术期的显性失血量 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量 术中的失血量 术后24 h 内的引流量研究组(n=30) 867.53±142.96 359.74±89.43 507.79±118.46 187.64±53.98 138.45±39.48对照组(n=30) 1285.46±188.75 779.51±115.78 505.95±123.06 236.75±68.42 379.52±63.85 t 值 9.668 15.716 0.059 3.086 17.589 P 值 <0.001 <0.001 0.953 0.003 <0.001

2.2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术前,两组患者血浆D-D、FIB 的水平及PT-INR相比,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浆D-D、FIB 的水平及PT-INR 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s)

表2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s)

g/mL) 血浆FIB(g/L) PT-INR组别 血浆D-D(μ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研究组(n=30) 0.76±0.24 1.54±0.47 3.05±0.74 4.98±1.06 1.04±0.12 1.06±0.08对照组(n=30) 0.78±0.25 1.63±0.49 3.02±0.76 4.87±1.12 1.03±0.14 1.05±0.09 t 值 0.316 0.726 0.155 0.391 0.297 0.455 P 值 0.753 0.471 0.877 0.697 0.768 0.651

2.3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RP、ALT、AST、BUN 的水平相比,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RP、ALT、AST、BUN 的水平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 s)

表3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 s)

组别 血清CRP(mg/L) 血清BUN(mmol/L) 血清AST(U/L) 其ALT(U/L)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研究组(n=30) 3.62±0.51 49.15±6.79 5.51±3.62 4.79±3.15 23.76±5.12 22.15±4.76 25.68±4.89 19.36±4.37对照组(n=30) 3.57±0.55 51.37±6.88 5.48±3.59 4.73±3.21 23.79±5.08 22.43±4.69 25.64±4.92 17.85±4.28 t 值 0.365 1.258 0.032 0.073 0.023 0.230 0.032 1.352 P 值 0.716 0.214 0.974 0.942 0.982 0.819 0.975 0.182

2.4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 评分、ODI评分及VAS 评分

术前,两组患者的JOA 评分、ODI 评分及VAS 评分相比,P>0.05。术后12 个月,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ODI 评分和VAS 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的JOA 评分、ODI 评分及VAS 评分相比,P>0.05。详见表4。

表4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 评分、ODI 评分及VAS 评分(分,± s)

表4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 评分、ODI 评分及VAS 评分(分,± s)

组别 JOA 评分 ODI 评分 VAS 评分术前 术后12 个月 术前 术后12 个月 术前 术后12 个月研究组(n=30) 13.62±4.42 25.15±3.79 43.51±4.62 16.57±3.89 6.75±1.84 1.51±0.42对照组(n=30) 13.57±4.48 24.97±3.86 43.53±4.59 17.08±3.85 6.69±1.87 1.53±0.46 t 值 0.044 0.182 0.017 0.510 0.125 0.176 P 值 0.965 0.856 0.987 0.612 0.901 0.861

3 讨论

多节段PLIF 是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疾病的常用术式[2]。在进行该手术时,需要剥离较大面积的肌肉组织,并实施椎板减压、椎间融合等处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的止血难度较高,易导致其术中或术后出现失血量过多的情况[3]。有研究指出,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失血量,不仅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能加速其伤口的愈合。因此,在对患者进行PLIF 时应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提升其围手术期的止血效果。TXA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纤维溶解剂,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起到较好的止血作用[4]。对于TXA 在PLIF 中的应用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但关于在实施多节段PLIF 中使用此药是否安全及能否发挥良好的止血作用尚存在争议[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和显性失血量、术中的失血量、术后24 h 内的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炎症指标、肝肾功能指标、JOA 评分、ODI 评分、VAS 评分相比,P>0.05。这与徐飞等[6]的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多节段PLIF 时为其应用TXA 能显著减少其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且对其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的炎症指标和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猜你喜欢

腰椎流量研究组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寻找书业新流量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五位一体流量平稳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