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华医典》探究用中药治疗便秘的规律

2021-11-20张海旋翟君蓥胡一斌张清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1期
关键词:泻下枳实理气

张海旋,杨 婕,翟君蓥,胡一斌,张清源,田 虎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便秘又被称为便闭、便结。此病是指患者排便困难、排便周期长,或排便周期不长但大便干结、排便艰难,或大便质软、排便不畅。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1]。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可发生便秘[2-3]。中医对便秘的研究最早见于《内经》中[4]。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基于《中华医典》探究用中药治疗便秘的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中方剂及中药的来源为《中华医典》(5.0 版)。对该医典中治疗便秘的方剂及中药进行检索。检索词为“便秘”、“便结”、“燥结”、“秘结”、“脾约”、“便难”、“便闭”、“大便不行”、“大便不通”、“燥屎”、“坚结”、“肠结”、“风闭”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为:⑴方剂的“主治”中包含有上述检索词之一或数个。⑵方剂的药物组成完整[5]。⑶中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大辞典》(2014年第二版)、《中华本草》(1999 年版)中收录的中药[6-9]。⑷同名异药方剂。⑸非外用药方。2)排除标准为:⑴方剂同药异名方剂。⑵方剂为外用方或无明确的用法。⑶中药的性味及归经不明确,且用药频次<5 次。⑷与治疗便秘无关的方药。

1.3 数据规范处理

1)规范中药名。根据《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大辞典》(2014 年版)和《中华本草》(1999 年版),对中药名进行数据规范处理, 如将小生地、细生地统称为生地黄,将块茯苓统称为茯苓。2)规范方剂。剔除存在异名同药情况的方剂,纳入存在同名异药情况的方剂。3)规范证型名。参考《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及《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对便秘的证型进行统计,将病因及病机相同的证型归为一种证型,如将便秘的肠胃积热型及胃肠蕴热证便秘统称为热秘。将便秘的证型分为八类,分别为阴虚秘、气秘、热秘、阳虚秘、气虚秘、湿秘、血虚秘及血瘀秘[10-11]。

1.4 数据管理与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的方剂及中药进行筛选及统计,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 软件建立“中医古籍便秘方药数据库”,用SPSS Clementine 21.0 及SPSS Statistics 23.0 软 件 对数据库中的中药进行用药频次及药物关联分析,获得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用药频次>650 次)、强关联药对等信息,并分析这些中药的用药规律。

2 结果

2.1 治疗便秘中药的用药频率及频次

共纳入中药1328 味,总用药频次为49859 次。在1328 味中药中,使用频率排在前18 位中药的总使用频次为20565 次,占用药总频次的41.246%。在1328 味中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有大黄、甘草、当归、黄芩、枳实、厚朴等,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类别有泻下药、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详见表1 和表2。

表1 治疗便秘中药的用药频率及频次

表2 不同类别中药的使用频率

2.2 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律分析的情况

用SPSS Clementine 21.0 软件及Apriori 算法对治疗便秘的中药进行药物关联分析,将支持度设置为>11%,将置信度设置为>20%,将最大前项数设置为5,将增益度设置为>2%。分析后,得出枳实和厚朴、厚朴和芒硝、当归和桃仁等核心药对33 个,且药对的提升度均>1。详见表3、表4 和图1。

表3 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律分析的情况

表4 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律分析的情况

图1 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关联规律的网状图

2.3 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因子分析的情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KMO 统计量为0.518,P=0.000,判断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分析后,得到初始特征值>1 的公因子有5 个,累计贡献率为76.799%。公因子方差普遍>0.7,说明每个变量均可较好的被公因子表达。详见表5。

表5 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因子分析的情况

2.4 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的情况

用SPSS Statistics 23.0 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6 类中药,分别为:1)当归、黄芩、半夏等。2)枳实、甘草、人参等。3)大黄、木香、槟榔、枳壳、桃仁等。4)厚朴、芒硝等。5)茯苓、栀子、黄芩、黄连等。6)火麻仁。详见图2。

