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2021-11-20潘品
潘 品
(江西省石城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 赣州 342700)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妇科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性流血、白带增多等,可伴有贫血等症状,不干预可能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育龄女性生育产生不利影响[1]。子宫腺肌病以月经失调、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两者疾病存在诸多类似之处,包括症状、年龄,因此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2]。随着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不断进步发展,超声影像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鉴别中有重要意义,超声作为无创性操作简单的检查方式,在妇科中获得广泛重视,对诸多疾病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两者超声图像存在一定相似之处,使得诊断存在一定难度[3]。本文通过超声检查进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4 例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腺肌病29 例,子宫肌瘤35 例。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②均符合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诊断标准;③本人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无法积极配合检查;②精神异常。子宫腺肌病组:年龄33-59 岁,均值(42.14±3.65)岁;BMI 为19-26kg/m2,均值(22.69±1.51)kg/m2;孕次1-4 次,平均为(2.36±0.36)次。子宫肌瘤组:年龄30-58 岁,均值(43.65±3.65)岁;BMI 为18-25kg/m2,均值(21.71±1.62)kg/m2;孕次1-4 次,平均为(2.31±0.31)次。上述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诊断检查,使用ALOKA α 7 彩色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3.5MHz,阴道探头频率5-7.5MHz。需要选择非月经期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膀胱充分充盈,在下腹部纵、横、斜多切面检查,明确子宫卵巢与宫旁组织,进行彻底扫查,对肌瘤大小、位置、形态进行观察。嘱咐患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将耦合剂均匀涂布于阴道探头上,置避孕套,由患者阴道缓缓进入,紧贴后穹窿,转动探头对子宫及双侧附件区进行全方位扫查,了解子宫与卵巢大小,记录好肿瘤位置,以及内部回声、数量,与子宫之间的关系等,对瘤体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观察血流信号,测量阻力指数等。
1.3 观察指标
测量病变区血流分布情况,出现彩色血流信号者则测量收缩期血流速度(PS)、舒张期血流速度(E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4]。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超声图像特征[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特征
两组PS、ED 无差异,P>0.05;子宫肌瘤组RI 低于子宫腺肌病组,PI 高于子宫腺肌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特征(±s)
表1 两组患者血流特征(±s)
组别子宫腺肌组(n=29)子宫肌瘤组(n=35)tP PS(mm/s)45.24±3.69 45.58±3.58 0.373 0.710 ED(mm/s)5.56±1.05 5.61±1.06 0.189 0.851 RI 0.79±0.12 0.61±0.11 6.254 0.000 PI 1.21±0.21 1.61±0.26 6.673 0.000
2.2 两组诊断符合率
子宫腺肌组诊断符合率93.10%,子宫肌瘤组诊断符合率91.43%,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诊断符合率(%)
2.3 子宫肌瘤的超声特征
子宫肌瘤属于实质性肿块,表面较为光滑,可见假性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肌瘤能够单个或多发,主要以低回声、等回声为主,也有部分高回声,结节内回声紧密,呈旋涡状;瘤体生长速度过快情况下,会引起缺血性变化,造成玻璃样变性、囊性改变等继发性变性。彩色多普勒(CDFI)下,瘤体周围血供丰富,能够观察到弧形血流分布,肌瘤内部血流不丰富。
2.4 子宫腺肌病超声特征
子宫腺肌病呈球形不对称增大,大多不突出的表面,少数会出现局限性隆起,大多以单发为主,以子宫后壁多见,瘤体无假包膜,周围边界模糊不清,切面无典型瘤样结构,亦无假包膜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网格状、斑片状等强回声,多数伴有大小不等的小囊暗区。CDFI 下,瘤体周围血流信号不丰富,内部仅为弥散似繁星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的妇科良性肿瘤,血管分布丰富,临床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尿频等,部分患者存在肉瘤变的风险[6]。瘤体体积可以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扩大,近年来发病群体逐渐呈年轻化趋势,虽然癌变发生的几率较小,但瘤体若持续增长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还有可能引起不孕或流产,从而对女性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7]。子宫腺肌病是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与间质细胞入侵肌层,伴有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两者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早期发现能够积极进行干预治疗[8]。
由于两者临床特征较为相似且容易出现混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二者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二者在彩超图像上存在一定差异,血流信号也存在一定不同。因此本文通过将两者疾病超声图像纳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PS、ED 无差异,P>0.05;子宫肌瘤组RI 低于子宫腺肌组,PI 高于子宫腺肌病组,P<0.05。子宫腺肌组诊断符合率93.10%,子宫肌瘤组诊断符合率91.43%,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果证实对两组患者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两者血流信号上存在一定差异,使得两者鉴别诊断较为明确,临床漏诊误诊几率较低。早期认为磁共振检查属于较为可靠的方式,但由于价格较高,使得临床诊断无法常规纳入[9]。但随着超声技术不断发展,在两者鉴别诊断上存在了较大的意义,两者鉴别诊断的要点在于,肌瘤存在假包膜,边界规整且清晰,瘤体体积较大的患者,宫内膜可前移或后移,子宫腺肌病无包膜,与周围宫体组织界限不清,宫内膜位置可以正常[10]。肌瘤内部回声主要以等回声与低回声为主,腺肌病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短线状强回声。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宫体多个部位,且数量大小不一;腺肌病多发生于宫体后壁,以单发为主,体积较大。肌瘤周边血供比较丰富,呈环绕状态,内部血流并不丰富[11];而腺肌病周边无明显血流,其内部见少量血流信号。在阴超检查下,肌瘤回声会较为均匀,可见低回声或液性暗区;腺肌病可见瘤体内散在颗粒状强回声,伴有大小不等的小囊暗区。两者在诊断上存在一定不同,因此在超声上增加观察,可对两者进行鉴别。
综上所述,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诊断,且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准确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分,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