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2021-11-19全伟
全伟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责任。家国情怀不仅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更是中国历代相传的精神源泉。认识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探究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本,立功之本。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信心。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目标中最高层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党和国家对教育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加民族凝聚力,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1、培养初中生爱国爱家的情感。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而这种情感会转化为对国家、家乡的热爱,学生在对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中,重新认识自己国家和家乡。中国的历史文化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进程中,古代文化是我国历史、国家、民族形成的源头。几千年的沉淀,才形成了中国人民优秀的品质,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近代文化中,国家民族都在励精图治,在灾难面前,中华儿女奋起反抗,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挨打;弱国无外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特质。现代文化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走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这些历史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感。
二、培养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初中历史教材中丰富的人文素材教学,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历史事实的思考,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历史情感、人文素养的培养。难以在历史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历史学习有时是枯燥的,但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促使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历史教材中人文素材,深入探究该类素材与学生历史情感的共鸣点。同时辅以详细讲解,利用现代互联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历史故事,历史情境来。丰富学生的历史活动,最终促进学生情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将历史中的人文精神传达给学生。
三、落实初中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
我国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历史学科其他素养的形成,乃至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八年级上册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中,通过绘制长征路线图,培养绘制示意图及时空观念的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谈到了初中历史课程有两大特征,思想性与人文性,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所要贯彻落实的家国情怀教育,就是用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来看待社会,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对自己的国家持有高度的历史认同感和文化归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方法和策略有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理念,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自身素质和观念达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牢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观念,同时将此作为教学目标。在八年级上册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中,针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理念,指定教学目标,例如:体会先烈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家国情怀的培养更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學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国家归属感和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选择符合要求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在教师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包括史料、地图、文献、图片等等。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有帮助的课程资源。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虽然有较多的课程资源,但是历史教材本身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另外,网络时代下的信息繁杂,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对课程资源的选择,现在自媒体很多,务必考察课程资源的真实性,并且要将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
3、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积极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学习较为枯燥,在当前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观念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屏弃,情境教学法应用而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选择,可以采用音乐、视频、图片、史料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等方法,提升学生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中央电视台的文艺晚会上伴随音乐的朗诵,深深的打动了学生。例如:
你们的当年啊, 也是青年,却有着面对带血闸刀的勇敢。
你们的当年啊,也是青年,却有着在烈火中永生的无憾。
那大刀进行曲中,奋勇杀敌的青年,
那黄河大合唱中,奔赴前线的青年,
那化作漫山遍野鲜红杜鹃的青年,
那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青年。
我们致敬先辈,我们告慰先辈!
这段视频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能够体会到一百年前的青年学生,为了国家的命运,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情怀,他们情不自禁的鼓掌。情境教学法通常会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学生高昂的兴趣中达到教学目标。
4、注重课外教学活动。
我国各地区的历史场所较多,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参加在烈士林园纪念活动;结合本地古迹等历史资源,编订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通过近距离接触历史的机会。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痕迹,还原更为真实的历史场景,进而促进学生产生历史真实感。
总之,家国情怀教育,无论对学生个人、家庭、国家以及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2016.
[2]张倩从家国情怀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J]江淮论坛.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