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参数与外周血NSE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
2021-11-20张伟明
张伟明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5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AIS 起病较急,进展快,预后差,但早期的溶栓治疗可及时恢复缺血部位的灌注,改善神经细胞的血流供应,减小梗死面积,修复受损神经功能、防止脑组织坏死与功能丧失是控制患者病情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有效手段,因此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对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目前AIS 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CT 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其中MRI 可早期发现病灶,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极具诊断价值,可清晰显示发病6h 缺血病灶,为早期溶栓治疗提供直观影像资料[3]。近年来研究表明,AIS 发病后短时间内脑组织即出现损伤,某些生物学指标从受损组织释放并进入血液循环[4,5],因此这些生物学指标可能与AIS 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联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为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的糖酵解代谢酶,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并且对神经元细胞损伤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作为AIS 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客观性指标[6-8]。本研究主要探讨1.5T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参数与外周血NSE 水平在诊断AIS 及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AIS 患者36 例,其中男性19 例,女性17 例,年龄45~80 岁,平均年龄(63.75±9.66 岁);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版)》相关诊断标准[9];②具备完整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参数资料;③发病时间<24 小时;④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静脉溶栓治疗;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伴脑出血、外伤、肿瘤等器质性病变;②有MRI 禁忌症;③1月内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患者;④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2 检查方法及神经缺损分级
使用Siemdns Avanto 1.5TMRI 扫描仪及其配套的头颅相控阵线圈进行检查,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治疗后7 天、治疗后14 天进行MRI 检查。同时抽取这些时间点外周静脉血3ml,低速离心机3000r/min 常温条件下离心10min,收取上层血清,然后严格根据说明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NSE 水平,相关试剂盒由美国Sigma 公司生产。病灶直径分级:收集患者MRI 影像学数据资料,根据Tuttolomondo 等[10]分型把梗死病灶分为三个等级,腔隙性梗死(缺血病灶直径<1.5cm),小梗死(缺血病灶直径1.6~3.0cm)和大梗死(缺血病灶直径>3.0cm)。其中腔隙性梗死患者6 例,小梗死患者17例,大梗死患者13 例。神经缺损分级: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表(NIHSS)[11]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评分分为三个等级,NIHSS 评分<4 分为轻度损伤,有5 例;NIHSS 评分4~15 分为中度损伤,有27 例;NIHSS 评分>15 分为重度损伤,有4 例。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灶直径患者1.5T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参数ADC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的差异
根据病灶直径分为腔隙性梗死、小梗死和大梗死三组,然后比较三组中ADC 值、TTP 值和外周血NSE 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AIS 患者中大梗死组ADC 值明显小于小梗死组,小梗死组ADC 值又明显小于腔隙性梗死组(P<0.05)。而大梗死组TTP 值及外周血NSE 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组,小梗死组TTP 值及外周血NSE 水平又显著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01),见表1。
表1 不同病灶直径患者磁共振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的差异
2.2 病灶直径与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的相关性分析AIS 患者的磁共振ADC 值与病灶直径呈显著负相关(r=0.520,P=0.01),而TTP 值及NSE 水平则与病灶直径呈显著正相关(r=0.742,P<0.001;r=0.821,P<0.001),见表2。
表2 磁共振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与病灶直径的相关关系
2.3 不同神经损伤程度患者1.5T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参数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的差异
根据NIHSS 评分AIS 患者分为轻、中、重度损伤三组,然后比较三组中ADC 值、TTP 值和外周血NSE 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AIS 患者重度损伤组ADC 值明显小于中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ADC 值又明显小于轻度损伤组(P<0.05)。而重度损伤组TTP 值及外周血NSE 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TTP 值及外周血NSE 水平又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P<0.001),见表3。
表3 不同神经损伤程度患者磁共振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的差异
2.4 神经损伤程度与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的相关性分析
AIS 患者的磁共振ADC 值与神经损伤程度显著负相关(r=0.600,P<0.001),而TTP 值及NSE 水平则与神经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77,P<0.001;r=0.633,P<0.001),见表4。
表4 磁共振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与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关系
2.5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NIHSS 评分、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的差异
收集AIS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天、治疗后14 天的NIHSS 评分、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治疗前后NIHSS 评分逐渐降低,组间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治疗前后ADC 值则逐渐降低,组间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治疗前后TTP 值及外周血NSE 水平逐渐增高,组间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5,图1。
表5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NIHSS 评分、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的差异
图1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NIHSS 评分、ADC 值、TTP 值及外周血NSE 的变化趋势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脑血管栓塞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对AIS 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生存质量的主要方法。因此对AIS 的准确诊断、病情评估、及时干预和预防复发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影像学检查依然是诊断AIS 和指导治疗的主要手段,从传统CT 扫描到常规MRI 检查均缺乏敏感性,需发病后12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现病灶,并且在准确界定梗死范围上具有困难,临床价值较低[12]。
1.5T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组织细微结构和血管灌注情况,本研究利用静脉内注射顺磁性对比剂来干扰局部磁场的均一性,形成局部组织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磁化率的差别,从而缩短组织的T1、T2效应,进而可无创性评估活体组织血管情况,微血管表面通透性的高低及对比剂进入组织细胞外间隙的多少,1.5T MRI 利用快速扫描技术,在注射对比剂前后,对选定范围进行连续不断的扫描,获得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分别检测信号强度(ADC)及达峰时间(TTP),并分析ADC 值、TTP 值在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ADC 值与病灶直径呈显著负相关,脑梗死病灶范围越大,ADC 值则越小。而TTP 值则与病灶直径呈显著正相关,脑梗死病灶范围越大,TTP 值越大。而在神经损伤程度的关联分析中,本研究发现,ADC 值与神经损伤程度显著负相关,而TTP 值则与神经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同时,AIS 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随着患者NIHSS 评分的下降,ADC 值逐渐升高,TTP 值则下降,因此1.5T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参数ADC 值及TTP 值在AIS 中的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生物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AIS 诊断的生物学指标研究弥补了影像学在其中诊断的不足,为早期准确的诊断提供辅助性手段。理想的生物学指标应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在AIS 发病后数小时内存在明显的变化,以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13]。NSE 特异性存在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是糖酵解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在维持正常的神经系统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14]。脑组织缺血缺氧4min即出现损伤或坏死,此时NSE 从神经细胞内释出,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外周血NSE 水平可作为神经细胞损伤或者坏死的客观性指标[15]。本研究结果表明,NSE 水平与病灶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即脑梗死病灶范围越大,NSE 水平越高。而在神经损伤程度的关联分析中,NSE 水平与神经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而AIS 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随着患者NIHSS 评分的下降,NSE 水平也随之逐渐下降。因此外周血中NSE 水平在AIS 中的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1.5T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参数ADC 值、TTP值及外周血NSE 水平与AIS 梗死直径及神经损伤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三者的分析有助于AIS 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并且动态监测其变化对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