图2 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的树状图(序号对应药物见表1)

3 讨论

对治疗便秘的高频中药进行频次分析显示,大黄、火麻仁的用药频次较高。在治疗便秘的中药中,泻下药的占比最高。中医治疗便秘除采用泻下攻积的方法外,常使用脂类药物,以起到润燥滑肠的作用。为阴虚秘或血虚秘患者使用具有补益脾肺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可健旺中气,推运大肠。为此类患者使用具有养阴生津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可增水行舟,以使其腑道润泽,通利水谷。若患者的病情为气滞所致便秘,可采用调畅脏腑之气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以使其腑气自顺而传导自开。脏腑热盛可致津伤,津伤可致便结。因此,应采用清热的方法对有脏腑热盛症状的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在便秘患者中,病因为瘀血阻络的患者并不常见。为此类患者常联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或苦寒泻下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以使其运血逐瘀、通畅腑气、二便滑利。肺与大肠互为表里。采用理肺气的方法对痞满或气滞的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可起到通腑气、舒畅三焦、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大部分祛风湿药的作用为行气、运脾、除湿,可用于治疗湿滞内停之秘。利水渗湿药具有利小便、行大便的作用。用驱虫药治疗便秘属于中医“通因通用”的疗法。用驱虫药对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可起到消积导滞、下气行水的作用。便秘的治疗以行气、调津为主,治法有攻下通便法、润下通便法、滋阴清热法、理气通幽法、清热通腑法、活血化瘀法及理肺通便法。治疗便秘的中药药对中,枳实和厚朴、厚朴和芒硝、当归和桃仁均在检索的过程中出现2 次。可见,中医治疗便秘时将理气与化湿并重、破气消积与利湿化痰并举,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用当归和川芎等药对治疗便秘是将行气药与补益药共用,两者缺一不可。陈潮组言:“除湿应兼调气,才无顾此失彼之失”。可见,治疗便秘时既要除湿补益,亦应不忘调气、理气。黄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的作用, 擅长清大肠之火。在治疗便秘的高关联中药药对中,包含黄芩的药对有11 个。这说明,中医常用可清泄大肠之火的中药对腑道火盛大便失司而致便秘患者进行治疗,以改善其大肠津液的输布。半夏具有燥湿、消痞、散结的作用,与当归、黄芩相配伍可共奏泄热燥湿、活血散结之功。用枳实、甘草及人参治疗便秘,可补气、行气。对便秘患者进行治疗时用破气之药尤为耗气,当配伍补气之药以防伤正。用大黄、木香、槟榔、枳壳及桃仁对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可行气破气、行血逐瘀利湿。用茯苓、栀子、黄芩及黄连治疗便秘,可利水渗湿、泄热利湿。栀子、黄芩及黄连可清泄三焦之火。火麻仁可用于治疗便秘的多种证型。便秘患者存在津液滞碍、痰湿内蕴、阴虚血虚或火盛肠枯等情况,可导致其肠道的水液输布失调。因此,应采用调畅气机、调节津液输布的方法对便秘患者进行辨证施药。对便秘患者进行治疗的宗旨是调气理津(理气尤重)、以通为用。有调查研究表明,长期吸烟、饮食结构不合理、睡眠情况差、久坐、存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湿热体质均是导致患者发生便秘的危险因素[12]。笔者认为,治疗便秘应以理气调津(理气尤重)、以通为用为核心宗旨,并采用清热通腑法、滋阴清热法、攻下通便法、理气通幽法等方法,以使患者腑气通达、秘得以行。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治疗便秘常用的中药有大黄、甘草、当归、黄芩、枳实及厚朴等,常用的中药类别有泻下药、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及活血化瘀药等,常用的药对有枳实和厚朴、厚朴和芒硝及当归和桃仁等。

猜你喜欢

泻下枳实理气
理气舒筋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太阳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华亭大黄泻下作用研究*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
枳实薤白桂枝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枳实与枳壳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