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发散思维的策略
2021-11-19赵润生
赵润生
摘要:发散式思维主要指的是涵盖了包括数学在内的许多研究领域的人类思维特点。就现代数学本身而言,它被认为是一门以发散式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相结合为主体的学科,其严密性和运用度是同时共享的。对于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说,通过激发和启蒙小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愿意接受到思维培养和逻辑认识的训练,为进一步的培养创造了前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散思维
引言
发散性思维指的是一种无法不循规蹈矩地、求变而深入地、多个方面探索寻找答案的一种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不再受到传统和现代知识的局限,而且创造性的思维正是其自身创新意识和理念的核心,是培养人才发散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本身就应当说是一个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教育过程。
1.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发散思维培养的意义
1.1.小学数学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是思维技术能力培养的前提
从教育的时间上讲,小学阶段正处于幼儿智力启蒙形成与培养的阶段。数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逻辑思考学科,在进行分析和比较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严密度的特征,这对于人们逻辑思考水平的形成十分有帮助,对未来进行更高层次的人才智力资源开发与科研技术人才的培养无疑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1.2.小学数学的教育是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一种有力途径
小学对数学的学习并非仅仅在于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培养,而是在于发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为将来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我们掌握了数学本身的特殊性,所以学习数学是培养我们思维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2.利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
2.1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家和探索者,这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尤为强烈",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体制改革把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重要的观点。这就是要求我们转变学生在原来的教育和科学课堂条件之下更加注重对于记忆的认识和理解,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教授,帮助他们培养和形成一种积极的探究性知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泛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指示下,通过自身思考、分析、尝试和实施,主动地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掌握所学知识并逐步形成实用能力的一种学习手段。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必须要求学生正确地了解教材中所需要反映的普遍性过程、手段和思想,而且必须要合理地充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用好文本对话,多个方面入手进行讨论,增强他们的异构思维意识,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2.2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古人说:”学于思,思于疑",提问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考能力的教育开始,又是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教育开始。同时,质疑又是创新的推动机制。提问是一个积极的进行思考的过程,一个自己去发现并提出自己实际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对数学的教学中,要从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好幻感和强烈的求知欲等特点为出发,引导每个学生都勤于独立思考,敢于独立提问,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提问时间,从而调动和激发每个学生的自由发散性思维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由主体性作用,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3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性思维既是一种用来表现人们想象的意识形式,又是人们发散性思维的主要标准之一。联想和思考的过程就是由一边走向另一边,从外面到里面。通过对联想和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联想中的思考能力达到了一定广度和理解的深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化,丰富、完善和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比如,有些主题在其叙述的内容上并非是关于工程的问题,但它们所涉及到的题目具体性质和特征都与工程中的问题相同。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解决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地讨论各类解决问题。有的解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进行思维转换,从而使解题思路简单化,既能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能培养思维转换的思路。大量的实践表明,转化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理论思想,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普遍性的运用。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情况和问题时,运用这种转化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地学习,内化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非常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形成。
2.4变型扩展,培养思维广度
思维的普遍性是发散思维的另一个突出特征。相对而言,思维的狭隘表现在只知道一件事,不知道另一件事,不看到知识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内在关系。如果知识的表达有点变化,就不清楚了。针对这一现实,帮助小学生有效克服狭隘思维,培养思维的广度和普遍性,培养学生解决多问题、反复换届问题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通过这样的讨论,我们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他们开拓思路,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各种反复训练帮助学生发展开放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分析计算结果,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各个层次、梯度、明确教学要求和各种类型的练习,这样,引导每个学生从多个角度不断思考和实践,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实践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新途径,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这样,通过多次逐步扩大培训,学生逐渐进入了良好的思维局面。
3.结语
在当前我国小学的基础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中,要特别着重从多个不同方面入手来着力培养和教育提高小学生们的独立发散性数学思维。然而,值得一提的就是,若片面地注重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自主性和发散性逻辑思维,这是有偏见的。在向一定的方向分散思考的过程中,还需要集中思维、严谨的分析以及逻辑推理等措施相配合。在发散性思维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中,我们还是需要通過一些比较的判断,得出最简单、最科学的方案和结果。因此,思维的发散与聚焦犹如一只鸟儿的翅膀,需要和谐地协作,才能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达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吴红军.科普童话.2019(21)
[2]让竞争意识贯穿小学数学课堂[J].吕春梅.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1)